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2 / 2)
所以,皇帝手中正翻阅的计划书,不同于巴掌大小的奏折,也不同于一般书册,看着还有点奇特。
“张忠,沏两杯茶来。”贞文帝将计划书翻看完之后,对随侍的太监总管张忠吩咐道。
“和周啊”
黎池的上半身,向皇帝的方向微微前倾,回答到:“陛下,臣在。”
贞文帝掀起眼皮,就那样看着黎池,“你莫不是,真乃文曲星君转世下凡”
黎池眨巴眨巴眼,神态疑惑状,“陛下何出此言臣虽是二月初三出生,可是这普天之下,在这一天出生的人,不知凡几。臣也没觉着身上有甚神异之处,脑子里也没有在天上做文曲神君时的场景,想来臣并不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
黎池不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而是后世之人穿越而来。
贞文帝也就随口那么一感叹,并没有继续回答黎池的疑问,转而夸赞道:“你这计划书,做得极好。”
“臣谢过陛下夸奖。”
此时张忠也端了两杯茶进来,一杯是用明黄盘龙绕杯的御用茶盏盛着,另一杯则是用宫廷常用的青瓷茶盏盛着。
张忠此人,人精似的。又如何会不知道,这两杯茶,一杯是皇帝要饮用的,另一杯则是赐给黎池的。
张忠将皇帝的茶奉上之后,贞文帝果然发话:“这杯茶给黎和周。”
黎池赶忙倾身作揖,向皇帝道谢:“臣谢陛赐茶。”
“喝茶,朕待会儿要问你话,恐怕你到时回话,会说得口干呢。”
黎池心中有数,皇帝将他叫来南书房,定然是要就计划书的内容,来问他话呢。“是,陛下。”
两人又喝了两口茶,贞文帝才放下茶盏,问:“商贸司的选址、建筑建造和内部定编,倒是一目了然,预想的效果图也不错,没想到你还有这两分画技呢。不过这建成之后的运行机制,你再说一说”
黎池并不认为,皇帝是没有看懂他计划书中运行机制这一点,因为他写得非常详细易懂。不过,这就好比后世工作总结,明明总结书中写得非常详细、图文并茂,非常容易看懂,但上司或老板就是要你做演示文稿,然后演讲汇报。
皇帝作为上司兼老板,大概也是一样的,不耐烦去看那么多阐释性的文字,所以就叫了他来讲解。
“回陛下,商贸司建成之后,就要开始运转了。但这运转,必然不是场地一建成,就大开海关放洋商夷人进来,不加管束与引导,就任其与大燕商人做生意。若是这样杂乱无序,必然滋生事端,与开商路的初衷不符。”
“因此,臣就想了几种贸易方式,来约束我大燕商人与夷人洋商。即是承商制、保商制、总商制和揽商制多举并行,以约束夷人洋商,再以公商制来规范市价。”
其实这个运行机制,并不是完全由黎池想出来的。黎池前世在高中历史课上,学到闭关锁国知识板块时,广州十三行就以黑体小字的拓展资料的方式,出现在课本上。黎池觉得有趣,看过几遍,现在模模糊糊还能记得一些。
而这运行机制,就是参照的广州十三行的。
“承商制,即由大燕商人承揽洋货,不让或许心怀不轨的洋商,到大燕内陆来叫卖。保商制,即大燕商人负责洋商在大燕的所有行为。总商制,则是从我大燕商人之中,选出合适的,负责率众商与洋商交易。而揽商制,则是指大燕商人包揽交易中的所有环节。至于选择以上哪一种贸易往来形式,全看商人自己。”
其实说到底,就是约束洋商,实现税收。
“而公商制,则是由贸易司官员和大燕商人,共同组成商会,共同商讨并规范市价,把握议价权,以免发生囤积居奇等诸多乱象。”
第153章
在黎池解释运行机制的时候,贞文帝坐在龙案后安静地听着,一圈一圈地转着手上的扳指,呈若有所思状。
贞文帝做了这二十多年皇帝,心术早已修炼得至臻化境。因此从黎池的话里行间,并不难听出其言下深意
什么承商制、保商制等多种贸易方式,任君挑选不过是从多角度约束洋商,将其拘于商贸司之中,防止洋商以经商之名,在大燕游走乱窜,扰乱大燕民间的经济和治安。
而公商制中的商会,选定合适商人加入,这其中合适一词,就大有文章可做。且规定商会中要有商贸司官员,这又从另一方面确保了,可将海上商贸框定在一个有序的框架中。
“至于商税的征收。”黎池说得口干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继续说:“考虑到商人们运输不易,臣定下了两种征收额度。如:本朝卖出的瓷器和丝绸等,以及洋商卖进的价格昂贵的奢侈物,则是十取二。若是价格一般的平常之物,则十取一。”
贞文帝又想到,之前定下的种种运行机制,竟是刚好确保了商税的征收
所以这黎和周谋算的,并不止海外蛮邦或许会传入的有用事务,还有从商人那里征来的税银。
“和周,你觉得若是商贸司完全运行之后,每年能征上多少税银”
有关这一点,黎池参照前世广州十三行,做过估算,“回陛下,臣约莫估算过,可能在五十万两至一百万两白银之间。不过刚开始几年,或许会少一些。”
贞文帝虽心中已有猜想,却还是没想到黎池会说出这样一个数字来。“皇宫并皇室一年的花销用度,也就只有三四十万两啊”
黎池闻言,想起前世历史中清皇室的奢侈用度,真心实意地夸了一句,“陛下体恤血汗不易,奉行用度节俭,是天下之福。”
贞文帝没再多说,拿起一旁的御宝,啪地一声,盖到计划书上然后将盖好御宝的计划书递给黎池,“就按照你这计划书上写的去做。”
黎池赶忙站起身,凑上前去,从皇帝手上接过计划书,“是,陛下,臣定然按照这计划书上的好好做”
没曾想,这递上去的计划书,又回到了他手中,而且上面还多出来一个御印。这样转了一圈,他的计划书就成了特殊的圣旨啊
以后南下筹建时,若当地官员有异议或消极怠工等,就将这盖了御宝的计划书拿出来,敢不照办
事情已经说完,贞文帝又留黎池在宫里吃过午饭后,才让他退下。
黎池走后,贞文帝随手拿了一本奏折翻阅起来。是模仿黎和周有事说事简练之风的奏折,只是到底没模仿到位,依旧写得啰里啰嗦的。
“张忠,你说那黎和周的心眼是怎么长的这商贸司还没开建,他怎么就能料想到那么远的事呢并且种种措施也已经拿出来,真是滴水不漏呢”
张忠一边指挥着小太监将茶杯收下去,一边回答到:“回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