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0(1 / 2)
条约规定,日本同意中华帝国向江户派驻公使,向开港地区派驻领事。日本向中华帝国开放神奈川、箱馆、兵库、下田、大阪为通商口岸,中华帝国有自由出入等一切自由。日本向中华帝国输出货品关税税率为5,而中华帝国输入日本的货品关税为免税,日本无权自主确定关税。中华帝国的钱币可在日本国内自由流通。中华帝国在日本驻地领事拥有领事裁判权。日本外海防务遭受攻击时,可向中华帝国请求出兵,并支付相应兵饷;日本遭受叛乱或是外来攻击时,可以借用中华帝国的军队进行抵挡和镇压。
这个条约一签订,整个日本一下哗然。
长州藩藩主毛利敬亲当即宣告幕府是大日本卖国贼,要求幕府将军下台,强烈请求孝明天皇出来亲政。
只有幕府有苦难言。他们其实也是为了能专心出兵征讨长州藩的讨幕大军,不想再同时与中华帝国开战,加上长崎已经被九州藩所占,再多开几个港口正好可以更多的征收关税。因此,幕府毫不犹豫地便签署了条约。
外部解决,井伊直弼扶持血统最近的德川庆福继任征夷大将军,并将其改名为德川家茂,一时间,大权在握,成为幕府的实际掌控者。他当即下令,和百余藩国组成的幕府大军攻打长州藩。
在中华帝国这个外来力量的影响下,日本近代历史开始了改变。
因为没有原本两大强藩摩萨和佐贺藩的参与,长州藩和幕府军势均力敌,双方在距离京都不远的地方发生激战,各有死伤,双方你来我往,相持下来,不过,总体来说,幕府兵力虽然众多,但长州藩武器精良,幕府军竟隐隐有落败迹象。
而这时,身在九州藩的罗森,从中华帝国运来一大批原本缴获的满清老式鸟枪,源源不断地出售给幕府,让幕府兵重新稳住了势头。
第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
幕府中央军和长州藩的连番厮杀,将日本彻底拖入了战争的深渊。尽管长州藩武器先进,人才济济,但没了历史上的摩萨藩的支持,反而因为九州藩的私下干预,长州藩丝毫没有占到优势,反而步步败退。
而幕府为了想要彻底铲除长州藩,却也困难。双方只能进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与此同时,中立的九州藩四下贸易不绝。
长崎码头上。
一艘货船缓缓靠岸。
随着一声吆喝,几十名身穿灰色制服的“九州藩兵”冲上船来,船上的守卫打开厚实的船舱木板,用日语喊了声:“到岸了,快,都滚出来。”
货船内却没装货物,底层狭窄的船舱内竟挤满了青壮,个个衣衫褴褛,每三个人便脚和脚之间绑在一起,不少人身上还沾着血迹,在船上层的守卫吆喝催促声和皮鞭抽打声中,踉踉跄跄地出了船舱。
人群中,一名只有16岁的日本少年满眼惊惧地看向外面,一脸担忧之色。他叫伊藤博文,是长州藩乡下出生,本叫林利助,其父林十藏先后被水井家、伊藤家收为养子,于是林利助也改名为伊藤博文,继承了下级武士的身份。
去年,他进入长州藩下的相州服役,本准备再过段时间就离开藩兵,去著名的松下村塾求学,拜大师吉田松阴门下,没想到在上个月的战争中被幕府军队俘虏,几经辗转,自己也不知道被送到了哪里。只觉前途一片迷茫,担惊受怕不已。
“啪”伊藤博文稍走的慢了一点,背后便挨了重重的一鞭子,一名守卫恶狠狠地骂道:“小兔崽子,还不快点,耽误上面清点人数,谁担待得起”
伊藤博文怒目而视,却又挨了一鞭,见旁边的两名九州藩兵已经拿着带刺刀的洋枪对准了自己,心中打个冷颤,连忙加快脚步垂头往前。
那个带刺刀的洋枪太过厉害,这一路上,先后有十余名同伴想要逃走,不是被这明晃晃的刺刀刺死,便是被这百发百中的洋枪打得血肉模糊。所以,一看那明晃晃的刺刀洋枪,伊藤博文便是充满恐惧。
船上下来的都是长州藩上个月被幕府俘虏的战俘。
伊藤博文上了岸,被一帮身穿灰色制服的藩兵驱赶着来到一处木棚下,在这里,已经十多天没吃过热东西,都是发臭的馒头干充饥的他,终于吃了两碗热腾腾的稀粥。
饭后没多久,一名同样是灰色制服的官员走了过来,低声说着什么,伊藤博文听不大清楚,但知道那官员说的是汉话,隐约提到去什么交趾挖矿之类的,一名九州武士在一旁翻译着:“长州藩的懦夫们,你们若是想死的话,现在就站出来,省的浪费我们的白米粥,我们的刺刀也已经渴望着见血。喏,那边都已经准备好了”
只见旁边百余名灰色军服“藩兵”恶狠狠地举起手中的带刺刀洋枪,朝这边一刺,伊藤博文和众俘虏顿时遍体发寒。
而那九州武士继续翻译喊道:“若是不想死,那就好好听话,自然会有你们的好日子过”
“实话告诉你们,原本你们都是幕府军队的俘虏,铁定是要被杀头的。是长州藩藩主林大人看你们可怜,上天有好生之德,花大价钱将你们从幕府手中买下来,准备将你们送往中华帝国的交趾省煤矿去干活,每天有吃喝,干得好,还能在当地娶上媳妇,成家立业。”
听完那武士的翻译,众人都嗡嗡地炸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