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6(2 / 2)
而延庆宫里的许贵妃却是怎么也无法安眠。
虽然,许贵妃早前也因为一些事情,经历过几次“闭宫自省”的事情,但这一次却不一样。
这一次,她是被皇帝谕旨送回延庆宫幽禁的。从那日起,延庆宫外便被禁军派人围住了,里面的人进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便是连方才都是由人送到禁军手中,由禁军侍卫送进来的。
许贵妃简直要被这看犯人的架势给气死了。
事实上,她也觉得如今的自己就是个被人看守在天牢的死囚犯进出不得,只能等着自己最后的死期。事实上,她比死囚更惨,死囚还知道自己的死期,她却只能惶惶不得终日的祈祷着皇帝长寿若皇帝不幸早逝,她岂不要赔命
无论如何,许贵妃是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的。
她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经历了常人绝对无法想象的磨难,方才走到了这一步,只差一点,只差一点就能成为太子之母,乃至于未来的太后,只差一点然而,现在的她却被关在延庆宫里,形如死囚
许贵妃如何能够甘心
当年,戚夫人被吕后囚于永巷,削乌发、戴厚枷、舂米为生。戚夫人便哭泣着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所有人都嘲笑戚夫人的愚蠢,嘲笑她的愚蠢与短视,嘲笑她自寻死路,嘲笑她连累爱子
可是许贵妃却头一次明白了戚夫人的不甘与痛苦:作为母亲哪怕再爱儿子,也觉没办法在自己受苦的同时看着儿子享富贵,哪怕是许贵妃自己为了大皇子的东宫之位而苦心孤诣,耗费十数年心血,她也绝对无法忍受当她这个母亲在此进出不得,生死由人的时候,大皇子却在外面风光富贵
只是,无论许贵妃此时何等心情,她也很明白:此时无法联系外面,只能静候时机,压着心头的不甘,勉强忍了下来。
本来,她还以为:慕贤妃素识时务,便是看在大皇子份上也不该轻忽自己,必是会挑好东西送到延庆宫的。偏偏,慕贤妃也不知发了什么疯,整日里叫人端着残羹剩饭送来延庆宫,那架势简直是要将她磋磨死了才好。
许贵妃心志坚定,素来能忍,心里头念着这些个仇人的名姓,也就忍着将送来的残羹剩饭吃了外头,送了掺沙的粳米,她咽了;外头送了有些发馊的冷汤来,她也喝了
只是,她性子到底养尊处优已久,这样下来,她竟是病倒了。
烧昏过去的头一晚,许贵妃躺在床上,病得昏昏沉沉,做了一晚上的噩梦,她仿佛在梦里见到了许多的故人:孝惠皇后、孝全皇后、琼昭仪母子还有许多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人。
在这样可怖的昏迷里,她几乎被吓醒过来,有那么一刻以为这些人是来寻自己讨命,自己就要这么死了。
可是,第二日,贤妃便不得不派了太医过来她可以暗中磋磨许贵妃,可若是许贵妃真病死了,她也脱不了干系。
看到胡太医,许贵妃便觉得自己的病仿佛也好了许多,她忍耐许久,一直等待的机会应该要来了。
果然,过了几日,胡太医过来给她看脉时,这位一直目不斜视、恭恭敬敬的老太医第一次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似乎含着些什么。
许贵妃仍旧病恹恹的躺在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锦被,本就绝艳的面容似乎也惨淡了不少。
看见胡太医递来的眼神,许贵妃神色不变,可她压在被子底下的手却激动的连指尖都在发颤。
过了一会儿,便听见胡太医轻声问道:“娘娘今日可是觉得好些了有人托我替娘娘问安”
顿了顿,他借着看脉的动作,悄悄的将藏在袖中的纸张递到了许贵妃的手上。
许贵妃只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大皇子的笔迹,她要等的时机终于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许贵妃:我等的时机终于到了。
小公举:我等的时机终于到了。
哈哈哈,大家晚安
、血书
很快, 胡太医便给大皇子捎来了许贵妃早便准备好的回信。
许贵妃显然比其他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她很清楚要如何打动对方。所以,她给大皇子送了一封血书她用金簪刺破自己的手指, 忍着痛将自己在延庆宫里的那些苦楚一一道出,仿佛随时都要断气一般。
皇帝爱护子女, 几个子女皆是长在生母身边, 除了张淑妃和姬月白这般天生不对头的外,其余的母子关系皆是极好。大皇子又素来孝顺,单是看见着那血书上的斑斑血迹便觉心痛如割, 哪里又能叫慈母再受那般苦楚
只是, 许贵妃血书上的要求又着实是有些为难人了。
因着这事原也是大皇子妃起的头,许贵妃捎来的血书大皇子妃自也看了一眼,只一眼便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提着裙角跪了下去:“殿下, 母妃如今正在病中,所思所想难免偏激如此大事,还求殿下千万三思。”
大皇子心中未尝没有挣扎, 只是他一想起许贵妃血书里写得那些苦楚, 心里便十分的不好受,不免道:“我为人子,不知便罢了,若知道母妃受苦受难却袖手旁观,又与禽兽何异”
大皇子妃脸色苍白,但还是立时应道:“妾知殿下至孝之心, 满心都是贵妃。只是,贵妃为母,陛下为父,您为人子如何能够厚此薄彼”
大皇子面上显出犹豫挣扎之色,咬了咬牙:“我,我自然也是想要孝顺父皇。可母妃如今境况你也看到了她被关在延庆宫里,进出不得,贤妃那恶妇又在背后百般磋磨,如今才多少时日,竟是就要母妃病成这样若是再放着不管,母妃只怕这就要熬不过去了”
说到这里,大皇子眼眶微红,声音更低了一些:“更何况,父皇早有谕旨,说要交母妃殉葬。我,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母妃病逝又或者被殉葬”
大皇子妃听着这荒唐之言,心中实是惶然后悔:当初,她从贤妃宫人处听说太医之事,由此猜到许贵妃有疾时也曾犹豫过要不要将此事瞒下来毕竟,许贵妃这个婆婆也算不得多好,若是真病死了或许还算是一件好事。只是,她也知道大皇子待许贵妃的孝心,若她真瞒下了此事,日后不翻出来还好,若是被人翻出来,她和大皇子的夫妻情分怕也要到头了大皇子妃到底不是心狠手辣之人,又不愿因着此事与大皇子夫妻之人生出隔阂,思来想去还是将事情告诉了大皇子,想着左右也不过是里外通个消息什么的,多少也能叫大皇子这做儿子的稍稍安心。
只是,大皇子妃再想不到,许贵妃这个不省心的婆婆居然叫人捎了血书回来,简直要命而许贵妃的这封血书显然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