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造反不如谈恋爱 > 分节阅读 98

分节阅读 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五娘的眼睛不由亮了亮。

陈氏接着道:“苏州那里的人都富得很,比咱们村里村长家还有钱,顿顿都吃白米,还有鱼吃”

刘五娘一时也完了脚疼,不禁追问道:“他们吃鸡吗”以前过年的时候,她吃过一次鸡,现在都还记着呢。

陈氏砸了下嘴巴,正欲说话,忽而听得前头的刘父转过头来

“就你最会说,说个不停”刘父压低声音,训斥道,“前面就是苏州城了,大家急着要赶路,都想着要在天黑前过去,就你们啰啰嗦嗦说个不停”

陈氏再不敢多说,缩了缩脖子,拉扯着刘五娘安静的跟着走。

一行人远远瞧见了前头苏州城的城墙,步伐越发得快了,不一时便见着了守在城门口的兵丁。

众人这一路上也是受了不少罪,现下见着那些兵丁,下意识的便有些怕这些人守在门口,怕不是要驱赶自己这些人离开

然而,那领头的官兵见着他们一行人却是眼睛一亮,然后便上前来问了他们的来历,问过了后便叫他们去一边作登记。

那官兵说起话来也是有条有理的:“咱们这里要修坝,你们若有十四上,四十五下的男丁,正好可以一起去做工只要肯干,包吃包住,还能另外再领两人份的口粮,如果不要口粮,也能换做工钱”

刘五娘依着陈氏跟在人群后头,听着这话,忍不住掰指头算道:“爹爹和哥哥一起干的话,咱们家能有四人份的口粮。”她呀了一声,压得声音,悄悄的道,“我和娘吃一份就够了,能省下三份口粮呢。”

陈氏自是比女儿算得更快,且她听得心动,忍不住便抬步往前挤:“那,可有妇人能做的活”

作者有话要说:应该还有一更,大概。

抱住大家么么哒ua 3╰

、规矩

不仅是陈氏, 好些还有精神和力气的妇人也都跟着往前挤, 连声追问她们都是老实肯干的, 现下又是拖家带口在外头讨生活, 哪里愿意就这么闲着空耗口粮

还有几个身板壮实的妇人在村子里时也曾随家里汉子下过地,自觉力气不输男人,也都挤在前头问官兵,她们能不能也去修坝,只要包吃包住, 只领一份口粮都是好的这种时候哪里又会嫌口粮少实在不行还能拿口粮换银钱呢。

领头的那个官兵连忙推拒了那几个自告奋勇也要去修坝的妇人,见着面前这一行人身体状况还都不错, 尤其是挤到前头的几个妇人更是嗓音响亮, 便也顺势翻了翻自己手里的册子,然后才道:“还缺两个做饭的病迁坊也缺看护”

那些妇人更是态度热切起来,连忙自告奋勇上来要活计。

官兵此时却是不应声了,反倒抬手敲了敲自己跟前的桌子, “行了,得先来登记。登记过了才能进城,才能领活做事分粮。”

刘家村的人对着那些官兵一向都有些怵, 现下更是想着讨好对方讨活计,闻声便立时都规矩了起来,于是便由他们村里辈分最长的刘四爷出面,领着一家家的人上去登记名姓和情况。

登记前,官兵还特意说了:“要有病的、伤的也都得报上来,我们这里还有大夫看诊, 头一次看诊不用钱,不过药费要拿日后的工钱来抵。”

关于这条规矩,也是姬月白和傅修齐想了许久想出来的这些难民远道而来,难免会有些个病痛。只是人穷志短,他们现下连吃饱饭都困难,自然不会想着去看诊,便是有什么也都会想着自己忍过去,他们也的确都是忍耐惯了的。所以,第一次看诊肯定不能要钱,可若是完全不要钱,那些爱占便宜的没事也要过去看诊,平时倒没什么,可现下大夫本就忙不过来,若真是一股脑的过去肯定是要累翻的,所以在诊费不要钱的基础上还得要收药费有病的想着不用诊费,自然会过去看看;没病的怕查出什么来要费药钱,应该也不会去凑热闹了。

在场的人听说第一次看诊不用钱,许多人都是又惊又喜,还有老婆子忙不迭的念佛,深觉这苏州城真是个福地,这官老爷真是难得的好人。

官兵见众人都听进去了,接着道:“尤其是得了疫病的,得进病迁坊。你们也别以为那地方不好,那里的药可都是由城里大药铺供应的,还有专门的看护在里头照顾病人,在病迁坊养病肯定比在外头养病好得多而且,送人进病迁坊,家里也只需出一份口粮,反正就算不进去在外头不也得每天吃一份所以啊,得了疫病的最好现在就报出来,赶紧送去病迁坊,指不定过些日子便能养好了病,身边的人也不怕染上了岂不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众人闻言也觉有理。

官兵先说了规矩,然后又按着顺序给一家家的人做了登记,给要去修坝的男丁每个人一块红色牌子,给要去看诊的那些病人每个人一块黄牌子。然后翻了翻登记的册子,见里头有一户是孤儿寡母,便叫那寡母领了做饭的活计;一户是当家男人病了,仿佛是病得不轻,便问男人的老母和妻子:“做饭是包吃包住领一份口粮;病迁坊看护则是包吃包住领两份口粮。你们且看看,要选哪个”

那老母和妻子惶惶然的犹豫了一下,还是妻子小声道:“我去病迁坊。”丈夫病着,婆婆又年纪大了,倒不如她多干些。

官兵点点头,又选了一户情况贫弱的妇人,叫她领了做饭的活儿。

因着官兵选的这几户人家都是日子最难的,很有些扶贫的意思,虽有几个妇人不甚心服,但也知道这两户人家要不领活怕是过不下去,于是便也没太计较。

领了做饭活儿的妇人便拿了绿牌子,要去病迁坊的那个妻子领的则是黑牌子。

官兵登记好了姓名和情况,又分派好了活儿,于是便摆摆手让守在身旁的兵丁领这些人入城,口上道:“入了城后,会有人领你们安顿下来,有牌子的再拿牌子去各处登记,干活的干活,看诊的看诊”顿了顿,他凝目环视这一众人,伸手在那登记的小册子上拍了拍,淡淡道,“你们的情况我这里也都是记下了的,若有人在城里犯了事,他们一家子都是不能留的。”

刘家村的人自然是诚惶诚恐的表示自己这些人再不敢犯事,不一时便拿着牌子随引路的兵丁往里走。

刘五娘依着母亲陈氏,看着前头那些人手里颜色各异的牌子,目光亮亮的。她家一共有两个可以领红牌子去修坝的男丁,家里又只陈氏和刘五娘一大一小,都没什么病痛的,条件其实也还算好。只陈氏素来精明,现下还盘算着等入城安顿下来能不能另外做些活计她会缝补,还会编草帽、草篮、草席这些小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