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2 / 2)
“黎老哥”筛黏土的两个人看到黎海,热情地打着招呼。
“忙着呢”黎海笑容亲切地说着,“我带老板来看看了,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
两个人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也没闲下来,“唉这位就是六元老爷啊不愧是二月初三文曲星诞辰出生的,一看果然就是文曲星转世您尽管放心,我们做活那是再勤快不过的了”
黎池心内惊讶,非是惊讶黎海与做工的力夫关系好,而是惊讶他什么时候又有了六元老爷的称号,而且好像已是认准他乃文曲星转世了。
“二位一看就是勤快的人,本官自是放心的。”黎池笑容亲切地回应。
黎池弯腰抓起一把筛过的黄土,在指尖捻了捻。“海哥,试着把黏土先炒热烘干,然后再筛。”
黎海也抓了一把黏土捻了捻,“好像确实有些粗糙了好,以后就费点事将黏土炒热烘干,然后再细筛。”
“我们去那边看看。”黎海走在前面带路,又往下一个地方走去。
“按你说的,石灰粉七分、黏土细粉三分,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二次碾磨。”
黎池脑海里有关水泥配方的记忆中,水泥生料的正确配比应该是:七分石灰粉、两分黏土细粉和一分无烟煤粉。可无烟煤的发现,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按你说的步骤,再就是将调配好、碾磨过的生料,倒入转盘中进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均匀地喷雾洒水,直至生料结成豆子大小的圆球为止。”黎海指着正在搅拌生料的棚房,解说道。
然后又指了另一个窑。“最后,就是入窑烧制了。窑建成了你所说的酒漏形状,烧窑的火也是暗火,烧制时也有用铁钎搅拌。”
黎池顺着黎海所指方向看过去,确如黎海所说,窑口正有一个人拿着铁钎在搅拌。
“就跟熬药时,罐内热气会将药罐盖子一下一下地顶起来一样,这烧窑产生的热气必然更大,若是不搅拌通气,或许会炸窑。到时钱财损失是小,伤到烧窑的人就不好了。
而且就跟烧菜一样,一边烧制一边搅拌,才不会出现有些还是生的,有些却烧糊了的情况。”
见黎池又强调一遍搅拌的重要性,黎海心里也更加重视了,“和周你放心,我会经常提醒做活的人的,不让他们懈怠搅拌。”
此时那一窑似乎烧制好了,烧窑的人撤了火,开始卸出水泥熟料。
黎池观察片刻后,说到:“海哥,现在才试验阶段没什么,等以后正式开始烧制了,这熟料出窑的方式要改改。否则我让你将窑建成酒漏状的用意,就没有用到。”
“你说怎么改”
“在烧制熟料时,可一边从窑底卸出烧制好的熟料,一边从窑口添加生料,如此进行连续烧制,能显著提高烧制的速度。”
“这样连续烧制的话,卸料时火势正旺,无法卸料啊”黎海皱眉苦思,然后陡然双眼一亮,“可以在窑底出口的地方,建一个可以活动的运送熟料的长槽,而这槽直接通向窑外”
黎池赞许地点点头,“对,就是这样。如今烧制速度慢些无所谓,不过你可以先琢磨着这长槽要怎么建,等以后需要大量烧制了,再建起来。”
“好的,我记住了”
黎池他们又在周围转了转后,再回到烧制熟料的窑边,豆子大小的熟料也已经冷却。
“接下来,只需用石碾将熟料磨碾成粉,这石泥也就成了”黎海语气很是兴奋,“我试过了,如此烧制出的石泥,确实比三合土的黏合加固效果更加好”
“废了这么多功夫,自然要比三合土的效果更好,才没枉费付出的精力。”黎池并没有表现得多兴奋。
