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0(1 / 2)
。
回到家中,沈奇欣赏结婚证:“老婆,这可是法定的,咱持证上岗,遵纪守法。”
“上呗。”欧叶晋升为人妻,依法办事。
“那我来了”
“来嘛,老公。”欧叶这一声老公酥的自然而然。
刚领证的小两口异常恩爱,今夜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天亮之后,小两口商量大事,啥时摆酒,需要邀请哪些嘉宾。
沈奇的意思是,中国摆一场,美国摆一场,不去美国的话凑不齐一桌菲奖得主和一桌诺奖得主,那些大佬很多都是老爷子,腿脚不便,让他们专程飞中国参加婚礼不现实。
欧叶坚决反对去美国,她说不要这么注重形式,别折腾,咱俩安安心心、低调一点,就在中国把喜酒摆了行不
“好吧,天大地大,老婆最大,听老婆的。”沈奇听从老婆的指挥,开始筹备婚礼。
沈奇的想法是,咱们的婚礼风格应低调而不俗气,平淡却不平庸。这种事情需交给专业班子操作,就凭咱俩肯定搞不定。
欧叶说专业班子有呀,我爸就挺专业,他是搞节目策划的,策划一场平淡却不平庸的婚礼,小case啦。
欧叶一个电话打回家,通报了领证喜讯。
老欧承接下自己女儿的婚礼策划,他将带领一个国内顶级的专业策划团队,办一场喜酒。
第二天,老欧来到首都。
这次老欧见到沈奇,和善了许多。
姑爷是最年轻的院士,老丈人没啥可说的了,老欧能做的就是将婚礼办好。
老欧在沈奇、欧叶150平的五楼房子里,问到:“这是婚房”
“是的,结婚就用这房子,暂住一段时间,明年,最迟后年,我和欧叶会搬到燕大西边的院士别墅里住。”沈奇说到,然后指了指天花板:“六楼还有套房子,欧叶回国后分的,欧叔叔在京期间,就住楼上吧。”
老欧:“我在首都有地方住,不用操心。不过住楼上也可以,咱们方便交流。沈奇啊,你和欧叶已经领证了,是法律上的夫妻,还叫我欧叔叔”
不叫你欧叔叔,难道叫你欧爸爸
沈奇张口就来:“爸。”
“好,好,我从没想过,我姑爷会是一位院士。”老欧挺乐呵的,院士都管他叫爸,这爸的含金量高。
老欧将一把车钥匙搁茶几上,ogo是奔驰:“沈奇,知道你喜欢奔驰,这辆是奔驰g级ag,上个礼拜刚提车,京牌已经上好,拿着代步吧,算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奔驰带ag字样的属于高性能版本,是好车,g级ag是大型越野,国内卖两三百万。沈奇收下车钥匙,爸不能白叫,这辆奔驰算是改口费了。
结婚的正常程序是男方先下聘,邀女方父母一起吃饭,送聘礼。
沈奇不是普通人,不必按常规流程操作。
反正老欧代表女方先送车了,以表心意。
“你们打算在哪里摆酒”老欧问沈奇、欧叶夫妻。
家里的大事由欧叶做主,小事沈奇做主。
两口之家基本上没啥大事,沈奇代表家里说到:“我和欧叶都是科研人员,不必大张旗鼓兴师动众,摆一场酒就够了,在首都。”
老欧问到:“首都没问题,我们家离首都近,那么你家亲朋好友会来多少还有就是,双方父母是不是需要提前见一面”
沈奇点点头:“双方父母是要见面的,我爸妈过几天来首都。我老家的亲戚朋友有不少,估计五桌以上。”
“没事,五十桌也给你安排妥当了,你叶阿姨那个地产集团在首都也有产业,你邀请的亲戚、朋友,住宿、交通由我们负责搞定。那咱们把日子定了吧”
沈奇翻黄历:“农历十月初二,也就是11月5日,黄道吉日,宜嫁娶,就这天吧,老婆,爸,你们觉得呢”
“嗯,挺好。”欧叶赞同。
