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科举出仕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是臣就耍了个心机,将这份名单记录下来,一是让陛下见到此次受了皇恩的军民有多少。二也是想让陛下看一看、查一查,某些人究竟贪了杀虎口军民多少口粮。只是未曾料到竟然贪了这么多,这也是出乎臣意料之外的了。”

黎池虽然在名单一事上耍了小心机,可此时却也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没有假惺惺地说些臣不知这事的话。

贞文帝对黎池刚才的表现很满意。“这事在你回京递上奏折那天,朕就已经看出来并且派人去查了。”

既然早就已经派人去调查了,而皇帝今日还拿出来说,那就说明这本就不是为了从他这里得到事情真相。黎池暗自庆幸:幸好如实说了,没有因为怕得罪三晋行省中贪污的人,而选择装作不知情。

试探结果,让贞文帝很是满意,“和周,你拿的那个包袱是什么呢”

“回陛下,这就是用臣奏折中所说羊毛线,织就的几件东西。臣这几日在家无事,受装货时的结绳启发,琢磨出了一种新的编织方法用这方法编织的,竟然比用织机织出的褐布要软和一些,穿起来也非常垂坠服帖。”

“打开看看。”贞文帝觉得这黎和周脑子里,真的是有很多奇思妙想,且回回都能给人以惊喜,他对黎池所说用羊毛线织就的几件东西,也有些感兴趣了。

黎池遵命将包袱打开,向贞文帝展示:“这是围巾,因与冬日围的皮毛围脖用途一样,却又要更长,所以臣就将其取名叫围巾。”

“去将围巾拿来看看。”贞文帝吩咐身边的张忠。

张忠来到黎池身边,只将围巾拿走呈给了贞文帝。

贞文帝接过围巾,在颈项上围了两圈,转动头感受片刻,“暖和倒是暖和,就是有点刺刺的扎人。”

羊毛织物若是贴身的话,确实会感觉有点扎人。“确实会有些扎,若是缝上一层细纱应该会好很多。”黎池回道。

身着一身绣龙便服的皇帝,围着一条围巾,看着就感觉有些出戏。黎池将披风抖开,继续介绍:“这件披风和围巾一样,也是用粗羊毛线织的,不过花样并不一样。

这是用不粗不细的羊毛线,织的一件套头毛衣,冬日穿在中衣外面,应该会很暖和。而这一件对襟羊毛衫,则是用细羊毛线织的,穿在身上既保暖又有风度。”

黎池展示的围巾、披风、毛衣和羊毛衫,都是一个样品,都是羊毛米白偏黄的本色,并不鲜艳夺目。不过以后给羊毛线染色,织各种花样都是可以的。

黎池一边介绍着,贞文帝就差使张忠将披风、毛衣和羊毛衫,一件一件地顺了过来,然后一一披在身上、拿在手上感受着,一副看见稀罕物的表现。“你说羊毛线有七八千斤”

“回陛下,确实还有七八千斤,正堆放在桓大人的一处空宅里。”

贞文帝解下披风,对这四件羊毛线织的东西,非常满意。“和周,你想要什么奖赏”

黎池现在并没有特别想要的奖赏,于是回答到:“臣谢过陛下,只是臣一时不知该要什么奖赏。”

“升你的官如何升你做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

第127章

“升你的官如何升你做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

将贞文帝的前言后语联系起来,就是因那七八千斤羊毛线,为表奖赏就要升黎池的官且是连跨正从两级、官升一品

翰林院的编制中,掌院学士王掌院才是正五品而已,唐翰林和钱翰林分别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再之后有正六品的侍读和侍讲,再才是黎池的官职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所以这里皇帝所说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应是指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与钱翰林是一样官职。

黎池去年科举出仕,入职翰林院,不过一年多而已,这就从六品修撰升到了从五品侍讲学士,升官速度不可谓不快

贞文帝见黎池一脸惊讶模样,心情很好地笑开了:“哈哈哈和周,可是惊傻了”

黎池前世呆的行政系统中,与这时大燕的正从两级、一至九品的官职划分,也有相似之处,同样有正副职级划分。但是,即使他前世升职尚算快了,也在一个职位上做上两三年才行,更别说那些一辈子都守在副科级的了。

黎池都已经做好准备,兢兢业业地工作、力争表现,再慢慢地升官。结果竟猝不及防地,就要被升官了“臣是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因这七八千斤羊毛线,就让臣连升两级。原本臣是想着,先好好地为陛下和朝廷效命几年,积累下一些功绩,再图升官的。”

“哈哈哈”贞文帝被黎池的话逗得哈哈大笑,还同一旁的张忠说:“张忠,你看这黎和周平日里看着聪明得很,没曾想竟是这么一个傻气的”

张忠笑着附和贞文帝的话,“呵呵呵,黎大人是个踏实人。”

“张忠没说错,和周你啊,真是个踏实人。”贞文帝被逗得很开心,就为黎池解了惑。“朕会仅因你运回来的七八千斤羊毛线,就升你官朕是见交给你的几件差事,你都办得非常漂亮,这才升你官的”

黎池先前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升他官,现在一旦知道了,再去看看他做的事,秘密立储制、煤炭、水泥、与瀚海国成功会晤,这都算是实绩,升官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

“臣叩谢陛下”黎池赶忙从椅子上起身,到龙案前向贞文帝叩头谢恩。

“免礼了。”贞文帝刚才见了黎池傻气的一面,心情甚好。“兵器局打造出一批兵器,前几日送进宫来给朕过目,试过后确实比以往的要锋利许多,而这只因在冶炼和打造时,用的是煤炭火煅烧。和周,你发现的这煤炭,有大用啊”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刀剑锋利与否,在战场上是很重要的。而黎池发现了煤炭,使锻造出的兵器更加锋利,其功绩可想而知。

黎池已经重新坐回椅子上,听了贞文帝的话,欠身回答:“这煤炭古已有之,恰巧臣看过几本书,又正好被臣碰上,这才发现了煤炭及其真正作用。这番阴差阳错下的幸运,时也命也是承借了陛下和大燕的运气,臣才能发现煤炭的。”

将煤炭带来的巨大功绩,都揽在自己身上黎池是不敢的,他怕被压趴下。

对于黎池所说时也命也,以及他的这份谦逊,贞文帝是很满意的。虽然官员只要有才,骄傲一点也无可厚非,他也能包容得了。但若是一个官员,既有才华又谦逊、不居功自傲,就更得他的喜欢了。

“和周,你谦逊是,是因你品格好。可你的功绩,朕也是记在心里的。”手下官员谦逊,可他这个做皇帝的,却不能对官员的功绩视而不见,要主动夸一夸才更好。“朕前几日微服出宫,去南城区看过那条水泥路,亲眼见证和周试验出来的水泥,也是有大用的。”

水泥的用途,修桥铺路、修房建屋还是其次,更重要的在于防洪治水、修筑边防,后者对大燕来说,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煤炭,水泥,都是于国于民皆有大用的东西。或与黎池有紧密联系,或出自黎池之手,所以论起他的功绩来,那真可说是很大了

不过贞文帝的连连夸奖,并没有让黎池飘飘然,他该如何还是如何。“水泥这事,起初不过是源于臣心中的一个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