现在的水泥还只是半成品。不仅是在搅拌生料时,要再加入百分之十的无烟煤粉,在最后一步碾磨水泥熟料时,也还要加入百分之五的煤渣。如此,才是完整的水泥配方。
可是,煤炭的出现,需要一个时机或一场巧合。而这个时机或巧合,还不知道何时能来
初代水泥制作步骤:一,石灰石烧制成石灰,以铁制水碾研磨成石灰粉。黏土炒热烘干,筛出黏土细粉。二,七分石灰粉、三分黏土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以铁制水碾二次碾磨,水泥生料即成。
三,将水泥生料倒入搅拌转盘中,喷雾洒水搅拌,直至生料结成豆子状圆球。四,将豆子圆球状水泥生料,放入酒漏状窑中以暗火烧制。切记烧制时须以铁钎搅拌。
五,取出烧制好的水泥熟料,冷却后以铁制水碾研磨成粉,初代水泥即成。
节选自天工开物增编普及本
黎池和黎海去西郊石山下看过试验烧制水泥后,回到家里。
黎海又想到一个问题,“石碾磨损太快了,石碾买回来才用了三四天呢,就已经远不如当初那样好用了。”
黎池给出了解决方案,“先勉强用着,等试验成功后,就用铁浇筑铁碾。也不用人力推碾了,到时候用畜力或用水力就用铁制水碾。”
如今烧制出的石泥,已经比三合土要强很多了,黎海不懂堂弟要烧制出什么样的石泥后才会罢休。“烧制出的石泥要到什么样,才算是试验成功了啊”
“直到烧制出的石泥完美了,试验就算成功了。”试验到煤炭出现,烧制出正确配方的水泥为止,试验就算成功了。
“海哥,不要急,慢慢来。那些干活的力夫苦力,给的酬劳稍微高些。各个步骤都去尝试着完善至完美,我总觉得像是差了些什么”
“和周你放心,那些力夫做活一天,得到的酬劳要高出市面两成。他们做苦力活的,很是艰辛不易,能不亏待就不亏待他们。”反正试验时花费的银钱是俭王殿下出,不贪他的钱都是看在堂弟面上了,还指望给他省钱
时间飞逝,仿佛转眼间,中秋佳节就快要到了。
第88章
不过,在中秋节到来前,大燕北方的瀚海国使团先到达了京城。
北方草原上游牧部族众多,在大燕建国前后,赫连力部整合漠南诸部形成联盟,于贞文三年时建国瀚海国。
这十几年来,瀚海国时常南下骚扰大燕北部边境,两国间摩擦不断,却又没有大规模开战。
所以在明面上,瀚海与大燕两国间依旧是邦交。如今瀚海使团南下来燕,虽或许有些机关蹊跷在里面,大燕却也照旧要盛情接待。
瀚海国使团抵京,自有礼部和鸿胪寺去忙碌接待和安置之事。可翰林院依旧跟着忙了起来,忙着撰写一些礼节性的欢迎诰书,赏赐诏书等。
而黎池又在忙着撰写中秋佳节的赏赐诏书了。瀚海使团来访时间就在中秋佳节前,因此贞文帝圣谕:
瀚海使团来访,我大燕为表欢迎之意,特将此次中秋宴,办成家宴与国宴兼具的同贺之宴,邀瀚海使团参宴,群臣亦皆出席。
因此,黎池一个多月前草写的中秋赏赐敕书自然就用不上了,需得重新草写成赏赐赠礼瀚海国使团和群臣的诏书。王掌院就依旧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黎池。
如今距中秋节仅三天时间,赏赐瀚海国和群臣的最终单子,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已经拿给翰林院了。按理说这赏赐诏书就很容易写了,套上固定格式,写上各自的赏赐也就行了。
可在草写这份赏赐诏书时,黎池却犯了难。翰林院存有的抄录版本中,有以前赏赐赠礼来使的诏书,中秋赏赐群臣的敕书更是很多,却就是没有两者兼具的。
若是按儒家的待客之道,就应该将赏赐瀚海国使团的内容,放在赏赐群臣之前。可如今朝野都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