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张建忠接到这个剧本开始组建剧组人马的时候,郭大路也开始组建自己的剧组,他这人说干就干,做事情风风火火,而且天禧影视公司已经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专业团队随时待命,只要郭大路一声令下,这个剧组成员一周之内,就能够集合完成,即便是有职员在国外旅游,只要不出地球,一周之内都得赶回公司。

郭大路要拍摄的这部美丽人生,饰演男主角的演员,必须得是一个擅长表演喜剧的演员才行,而且必须是那种真正的有演技的喜剧,能把演技演到全身,俗称“一身都是戏”的演员,只有这种演员才能胜任男主角乔平这个角色。

至于女主角,那得是一个面容平和的女演员,这个女演员与饰演男主角的演员恰好相反,男主角必须得有很多夸张的搞笑动作才行,以肢体动作配合面部表情,从而表达出主角的狼狈或者幽默以及微笑后的悲伤。

而女主演却必须是那种收敛式的表演风格,在高兴的时候会微笑,在被悲伤的时候会流泪,但趋于正常,不会那么夸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必须表现出极大的自制力才行,这种演技其实非常难。

以流泪来表现一个人的悲伤,那是最肤浅的表演方式,只有从眼神里流露出的伤悲,从眼角眉梢展露出来的苦难,才是真正的演技。

每个人应对困难的时候,都不尽相同,流泪的只是弱者,而强者的悲伤尤为令人动容,在郭大路的这部戏里,男主角乔平与女主角阿朵,两人都是生长在逆境中的强者,因此两人的悲伤与大多数普通人的表现也不相同,但是这样,才能突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来。

这部戏的男主角的饰演者,郭大路已经有了选择,但是女主角却一时间难以甄选出来,符合郭大路这部戏要求的女演员确实不多。

s:推书,推书,我的一个小兄弟的书,还是在校学生,写的挺好,大家都支持一下呗,反正不要钱。

书名:助人为乐会变强

简介:从小不学好,长大卖烧烤,陈尧原本以为自己要子承父业卖一辈子的烧烤了

但当瘸腿老乞丐往他眉心处神奇的一点后,陈尧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讲文明、促和谐、树新风,助人为乐我快乐。

这是一个靠收集正能量变强的故事,很有意思。

第八百零六章 陈少强

在华夏影视圈里,曾经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笑星,此人乃是第一个在春晚上演小品的人,他第一个将小品这种表现形式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他在十多年前,是华夏最红的笑星,后世如果说起喜剧小品的历史与代表作品时,也肯定少不了此人一笔。

这个人叫陈少强,当初在华夏红极一时,乃是春晚的常客,在十多年前,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明星大腕,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来说,此人发展到现在,怎么也得混上一个“艺术家”的称号。

可是此人虽然演小品饰演的都是滑稽人物,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极为严肃的人,而且骨头硬,一根筋,做事情爱较真,多年前就因为央视旗下的公司盗版他们的小品出售牟利,让他知道后,非要跟央视打官司,最后官司打赢了,人却被封杀了。

被一起封杀的还有他的老搭档朱茂林,两人一向是形影不离的好基友,陈少强敢跟央视打官司,这个朱茂林也不含糊,此人非常讲义气,见陈少强敢跟央视硬怼,他也舍命相陪。

有人说,在演艺圈里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朋友,但是陈少强与朱茂林两人却是一个例外,两人都是讲义气的人,你敢死我就敢陪着向前冲,这种人,别说在演艺圈里,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圈子里也不多见。

如今的陈少强因为被央视封杀,拍电影电视都不行,想去走个穴赚点钱都有点难,后来逼得他回家种地,栽树,卖水果,然后以卖水果的钱开始组织人马搞起了话剧演出。

要么说只要是人才,到哪里都不会埋没,陈少强的话剧演出极为成功,话剧团在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在华夏,有很多话剧团,但都是国家养着的话剧团,百分之九十九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民间的话剧团几乎已经消失了,因为现在看话剧的人越来越少,现代的电影电视的出现,对话剧产生了致命的打击,话剧的生命力日渐萎缩。

可唯独陈少强的话剧团一枝独秀,成为华夏最为活跃的民间艺人团体,这些人凭本事吃饭,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将话剧表演看成了一门手艺,而不是什么狗屁艺术,演员演戏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手艺好,自然有人掏钱,手艺不好,活该你饿着

这种民间团体能发展到这个地步,没有真本事根本就拿不动,要说郭大路最佩服的当代艺人中,这位陈少强当排在第一位。

因为这个陈少强的性格脾气与他极为相似,不过不同的是,陈少强是为人认死理,非常较真,一旦涉及到他的底线,他就会以规则以内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郭大路就不一样了,郭大路是谁惹我我怼谁,谁要是侵犯他的利益他也会在规则之内行事,可一旦对方敢打破规则的话,郭大路将会以更为狠辣的手段让对方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超出规则之外的力量。

陈少强敢对央视说不,而郭大路更不含糊,这家伙直接跟几十家电视台打起了官司,最后还打赢了,最牛逼的是,官司打赢之后,这些电视台就是想要封杀他都做不到,甚至搞的郭大路一度想要封杀他们

这两人脾气相投,在一年多前就已经认识了,起因在于郭大路写的几部话剧,比如茶馆小井胡同改编的孔乙己,还有几部依照历史轨迹亲自创作的话剧钦差大臣老佛爷在上十年清知府等一系列讽刺贪官朝政的作品。

这些作品里,有一大部分都是郭大路原创出来的只有少部分才是从脑海里复制出来的,文化积淀到了郭大路这个地步,已经用不着老是复制别人的作品了,他完全有能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而不是一昧的抄袭脑中的故事。

因为这些话剧作品的原因呢,陈少强曾经找过郭大路好几次,都是关于话剧版权方面的原因,他们话剧团想要演郭大路的作品,他自然要找郭大路商谈一下费用的问题。

郭大路直接就是免费授权他们话剧团:“随便演,对你们我不收钱,只要随时给我留出几张门票,到时候我想去看看你们的演出时,能有个位置坐,那就行了。”

他这只是随口一说,只是玩笑之言,但是陈少强却当了真,每次话剧演出的时候,就会留出五张票不卖,专门为老郭家的人预备着,这个习惯后来成了话剧界的传统。

随着日后郭大路创作的话剧作品越来越多,这些话剧团体渐渐的走出国门,在全世界进行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