“科学院的院士也翻黄历那就这天吧。”老欧尊重沈奇和欧叶的意思。
425章 婚假
对多数女人来说,婚礼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一场仪式。
结婚证领了,下个月办婚礼,欧叶请了婚假,她挑选了婚纱,以及沈奇的礼服,两人拍了婚纱照。
沈奇没有婚假可请,他不知道跟谁请假,便跟燕大校长打了声招呼:“陆校长,我结婚了,下个月5号摆酒,我上班上到10月31号,后面请假,争取12月1号之前返回工作岗位。”
“恭喜恭喜,白头偕老,早生贵子”陆校长拱手道贺,他说到:“你们两口子都是我校职工,你们摆酒那天,我这个当校长的必须在场,5号是吧,在哪里,我一定去。”
请帖还没发,陆校长这是不请自来。
人家毕竟是一所中央直属高校的校长,陆校长要参加婚礼,沈奇也不能拒绝。
于是沈奇正式邀请陆校长11月5号赴宴,他将这个消息告诉老欧,看看怎样安排陆校长的座次。
老欧挺有经验的,他说按级别排座次,燕大校长级别不低,得坐在前面的那几桌。
“请了陆校长,那不能不请燕大书记和工会主席。数院汪院长肯定是要请的,老鲁也得请,老鲁来了,不请老孙也不合适。物院宁院长,他长期借我们用设备,也得请他。校长和院长之间还有副校长,我跟秦副校长挺聊的来,那得请一请老秦结个婚,真的好麻烦。”沈奇头都大了,他的社会关系不算复杂,也就科研战线这群人,但认识的人多,燕大院级以上的领导就得安排几桌。
“你把你邀请的所有嘉宾的名字、职位告诉我,剩下的事情我来办。”好在老欧能干,社会经验丰富,也熟悉首都的地形。
燕大嘉宾捋清楚了,还有科学院的大佬们。
科学院的嘉宾捋顺了,沈奇给崔教授、朱主席两位诺奖得主发请帖。
凑齐一桌诺奖得主是不可能了,即便在美国,沈奇估摸着最多也就请到七八位诺奖得主。
沈奇没有吹牛,在美国摆酒的话,菲尔兹奖得主绝对可以坐满一桌子,他们都会给沈奇面子。
但是在中国摆酒,沈奇只给一位菲奖得主发了请帖,这是位国际友人,意大利数学家费加利。
费加利今年8月刚刚获得菲奖,他跟沈奇挺熟,也年轻,40岁不到,从意大利飞一趟中国问题不大。
费加利满口答应,一定来中国参加沈奇的婚礼,他没来过中国,想来看看东方美丽的风景。
过了两天,普林斯顿数学教授、菲奖得主林登施特劳斯给沈奇打电话:“奇,你邀请阿莱西奥参加你的婚礼,为什么不邀请我我可是欧的导师”
“美国飞过来,不会太辛苦吧”沈奇问到。
看来费加利是大嘴巴,肯定是他将沈奇结婚的消息透露给林登施特劳斯的。
林登施特劳斯也年轻,四十几岁,飞一趟国际长途应该ok,他在电话里说到:“当然不会辛苦,正好带着我的家人度假,那就这么定了,祝你和欧幸福。”
没过多久,沈奇在普林斯顿的硕博连读导师穆勒来电:“奇,你邀请了阿莱西奥和埃隆参加你的婚礼,却不邀请我,我可是你的导师”
“我发誓,刚准备给你发电子邮件”沈奇邀请导师穆勒参加婚礼。
“爸,情况有变,新增几位国际友人,国际友人坐一桌,就这么安排吧。”沈奇向婚礼筹备总指挥老欧及时传递信息。
随后几天沈奇忙昏头了,每天都有国际友人给他来电,祝他幸福,并询问婚礼在哪里办。
结束和爱德华威腾的通话后,沈奇关机。
不能再接电话了,再这么下去要出事情。
沈奇不想休婚假了,他天天往办公室跑,上班比结婚轻松太多。
然而证也领了,请帖也发了,这酒不摆也得摆。
上班真的好舒服,沈奇看看期刊,算几个式子,愉悦而轻松的一天就这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