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诸天仗剑行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禹天来的脸上显出一丝喜色,不敢有丝毫怠慢的将输出的两团真气倒卷回收,沿着手臂经脉回归体内,沿着奇经八脉以及一百零八条阴脉做了一次周天运转,沿途多达数万的窍贮藏的所有真气尽都汇入其中,化作两条奔腾浩荡的真气洪流,在丹田处一路向上直冲头顶“百会穴”,一路一分为二向下涌向足心“涌泉穴”。

“轰”禹天来感觉体内传来一声惊天巨响,三条真气洪流同时撞击着百会与涌泉之上。但这窍穴便如坚不可摧的堤坝,将三道真气洪流死死地阻住,任其百般冲击亦岿然不动。

禹天来仍是不急不躁,全神贯注地操纵三道真气洪流,一遍又一遍近乎徒劳无功地冲击着三处窍穴。渐渐地融入真气中的那一丝灵气终于有了奇妙的变化,它们在冥冥之中与弥散在浩荡天空与无尽大地之中的元气之间产生了难以名状的联系。

在灵气的感召下,分布于虚空与大地、原本稀薄无比的元气开始向着禹天来汇聚起来,虚空中的灼热如火的元气汇入他头顶的“百会穴”,大地内阴寒如冰的元气汇入他双足的“涌泉穴”。而他体内的三道真气洪流亦作元气汇入的瞬间,鼓足余勇做了向着上下的窍穴做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凶猛冲击。

又是一声只存在于禹天来体内宛如天地开辟的轰然大响,百会与涌泉同时敞开,寒热两种元气流经两处窍穴,与他体内的真气合流后开始沿周身经脉窍穴做周天运转。

在运转过程中,真气与元气不断交融,一点一滴地转化成另一种比真气更加精纯玄妙也比元气更加活泼灵动的全新能量先天真气。

禹天来的身形忽地从盘坐的蒲团上弹起,按照“易筋经”中自己从未修习过的一部分内容,将手足摆出一个个古怪别扭的姿态。这是专门借先天真气来强化与拓展经脉窍穴的一篇功法,以前他虽将这篇功法背熟参透,却只能望洋兴叹,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伴随着他做出的动作,体内正由后天转化为先天转化的真气中有一部分被周身经脉窍穴吸收。而吸收了这些刚刚转化而成的最纯粹先天真气的经脉和窍穴开始缓缓地拓宽加固,由原来的池塘和溪流向着湖泊和江河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禹天来体内的真气已经循着周身经脉做了九九八十一次大循环,原来的后天真气全部转化为先天真气,所有的经脉和窍穴则拓宽了十倍亦加固了十倍。

他凝立原地,感受到天地元气仍缓慢却持续地经由“百会穴”与“涌泉穴”汇入体内,与周身窍穴中无时无刻不再涌出的后天真气融合转化成先天真气。

禹天来又感应到借助时刻汇入体内的元气,自己在体内小天地与体外大天地之间建立了虽然微弱却切实存在的联系,对于这天地间亘古存在的许多玄奥至理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他蓦地转身,张开右手向着五尺外的几案凭空一抓,登时便有一缕先天真气从掌心发出,凝而不散地远及五尺之外,随着他的心意若有灵性的卷住案上剩下的四颗鼍龙灵珠倒飞回他的手中。

禹天来在后天之境的积累实在太过雄厚,又经过此次重伤之下破而后立,本来也已濒临突破的边缘,所以准备好的五颗龙灵珠只用了一颗便已大功告成。

他收好灵珠,推开门迈步走出。眼前人影一闪,邱莫言已经出现在面前,带着一脸的惊喜之色问:“禹大哥,你成功了”

禹天来含笑点头,邱莫言登时喜笑颜开,由衷地为他高兴。

禹天来看到邱莫言神色见颇显疲惫,算算自己此次突破所用的时间已超过一个对时,而这姑娘一直不眠不休地为自己护法,心中不由大为感动。正要劝她赶紧去休息,邱莫言却道:“禹大哥出关正是时候,不久前姐夫派人来问,说前面来了一位客人,希望禹大哥出关后能去见上一面。”

禹天来有些疑惑地问道:“莫言可知来的是什么人既然是于兄的客人,为何要我出去相见”

邱莫言有些漫不经心地道:“听说来的是新任浙江巡抚手下的一员参将,名字好像叫作周淮安”

第九十八章 同仇敌忾可为盟

禹天来与邱莫言一起来到于家的客厅,正看到于冕夫妇陪着一个二十余岁的英武青年说话。

看到两人进来,于冕笑道:“贤弟出关了愚兄来为你引见一位朋友。”

禹天来含笑走上前去,与那随着于冕起身相迎的青年相对而立,看着对面那张属于记忆中的剧情主角却又年轻了许多的面孔,心中感慨自己来到这世界数年,到如今终于集齐了三位主角。同时又不免生出疑惑,看对方的举止神态,对待于冕这文弱书生似乎颇有恭谨之意,却不知两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于冕指着那青年道:“这位是周淮安周将军,如今在新任浙江巡抚的杨宇轩杨大人属下听用。”

那周淮安也上前一步,行的却是武林中的礼节:“少林俗家弟子周淮安,见过天山神剑禹大侠。”

如今的禹天来修为已臻先天之境,见面时凭着一丝敏锐的气机感应便已发现周淮安修习的确是少林心法,修为应该还在邱莫言之上,已臻后天八重之境。他含笑还礼:“不敢当,周兄有礼。”

众人各自落座之后,于冕道:“周将军此来为的是一件公事,愚兄觉得此事与贤弟有关。恰好贤弟功成出关,不妨来听一听。”

周淮安当即开口道:“实不相瞒,此次在下随杨大人前来浙江,其实是领了陛下的密旨,要剿灭近年愈来愈猖獗的海寇黑龙军。临来之前,兵部于大人曾指点杨大人说他麾下爱将范广将军此刻正追随于公子隐居杭州,可以请他出山相助,一来杨大人可得强援,二来范将军也可借此机会起复。在下此来便是请于公子代为引见范将军。方才于公子已经着人去请范将军前来,又说起禹大侠正在府上做客,并且刚刚与黑龙军结怨。在下以为大家既是同仇敌忾,便欲邀请禹大侠出手相助。”

禹天来心思转得极快,听他说了几句“于大人”“于公子”,登时便猜到了于冕的身份。他先没有回复周淮安,转头向于冕拱手道:“于兄瞒得小弟好紧,原来你竟是节庵公的公子”

他所说的“节庵公”,自然便是在数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拯救大明江山于危亡之际、如今官居少保及兵部尚书的一代名臣于谦。于谦虽然在后世青史流芳,其后人却名声不显,禹天来也只是隐约知道于谦有个儿子,却不知其姓字名谁。

于冕洒然笑道:“惭愧,愚兄碌碌无为,至今尚是一事无成,未免贻羞家父。”

“于兄此言太谦,以兄之才,求功名易如反掌,只是你自己性子疏懒罢了。”相识两月有余,禹天来已经颇为了解于冕的为人,知道他才学见识极是不凡,只是性情有些冲淡恬适。之所以至今尚未出仕,主要是因为他自己无心求进。若是他有仕进之心,功名可说富贵唾手而得。毕竟那位于谦于大人虽说清廉正直,不会为儿子徇私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