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西京春慢 > 分节阅读 72

分节阅读 7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韩鸿照微微一笑:“就做侧室如何”

孰料卫季卿面色一变:“殿下,恕臣不能同意,臣要楚荷做臣的正室,这是臣的诚意,求殿下成全”

韩鸿照眯了眯眼。

楚荷虽出身掖庭,是罪臣之女,虽有良民的身份,但她毕竟身份卑微,没有强大的母族。卫季卿是自己的心腹,可他也并非是贵族出身,如若他娶的是七宗五姓的女子,不仅会给自己更多的助力,更能打压士族

看着韩鸿照犹豫的样子,东方瑶心想不好,她赶紧趁热打铁:“殿下,卫将军忠心耿耿,为您多年征战沙场不顾性命,臣虽然不在朝堂,却也看在眼中;臣与楚荷多年挚友,他们之间的情意臣也是早就看在眼里,殿下若能成全这等好事,不仅是功德一件,有情人终成眷属,卫将军亦更会为殿下尽心尽力”

卫季卿要楚荷做自己的正室,可见他是抱了多大的决心,既然楚荷对卫季卿如此重要,成全卫季卿,他只会对韩鸿照更加感恩戴德。

“我记得,她父亲生前曾是李珲的老师,但我也晓得学生要如何,老师是做不了主的。既然如此,我便恢复楚荷父亲生前的官号,再将楚荷嫁于你,如何”韩鸿照温和道。

卫季卿心口一震,立时伏地叩拜:“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必报殿下大恩”

韩鸿照满意一笑,这样的恩惠,她随手便可以甩出去,既然卫季卿不行,那石安京也可以,自己手上的寒族,人才济济。都到了这种地步,还有哪个人说声“不”字不得看看自己的脸色

卫季卿又表示出想要接走芸娘的意思,韩鸿照自然是也同意了,事情办的这样顺利,东方瑶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其实卫季卿当日说要楚荷做自己的侧室自然是骗她的。后来他找到东方瑶,说想为自己和楚荷争取一个对等的身份,楚荷素来对自己的身世和地位心结颇深,既然以后楚荷是自己的妻子,他便应该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给妻子足够的安稳。

不得不说,当东方瑶听到卫季卿这样对自己说的时候,她都十分动容,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既然答应帮卫季卿斡旋,如此,将楚荷交到卫季卿手中,她亦是放心的。

什么时候,她也能拥有这样的爱情,一个为她遮风挡雨的人,不必轰轰烈烈,她的要求并不高呢心中苦笑,看着卫季卿告退了,她也告辞:“殿下,臣也告退了。”

韩鸿照却道:“瑶儿,你不怪我”

这话问的无缘无故,但跟在韩鸿照身边这么多年,东方瑶还是能猜出几分韩鸿照的意思,她在心中一叹:怪什么,怪你的赐婚

“殿下,臣若说不怨,那是骗人的话。”她低声道。

“如果他也能像卫季卿一般一直坚定,坚持娶你做正室,你能否原谅他”

“殿下”东方瑶惊讶的抬起头来,却见韩鸿照眼中带着一丝她看不透的怜悯。

“殿下,慕容将军及李夫人、慕容娘子,端王殿下和豫章郡王都已经到了殿外。”王寿在外禀道。

韩鸿照冷静指挥:“阿婉,把瑶儿扶到偏殿去。”

婉娘见东方瑶神情有些呆滞,不免叹息了一声,殿下这一刀,是真的要斩断她的情丝,彻底的可这要带给东方瑶多大的痛苦,亲口听他应承,却是和另一个女人的婚约

东方瑶木木的跪坐在偏殿中,听着众人进来,各自上前行礼,听到李衡乾说祖母万安,听到众人调侃李衡乾和慕容淑,听到慕容庆和端王的客套,终于听到韩鸿照说赐婚二字,后面说了什么,她大概是没有听到,大概是听过之后便忘记了,总是两家人哦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讨论婚期。

她也感受到自己眼中的泪水慢慢的溢上来充斥着整个眼眶,然而她狠狠地咽下一口气,那朦胧便像海水退潮般压了回去。

许久,她动了一下麻木的身子,说:“我可以走了么”

婉娘于心不忍:“瑶儿,你想哭就哭出来。”

“不,我不想。”东方瑶平静的拒绝。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她才不要这么怯弱,没有李衡乾,她便不必更提心吊胆担心别人对她的看法;没有李衡乾,她也不必给韩鸿照留下更多的把柄;没有李衡乾,她也可以活的更好

咽下一口胸腔的浊气,她猛然站起来,拂袖离开。

她又来到沉香园,坐在沉香亭的石凳上,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身边有挚友,有真心对她好的人,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孤独的内心,或许皇后能,但是她把它变作杀人的利器;她看清了李怀睿内心的悲凉,也羡慕他的勇气,那是因为李怀睿身上有她不敢有的东西,然而最终却又眼睁睁的看着他死去而无可奈何,难道她就没有死去么

如若此生知己难求,那她,宁可不要。

天上浮云变换,不晓得也会不会有过同样的一片云彩飘过

她独自一人凝望着天边。

第三十九章 突厥来使加更

长安驿馆

四方的墙壁上,有一块墙壁是被突起的小石子围了起来,也是围成一个四方的形状。墙壁上题了不少诗,阿力仔细看了一看,上面新痕压旧痕,题诗人仿佛是故意较劲般,能看清的也就几句诗:

“晓起巡檐看题壁,雨声一片隔林来。”注1

落款是位叫杨成斋的诗人。

又有一首颇为完整: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注2

是位叫崔尚的诗人所做,诗虽简单,这字却是写的大气磅礴,颇有风范。

一边有人凑上来:“怎么,阿力使节对题壁诗感兴趣”

阿力哈哈一笑:“丁尚书以为此诗如何”他手一指,指尖正挂在那夏日两字上。

丁鉴仔细一看,捋着胡子笑道:“看来阿力使节对中原文化颇有研究啊”

阿力唇一笑,漫不经心道:“阿力的母亲正是长安人。”

丁鉴一惊,他再次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年轻的、名为阿史德力赦的突厥来使,只见他眉目之间虽深邃,却到底有一番似浓非淡的中原长相,尤其是他的眼睛。丁鉴恍然一惊:“不知令堂是哪位长安贵女”

阿力颇通汉文化,此时理解起来也不难,但他并不愿意多说,只随口道:“尚书误会了,见不得台面的。”

见阿力似乎没有什么要透露的意思,丁鉴也没好意思再问,只道:“使节初到长安,不妨休息片刻,再入宫面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