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这个天国不太平 > 分节阅读 475

分节阅读 4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重要信息”冯云山是觉得有些奇怪,为何单单在这里又重新建造一个船坞,而不是在四里外的那四道船坞一起呢

“陛下,是这样的。原本我们福州船政局有些船舰木料短缺的问题,并无再兴建一座船坞的计划。不过,前阵子,南洋公司从台湾府和朝鲜、日本运来了一些柚木和铁木,还有巨大的用杉木和松木,让我们福州船政局不用担心木料问题了,因此微臣便有了扩建船坞的打算。恰好,二个月前驻欧特使郭嵩焘郭大人派吴健彰吴大人先行回国,说是郭大人从西洋那边购置了不少军舰和商船回来,那吴大人与微臣有旧,便在这里歇息了两天。他身边却带了一名法兰西的船舶专家,名叫达士博,原本是法国罗什福尔船厂的工程师,很有本身。微臣便死缠烂打地将之留了下来。根据达士博的说法,法兰西在总结克里米亚战争教训的基础上,法国海军根据一个叫贝桑的将军的设想,已经设计出了一种以木制战列舰为母型进行改进的铁甲舰,据说到明年,这艘牢不可破的铁甲舰便会改造成功,投入海军中服役。”

“这可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大消息陛下,我仔细问过达士博先生了,他没有撒谎。他们罗什福尔船厂也曾经参与过这艘铁甲舰的改造设计,他对改造方案有些了解,说是在木质战列舰的舰壳上包覆了一层厚厚的铁甲外壳,完全能承受目前各类炮弹的攻击。陛下,这种铁甲船一旦建造出来,必定是一种无敌战舰啊,到时候如今的这种木制兵舰便大为落后了,微臣已经在一个月前下令就在这铁厂旁边开建一道新的船坞,专门研发制造这铁甲舰。因此,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和朝廷早早考虑,也想办法兴建这种铁甲舰,便以福州船政局为试点。”沈葆桢说完,伏地跪拜在地,满脸期盼地看着冯云山。

他身后的福州船政局的众多官员,也纷纷跪拜在地,跟着请求。

冯云山见状,暗道自己有这样的臣子何愁华夏的海军不兴啊他连忙一把扶起沈葆桢,对这位肱骨之臣道:“沈爱卿忠一心为国,忠心耿耿,实乃国家之福,朕的福气啊铁甲舰之事,朕不但允了,而且要大力支持爱卿说说你们福州船政局要研制铁甲舰的困难,看来先前的那五百万圣元还是少了,要制造铁甲舰的话,朕再给你们追加五百万圣元,一共拨付一千万圣元给你们不过爱卿,这钱都不是白白给你们花掉的,朕要让财税部派驻财务监督官来督查,爱卿也要让朕在二年内看到实实在在的新型铁甲舰。”

沈葆桢喜上眉梢,惊喜道:“微臣代福州船政局二千余众拜谢陛下恩德陛下放心,不需要一千万圣元,只要七百万圣元,再供一千吨生铁,微臣便很有信心,以三千五百吨级的巡洋舰为母舰,在两年内造出一艘四千吨级以上的铁甲舰”

冯云山一听,挥手道:“就一千万圣元,再加一千吨生铁朕都给你只要两年后将朕的铁甲船造出来到时候,朕亲自来给你庆功”一席话,将沈葆桢说的热血沸腾。

想到铁甲舰的事情,冯云山又让沈葆桢将他说的达士博唤过来亲自见见。又对跟随一旁的福建巡抚沈桂芬、步兵第二十七师师长许大光两人轻声下令,让他们时刻关注福州船政局,特别是不能让奸细窜入其中,破坏帝国的军舰制造。

很快,那名透露法国已经开始建造铁甲舰的船舶工程师达士博到了,冯云山将他勉励了一番,然后问道:“达士博先生,你说的法国海军已经开始建造铁甲舰,具体是如何建造的好像说的是以现有的军舰进行改造,对吗”

达士博心情很是激动,面对这个伟大国家的主人,听说几年功夫便从普通平民变成数亿人的皇帝,他无比仰慕,恨不得将自己心都掏出来:“回禀陛下,的确如此。他们是以拿破伦级木制90门炮战列舰为母型,进行改造变成的铁甲舰。不过,我觉得它其实还不是彻底的铁甲舰,而只是在原来的木质舰壳上包覆了一层铁甲外壳,而且这层铁甲外壳也只是简单的将铁甲钉在木船船板上而已,能抵挡常规的炮弹,但如果遇到超大口径的炮弹,威力太大,这些不够牢固的铁甲便会散架。”

冯云山一听顿时发觉自己对这个叫达士博的洋人刮目相看了,看来还真挺有本事的。据冯云山对后世的铁甲舰粗浅的认识,也知道法国最初建造的铁甲舰其实只能算是勉强凑数的铁甲舰,而真正的铁甲舰,是19世纪六十年初英国建造出来的整个舰体外面都是钢板的铁甲舰,才真正的迈入铁甲舰时代。而美国内战中首次采用了封闭的回旋式炮塔的铁甲舰,才真正开启铁甲舰的实战阶段,验证了其蹂躏木制军舰的优良性能。

他很期待这福州船政局开创中华帝国的铁甲舰时代。

第839章 欧洲局势

三天后的清晨时分,吴淞口外,太阳才刚刚升起,冬季的雾气笼罩着长江江面。

冯云山乘坐的“香港号”战列舰速度慢了下来,准备靠向吴淞口码头。突然,前面雾气淡去,江面上,数艘跟“香港号”一样雄壮威武的军舰呈现了出来。

“香港号”的甲板上顿时热闹起来,刘胜邦来报:“陛下,吴淞口码头已到。驻欧特使兼外务部副部长郭嵩焘、松江知府刘坤一、步兵第十四师师长黄威等大人已经率领一帮一帮官员在码头迎接陛下了。郭大人还从西洋买回大批军舰,等待陛下检阅呢。”

对于郭嵩焘回国的事情,冯云山早在福州就已经听说了,只不过那时还不知道郭嵩焘本人也已经到了。等“香港号”一行船队途径定海时,信使已经来报,说是驻欧特使郭嵩焘从欧洲回国,并且将当初的满清苏松太道道台兼上海海关监督吴健彰也带了回来,在上海吴淞口等待求见。

冯云山知道郭嵩焘肯定是由事要当面向自己禀报,他正好也想知道欧洲的情况,便下旨在吴淞口靠岸,召见郭嵩焘一行。

“靠岸之后,便宣郭爱卿和那吴健彰等人来见朕吧。”冯云山已经知道,这吴健彰好像是郭嵩焘在伦敦的时候碰见的,可能是当初满清派他去欧洲求救兵或是购买什么军火武器的,因为满清已经灭亡便归顺了郭嵩焘,上次郭嵩焘已经在信中说起过了。这个人当初和洋人打交道挺有一套的,如今归顺朝廷,还是有点作用。

冯云山的原则是枪杆子一定要抓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有军队,其他的都不怕。

不多时,一行人被御林军领上了“香港号”觐见皇帝冯云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