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这个天国不太平 > 分节阅读 289

分节阅读 28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来,胡雪岩因为帮助讨虏军说服武林门守军献城,立下大功,受到义王石达开的接见。当时,石达开正在与谭绍光等讨虏军将领商议军粮运输和城中一些无主铺面的处置问题,胡雪岩大胆地上前接话,说自己可以帮助解决。

胡雪岩给出的方案,的确很实际:由他组织杭州城内的一帮商人,以民间商帮和漕帮的船队车队,帮助讨虏军运送军粮、药材和其他物资,讨虏军直接采买;而所攻下的城镇内,缴获的财物,他们这些商人也可以用市场价进行包揽收购,抵扣军粮款项。

因为胡雪岩这些商人的家眷和财产家当都在杭州城内,相当于有人质在讨虏军手中,不怕这些商人捣鬼,因此,石达开一听,觉着这个想法很好。

能把这帮商人的力量,收为己用,帮助运输战争物资,还可以处置一些无法带走的诸如缴获的铺面地产、官船等物,非常方便和划算。因此,石达开和众将领讨论后,认为可行,一边这样施行,一边报圣王。

于是,一个巨大的官商勾结的典范便产生了。胡雪岩成功依附上了讨虏军这颗大树,成为一名官商买办。

他在讨虏军攻打杭州前,将仁德钱庄的资产全部采买的三百间铺面,如今已经出售了五十间,五十个铺面平均售价1700两,获得75万两银子,利润几乎高达八九倍。

若不是为了兑换些现银,用来采买讨虏军需要的粮食和药材,以及赶往嘉兴、徽州等讨虏军还未进攻之地购买铺面,胡雪岩还会将这铺面捂一阵子,等到价格不涨后再脱手。

短短半个多月时间,胡雪岩便成功将这家中小型钱庄,原本只有三四万两家当的仁德钱庄,成功发展为杭州城内商人的领头羊。

除去卖掉五十家铺面唤来的七万五千现银,单单这剩余的二百五十家铺面,便价值四十万两银子。这在杭州城内已经是首富了,更何况,如今的胡雪岩,已经风生水起。与讨虏军挂上了勾,又与杭州府同知王有龄是好友,生意自然越发好做了。

胡雪岩在为发财兴奋欢喜的时候,石达开和谭绍光、林启荣、陈天仕、李观龙等师长们也在为杭州城内的缴获而心惊不已。

谭绍光是圣国老人了,他一路追随圣王冯云山攻城掠地,从湘南到两广,攻城不下数十个之多。可他从来就没有想到,攻下一座大城,缴获的财富竟然有如此之多。

杭州城内,杭州将军署、浙江巡抚衙门、浙江布政司署、杭嘉湖道署、杭州织造府、杭州知府衙门、钱塘县衙、仁和县衙各级大小衙门的官库、粮仓内,便缴获白银一百三十万两,丝绸和丝布等一万三千余担,粮食一百二十万石,其他黄金珠宝字画和铜钱等无数,鸟枪、刀矛、火炮等也是难以统计。

而数百的乡绅在攻打杭州城之前,便逃往乡下躲避,留下数以千计的铺面和房产宅院无人理会,均被讨虏军收缴。以如今杭州城内铺面价格飞涨,单这些不动产便可值上百万两银子。

这下圣国发大财了

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节

中元节前夕,太平圣国诸地,一片祥和兴旺之相。

七月十四这天,桂林城南三里外的尤家村,尤麻子一大早便忙活起来。

“屋里的,我早上先去趟城里,买些纸钱和祭香楮衣,还要买个大牲头,你在家里烧锅热水,让那些小兔崽子们都洗刷干净,今天我尤麻子一家要祭祖,也好让我那在阴间的老爹老娘好好看看他们的子孙,如今的生活。”尤麻子一边收拾,一边朝自己的婆娘喊道。

桂林一带乡下,称呼自己的婆娘都是叫屋里的。而对于中元节祭祖,尤麻子跟其他桂林人一样,都是以七月十四为鬼节,在这一天进行祭祖。

只不过,前些年,尤家村的地基本都是尤老爷一个人的,尤麻子也跟其他人一样,靠着租种尤老爷家的四亩地,再在漓江中打些鱼到城里卖,再靠着婆娘给尤老爷家做点帮工,缝补衣服,艰难度日。

尤麻子一家,虽然没有爹娘要赡养,但家中有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要供养,吃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心思和钱买祭品祭祖

因此,有两年了,尤麻子都没去祭祖,更别说要去城里买这么多祭品了

“哦嚯,你这败家子的,这日子才稍微好点点,就大手大脚地了祭祖这好日子是你那死鬼爹娘保佑给我们的吗是圣王要不是圣王赶跑了清妖,如今我们一家还饿着肚子。祭祖还不如拜谢圣王呢”尤麻子婆娘尤黄氏一个麻利泼辣的妇人,一边在生火做饭,一边扯开嗓子喊道。

“你这死婆娘,皮痒了不是圣王那得拜谢,自家祖宗也得祭祀。再说,死婆娘你懂什么啊,这中元节,听教习所里的先生说,那是祭祀死去的祖宗的。圣王千秋万岁,怎么能这个时候拜谢呢”尤麻子口气很大,生活越来越好了,他的底气也足了,换以前,一家整天挨饿的,他心中亏欠尤黄氏,根本不敢如此跟尤黄氏说话。

尤黄氏不依不饶:“尤麻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今天去城里,要是再不买个圣王圣像回来,挂在挑屋正墙挂着保佑我们家,老娘跟你没完”

听到圣王圣像,尤麻子不反对了,撇撇嘴道:“用得着你这婆娘说,老子早想好了,买个最贵最大的那种”

说完,尤麻子挑着一担空箩筐,晃晃悠悠地上城去了。

两个时辰后,已经快到中午,桂林城南门外一里的路旁树荫下,尤麻子挑着一担沉甸甸的箩筐经过,树荫下有人朝他打着招呼:“嘿,这不是麻子大哥吗”

尤麻子转头一看,树荫下,一人坐在两个箩筐架着的扁担上歇凉,正是同村的尤浪漓。

“漓子,你今天也进城啦卖鱼吗”尤麻子也将肩膀上的压得生疼的担子放了下来,学着尤浪漓一样,坐在扁担上歇息。

“没,最近早不打鱼了。如今伺弄着镇里分的5亩多水田,一年二季,除去种子成本和上交镇里的粮税,一共有将近三千多斤的谷子。除去自家吃的,还能卖不少给县里粮库,能挣二三十两银子呢。”尤浪漓一脸幸福地说道。

尤麻子不由有些羡慕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