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 / 2)
清辉,她轻轻点头。
三郎
李衡乾从不知道,这个名字她念来如此温软。
手紧了一紧,“我们走。”
上元节这三夜,宫中的守卫是不严的,形形色色的少男少女在宫里来来去去,还有不少出宫的伎子,东方瑶和李衡乾就混在了这里面。
眼看着望仙门近在咫尺,忽然身后一阵兵甲之声,东方瑶的心一紧,下意识的靠近了李衡乾。
“前面是什么人”
李衡乾早就料到了大约会有些突发状况,是以他在东方瑶耳边轻声道:“莫急,没事的。”
东方瑶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李衡乾便转过身来,待看清楚了眼前的人,才淡定的笑道:“石将军,别来无恙”
石安京一愣,他看着李衡乾的手,此时正紧紧地握着一个少女的手,那少女身子瘦弱,只是脸隐没在阴影之中。
他也知道,自己没有权利阻止李衡乾出宫,毕竟他们只负责处置趁机逃出宫的奴婢,并不能阻止郡王爷出去。
“属下唐突了,郡王一路小心。”他抱拳低声道。
李衡乾礼貌的点头,“多谢将军了”
大约又走了一盏茶的时间,一出望仙门,便见前方人影攒动,成百人的聚在一块儿,对着中间一个巨大的灯轮指指点点,称绝叫喊声不绝于耳。
难道这就是那传说中高二十丈的“千丈灯”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滁州,从没见过长安的灯会,却时常听人说起长安的灯会是如何的壮观,今夜终于有缘一见。”
看他脸上也带着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东方瑶忍不住笑起来。
“往年我也只听人提起过,接连三夜的灯会,想来究竟是何等繁华的景象。”
身侧之人是心上之人,身侧之景是心中之景,倘若这世间还有多美妙的事情,想来也不过如此罢。
李衡乾停下来,为东方瑶整理了一下披在身上的大衣,“去看看。”
第十章 良辰美景
等两人走进了,东方瑶才深觉,虽然唤作“千丈灯”是夸大了些,然“二十丈”此言却非虚。
此灯形状犹如花树般蜿蜒起伏,树桠长长的伸出,每支枝桠上都以锦绣相饰,又缀有金玉珠翠,绮丽万千;在树杈的尽处则做成莲瓣状的灯托,灯托上放着缩小版的宫灯,就连外蒙的纱罗上都画着各种吉祥如意和人胜的图案,真是好不繁复又不失华美。
那灯下数十位青衣的士子正对着眼前这灯指指点点。
“听说这灯乃是皇后娘娘为了永平公主而作,当真是观完此灯,其它花灯看来也不过如此了”
“如此良辰美灯,有才人美景,怎能无诗子澜,我们当中你诗才最好,自然是你来做”
东方瑶和李衡乾好容易才挤到了前面,因为人太多,大家都津津有味的看着灯和才子佳人,整个灯前更是堵的水泄不通,是以两人最终停滞不前,却听前面熙熙攘攘起来了。
“前面是怎么了”
李衡乾仔细看了看,说道:“是士子在争诗呢。”
所谓争诗,便是你出上句,我来对下句,若是对不出来,便要自罚一杯清酒。
灯下众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看,只是东方瑶却觉得那前方的士子似乎是不愿意做。
“子澜,你若是不肯来露一手,我便出了这上一句,你若对不出来,便要自罚三杯”
周围人一遭起哄,转眼间一架高案几便摆好了,众人多半都被眼前俊俏风流的士子吸引了过来,此时更是拍手叫好,言语鼓动起来。
那围在中间的青年有些羞涩的摆摆手:“不必了,某哪里有什么作诗的才能,不过是聊以罢了。”
只是他这些朋友却貌似并不领情,三大碗酒已经倒好,笑嘻嘻的看着他。
“子澜不愿意来对,便我好了。”一人解围道。
“诶,阿绪,我们晓得你一向和子澜要好,只是你这诗才却是万分也赶不上他,何必来现眼”众士子立时哈哈大笑,留下那被叫做阿绪的青年原地尴尬。
东方瑶看的不痛快,由是皱眉道:“这些郎君,未免也太欺负人”
李衡乾笑着摇头:“不过是乐子罢了,他们起哄,便是欺负那不愿对诗的青年温厚老实。”
正说着,那鼓动对诗的青年已经挥笔写下两三句,立时有人拿来,将那宣纸黏在上首一座灯盏上。
东方瑶仔细一看,却是两句诗:
“锦里十芳宴,兰红斗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落天”
那可是韩鸿照为了元香而花重金做出的花灯连东方瑶也不得不佩服,这年头的士子胆子都是这么的肥
这边人家还没答应要对诗,那边三碗清酒已经摆好,还大声嚷嚷着:“不就是对诗吗,这千丈灯想必不是公主,我等也没机会见到,子澜,你又何必非要煞风景呢”
那叫做子澜士子面色有些白,不过依旧柔声细语的拒绝:“赵兄,我我才思迟钝,哪里能如你一般出口成章”
“那便饮下这三碗清酒如何”不依不饶,那姓赵的郎君抱臂戏谑的看着他。
“慢着。”
这话音未落,众人尚未反应过来,忽惊见一个不明物体直直的朝着这边的方向射过来。
那赵郎乍见,吓得几乎魂飞魄散,连忙侧身一避,踉跄一下,那东西却是堪堪射向自己的身后。
“叮当”金属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那黏好的宣纸便支撑不住飘了下来,那赵郎被这莫名其妙的东西吓的魂飞魄散,待发现自己没有事后,便火冒三丈正要发作,却见人群中让开一条路,一男一女走上前来。
那男子虽也是一身青衣,却是眉目冷峻,周身一股不凡的清贵之气,甚至有着傲视天下的气度,直看的诸位士子面色一阵红一阵白。
男子松开紧握少女的手,走到赵郎身边时嘴角上扬,他捡起来那物什,对他微笑:“唐突了。”待那赵郎看清,竟然只是一支束发的金簪。
那男子便如此坦坦荡荡的簪在了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