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 / 2)
“别别别,你是老哥,沈奇老哥,高三的老大哥。”男生顺从的坐在沈奇身边,眼神中带有仰慕之色。
“你高几的”沈奇问到。
“高二。”男生答到。
“叫什么名”
“林星宇。”
“从哪里来,去往何处”
“从高二2班来,去往实验楼。”
“星宇老弟,咱俩有点缘分,去年此时我也是高二2班的。”
“我知道啊沈奇大佬,你当年的座位现在我坐着呢,沾点仙气。国际冠军我是不指望了,只求能去国决玩玩就好。”林星宇嘿嘿笑道,他貌似是沈奇的迷弟。
“嘿,同门师弟”沈奇拍了拍大腿,问到:“你啥时候入校数竞队的,我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林星宇摆手说到:“不不不,我不是数竞队的,我是物竞队的,南港二中物理竞赛队。数学是理科之王,io的逼格胜过其他学科竞赛,谁没听说过io呀,特别是我们理科班的,io满分冠军在我们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听说过iho的人可能没那么多吧。”
“哦,物竞队,隔壁的。想想也是,大年初五就来学校的,除了高三学生就是学科竞赛队的队员了。喂,林星宇,你去实验楼干嘛呢”
“训练啊。”
“什么训练”
“物竞队的训练。”林星宇说到。
“不早说走走走,我也去实验楼,去你们物竞队学习学习。”沈奇站了起来,终于找到一点好玩的事情了。
078章 暗中观察
实验楼,1号物理实验室后门的门口。
沈奇站在后门外,透过门上嵌的玻璃暗中观察。
物理实验室内,墙壁上挂着牛顿、开普勒、法拉第、瓦特等科学家的头像,黑板上方高悬四个大字:知行合一。
实验室的布置跟教学楼教室有所不同,课桌被长条的实验台所取代,十几个学生坐在实验台后,每条实验台上摆放一些仪器道具,天平、游标卡尺、小球、碰撞实验仪器、计时器、重锤等等。
但没有人操作任何一个实验仪器,学生们或托腮,或凝眉,盯着前方黑板,面前摆有笔和纸。
黑板上画了个水波示意图,有粉笔字写到:
“水波严格来说不是简单的横波或纵波,因为表面的水运动既不是垂直于波速方向也不是平行于波速方向,而是二者的叠加。”
“水足够深的时候,表面每个点原地做圆周运动。设振幅为a,波长为,周期为t。”
“假设a,跟着波形移动的参考系中看到的是稳恒流速,那么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为多少”
“不考虑表面张力和摩擦耗损,设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考虑能量守恒,请证明波长和周期满足关系:gt22π。”
很明显,黑板上写的是一道物理题。
物理题挺啰嗦的,叽里呱啦的文字描述一大堆。
第一问不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流速uv、uv已被写在了黑板上。
第二问的证明尚未被写出。
黑板一侧,一位年纪不大的女性站在窗边,她戴着无框眼镜,一手搭在窗台上,远眺窗外。
在教室后门暗中观察的沈奇有了初步判断,这位女性应该是物竞队的老师,包括林星宇在内的十几个学生是队员。女老师出了道物理题给队员做,这就是林星宇所谓的训练
在沈奇的印象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竞赛应该包含实验环节,纯粹的做题,跟数竞又有何区别无非就是题型不同罢了。
沈奇继续暗中观察,这位带物竞队的女老师岁数不大,2535岁之间都有可能,带物竞的女老师并不多见,且看看她实力如何。
女老师转过身面向台下队员,打了个清脆的响指:“谁上台写出第二问的证明过程”
林星宇举手。
“好,林星宇上台证明。”女老师说到。
林星宇上台,拿粉笔吱吱吱写出证明过程:
12v12g2a0v12v220v
简化后:
gt22π
证得
林星宇写完后,望向女老师。
啪。
女老师又打了个响指:“聪明。”
林星宇倍受鼓舞:“谢谢穆老师的肯定。”
哦,穆老师。沈奇得知了物竞队女老师的姓氏,这穆老师哪里冒出来的,我咋没印象转念一想,这半年多来我征战海内外的数竞赛场,又去燕大金秋营培训,最近没怎么来学校,学校里有人事变动也属正常。
林星宇乐呵呵的回到座位上,一脸仰慕的瞅着穆老师,他刚才看沈奇也是这么个表情。
穆老师一看就是个有学问的人,她戴着眼镜,干练的短发,然后又出了道题:
“有一种潜水艇,利用电磁推进代替螺旋桨,水从推进管道中流过,不考虑管道中水流与管壁及水之间的黏粘滞阻力作用。”
“管道中有一个长方体区域,该区域横截面积与入水口一致,尺寸为axbxc,其中由超导磁铁产生了稳定磁场b,沿着b方向,在上下两个面各有一块axb大小的电极,进入直流电源。”
“假设电流只在这个长方体区域内存在,并且是均匀的,稳定状态电流大小为i,海水密度为1,海水电阻为。”
“假设稳定流动后潜水艇进水口压强为1,出水口压强为2,入水口面积为s1 bxc,出水口面积为s2。”
“1、求出稳定流动后,以潜艇为参照系,进、出水口的流速v1和v2。”
“2、计算稳定流动后直流电源的功率是多少。”
穆老师的粉笔字体矫健有力,手速飞快,她最后画了个潜艇推进器的结构简图,出题完毕。
“这题是我根据浙东省某年高考物理试题改编的,给你们10分钟思考和打草稿的时间。”穆老师说完后,朝1号物理实验室的前门走去。
沈奇在后门外审题,这题难倒不难,就是需要综合运用的物理知识点较多,电学、电磁学、力学、能量与动量什么的都得往上凑,利用纯粹的高中物理知识解出这题没任何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中生涯是其人生中最博学的阶段,记忆力也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