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这个天国不太平 > 分节阅读 242

分节阅读 2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听说是打了。洋人也被粤贼打得老实了,投降了连英夷等国的军舰都被粤贼缴去了。”肃顺哭丧着脸,“上次说的以上海海关抵押,向洋人借贷银两,购买洋人军舰和洋枪事情,还没来得及便发生这样的事情,如今上海城已失,如之奈何”

咸丰这次大吃一惊:这帮粤贼,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连洋人都敢打,而且还逼得洋人投降了

这一定是那些洋枪洋炮的功劳

“肃顺,那个吴健彰已经押送到京师没有如果到了,给他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咸丰一咬牙,作出了决定:“肃顺,朕命你为特命正使,吴健彰为副使,代替朕去与英夷谈判。想办法让他们出兵,配合我大清,夺回上海。以后,一些事情,可适当给他们点甜头。如今大清危难之际,也顾不得这些体面了”

肃顺一听,呆了

皇上竟然连这种话都说了出来看来,这上海城的失陷,真的让皇上给急坏了。

一向好面子如命,看不起洋人的皇上,这回是真的发狠了。舍得拉下脸面,不惜做出以往他深为痛恨的服软之事,求助洋人来夺回上海城。

肃顺也理解咸丰为何会如此做。

整个江南,已经没什么兵力可派了除了地方防守的兵力,只有江南大营,而江南大营,不能再抽调兵力了。否则,被金陵城中的长毛贼军攻出,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而偏偏上海城是如此的重要。目前大清的国库收入,一小半都是从上海的海关税收而来。不但如此,还有更多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出售给洋人,换回巨额的财富,又回流大清国库。如今上海失陷,不但上海关税没了,连江南一带想要出售茶叶生丝等都无法办到了

这就注定了大清不得不夺回上海城。

同时还有一点,一旦上海所在的松江府被粤贼占领后,站稳了脚跟,以后便会逐步蚕食四周。偏偏旁边便是苏州府、常州府、嘉兴府、杭州府等地,这可是大清最为富裕之地。可以说,这片江南之地,已经是大清的半壁江山,提供半数的银两和粮食,支撑着大清朝廷的运转。

这也难怪咸丰会不惜代价地想要夺回上海了。

有些话,咸丰没有说得恨透,但肃顺已经全然明白了。他忽然感觉自己心沉甸甸的。

求助洋人出兵收复上海谈不成,自己自然要承受皇上的暴怒,杀头也是再轻微不过的惩罚了;谈成了,自己又成了卖国的小人,必定会被民间百姓唾骂、被那些清正的官员看轻及弹劾。

不过,自己还没办法,因为,这是要给皇上背这口黑锅。

他只能点点头,伏地猛拜道:“奴才谨遵圣谕”

咸丰挥挥手:“你退下吧记得,此行必须说服洋人答应出兵收复上海没了上海,不但你们这些奴才没了俸禄,大清的八旗子弟个个都要挨饿,连朕都只能吃咸菜了”

肃顺含着泪,强自点头应允。

而太平天国的天京城内,东王府中。

杨秀清也同时得知了上海城被南王冯云山的军队占领的事情。

看着身边这名叫朱九妹的美貌的女官,身穿宽大女袍却仍凸显婀娜身材,杨秀清咽了下口水,要不是这个消息扫了他的兴致,依他平时的脾气,便要将这朱九妹给宠爱了。

只是,上海城被南王的粤军占领的消息,让他惊骇不已,一时间没了这个心情。

前番上海城的义军,那个叫刘什么的头领,确实向天王写了几封信表示想投靠,求天国出兵支援,占领上海。

不过,天王对这些天地会众一向都不喜欢,而自己也是不喜这帮不信圣教的人。更何况,如今天京城内兵力不多,且被清妖的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围困,如何能派兵前去支援本想让他自生自灭,没想到,这南王竟然从福建的海路跑去,硬生生的插上一脚,将上海占去。

关键是,他没想到南王的势力竟然如此强大。占领上海,就必须要击败清军,压服洋人可偏偏这些,那该死的粤军都做到了。而且,杨秀清清楚,这只是冯云山的小股兵力

击败那些清军,杨秀清自信天国的天兵也能做到,可要击败那些洋人,就不是靠作战勇猛就能成的了。而且还是从海路的水师必然,这南王的海上水师力量,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这让杨秀清既担心不已,又无比垂涎

第429章 杨秀清的疯狂

他杨秀清可不像天王洪秀全一样,每天只顾钻研圣教,享受众多王娘服侍就行。他得为整个天国操心,钱粮便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即便是天父,也无法赐予,虽然杨秀清每顿饭前都会念叨着“感谢天父赐予我食物”之类的话。

主持天国军政大事的杨秀清知道,天国的银子虽然看起来还很多,但杨秀清却很清楚,总圣库里的银子是每月都在大幅减少。

刚占领天京城时,缴获武昌、九江、安庆,以及天京城的清妖官库和清妖各大小官绅家产,再加上各地百姓教民的捐献,圣库总共有现库银二千一百余万两,而如今,只过去一年多点,只有八百万两了。

这一千三百万两的银子,每月将近一百万两的巨额开支,杨秀清自然知道出处。

西征和北伐出征,虽然也花了不少钱粮,但两者加起来总共也就三百万两,其余的出兵扬州和镇江,天京城防,大概也耗了百余万两。这些,都不是大头,最大的部分,还是天京城内的开销。

单是天王府的建造,从天王进天京后的第二月开始,到如今一年多时间,便已经投入了五百余万两这还没完,根据天王身边的那个哈巴狗蒙得恩的说法,这还不到天王要求的五分之一呢

杨秀清想着银子都是自己挣来的,与其让天王全部挥霍掉,不如自己用些,自己的东王府也不能含糊,于是,东王府的建造也用去了二百余万两。

关于这点,杨秀清当然是自动忽略了。

开销这么大,天京一带,没逃走的、该抄没家产的富户和乡绅,都已经抄没光了。百姓本也穷苦,奉献给天国圣库的财物也不是太多,因此,圣库每月的入银,远不及支出。

这就不得不让杨秀清想办法扭转这股势头。

杨秀清采取的办法便是与民间商人和洋人的买办进行通商。

天京城一带,自古便是蚕桑之地,丝织业发达,清妖的江宁织造府更是全国闻名,仅江宁府一带,依靠丝织业为生的百姓织工便达20余万人,产值上千万两。

因此,杨秀清重点放在丝绸贸易上。其次还有茶叶生意。但清妖境内,由于江南江北大营的封锁,再加上战乱,丝绸和茶叶难以销售出去,是故,杨秀清前几个月都是将丝绸和茶叶低价卖给江南一带的大型商贩。

但半年前,洋人来拜访后,杨秀清想到,那些商贩将这些丝绸和茶叶,也是转卖给洋人,于是他让副总典买办段可元前往上海,与洋人沟通商谈出售丝茶之事。

果然,段可元回禀说,上海城中数百洋人,对他带来的天国丝绸和茶叶,非常喜爱,各洋行争相高价购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