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2 / 2)
“郡王,郡主。”
崔城之唇角微牵,笑涡迭起。
“不必如此多礼,赶紧坐罢。”李宜奉笑着招招手,立时便有婢女侍奉两人入座,看茶。
这是一处石亭,四周绿树环合,十分幽静,倒是符合东阳郡王一贯的趣味。
东方瑶四下略扫一眼,偶然触碰到一个女子探究的眼神。
双郡主。
东方瑶不认识她,可是毕竟在宫中混了这么多年,闭着眼也能猜出眼前衣着华贵的女子便是几年前刚刚丧夫的双郡主。
待对上东方瑶的目光,双郡主倒是落落大方的唇一笑。
她看上去倒和东阳郡王生的一点不像,朱唇微厚,下颌棱角分明,平白多了几分英气,倒不似袁大娘那般优雅淡然,周身更余清贵之气。
东方瑶亦报之一笑。
“听说眼下州中十所义仓余粮不足,可是确有其事”李宜奉蹙了眉,无奈道:“昨日杨长史已经上门来与我说了,这倒是我的不是,这些年来都不怎么认真打理过,凡事不过睁只眼闭只眼。
去年只以为仓中余粮不少,再加上这些年州中收成不好,是以租庸调减了不少,不成想弄成如今这般境地,倒真是我的不是了”
崔城之颔道:“郡王不必如此苛责,毕竟明日之事谁也无法窥测,既然如今出了这等事,便该想法子解决才是。”
东阳郡王面带歉疚:“既然事情有我最大责任,便该我出面来解决,这筹钱补粮之款,我便来出好了。”
东方瑶忍不住惊讶的崔城之对视一眼。
“郡王往年便出钱不少,如今再行此举,怕是”她迟疑说道。
“无妨,”东阳郡王叹了一口气,“祖父常教导我,为朝廷出力,钱财乃是小事,况且我守着那些银子也没什么用,似我这般身躯,倒不如早早飞升了好,何必留在世间嫌人晃眼”
“阿兄,你这是说什么呢”双郡主嗔道,一会儿又看向两人,轻声道:“城之,东方长史,既然阿兄已然许诺,事情便如此罢,我们也不多说那些不愉快的事,可有用晚膳”
两个人为何都争着出这赈灾的银两,莫非是之间有什么联系
问题是东阳郡王出钱倒是无可厚非,毕竟一方刺史;而锦娘只是教坊娘子,暖翠楼虽家大业大,可是拿出这些钱来也赚不了多少的名声,她何必如此劳心劳力,两人倒仿佛是在较量一般
东方瑶不经意瞥了李宜奉一眼,暗自凝神。
须臾,有饭菜上桌,和崔城之很默契的既没答应没拒绝,准备回去再商量。
双郡主一边对着身边的婢女吩咐,一边问:“去拿酒来,玉浮梁可好啊”
“不必了,来些清淡的酒罢。”
东方瑶还未出口,已经有人替她答了,她只好讪讪的低下了头,轻咬了下唇,忍不住腹诽他,好你个崔城之,还不准我喝玉浮梁,那才多大的劲啊,总有一天我要让你知道什么“世人皆醉我独醒”
崔城之偷偷看了她一眼,又很快的收回了目光。
见少女嘴角微撇,便知她心中定然不满,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清淡的笑意。
只是两人未曾察觉,当东阳郡王看不见之时,早有一双明亮的双眸,将这分飞速即逝的默契和收入眼底。
她默默地低下了头,兀自搅乱一盏雪白的酪浆。
第四十三章 一别经年
人走茶凉。
几个空荡荡的杯盏站在案几上,稀稀疏疏,略带了几分萧瑟。
李双儿嘴角牵起笑意,“阿兄,我这便先回去了。”
仿若没有看见哥哥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扶了婢女的手,她准备离开。
“等等。”
李宜奉叫住她。
李双儿转身来,终于看清了那脸上的表情漠然和冷酷。
心中暗自难受,她乖顺的坐了下来,轻声道:“阿兄还有何事”
李宜奉摆了手,周围一众侍婢退了下去。
“可想再嫁”
只这一言,李双儿蓦然惊得抬起头来。
“阿望病逝后之前,曾说若有合适的人家,一定要我为你物色,他不想看着你孤独终老,而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双儿咬着牙,尽量没有让自己失态,只是牙关忍不住颤抖,“阿兄,你想说什么”
“我知道你喜欢崔城之,从他到宋州你认识他开始,你就喜欢他。”
他猝不及防的揭开这血淋淋的伤疤,痛的李双儿几乎无法呼吸,她呜咽一声:“阿兄”
李宜奉没有停,看着妹妹道:“如今你无夫,他无妇,崔城之只身来楚州,你便与他有了相对的机会,他再也不是经年前那个一无所有被家族唾弃的崔氏子孙,与你门当户对,若是求娶你,亦是天作之合。”
说完这些,他顿了一下,继续面无表情道:“可是你知道,我不同意。”
既然不同意,却又为何要把所有的憧憬都说出来李双儿觉得心痛的难以呼吸,她的兄长一直如此,幻想过这些美好,她心中的希冀一日日蓬勃,可是心里总是有个声音告诉她,你不配。
你不配,你配不上他,他的所有深情,十几年前给了卢海棠,卢海棠死了,十几年后他也不会给你,他永远都是别人的
李双儿瘫坐在蒲团上,哀求道:“求你,求你不要再说了,我明白了阿兄”
李宜奉眼中终于有了几分怜悯,“双儿,快起来,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