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 / 2)
想了想,又让青枫日后抽空留意一下傅立声家中的情况。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傅修齐一面躺床上喝药看书养伤,偶尔也听点儿城中八卦。
傅立声私下里的那些事估计也没和家里人说,他的尸体被送回去的时候,他一家老老小小又哭又闹,大叫冤枉,还找去了平阳侯府要寻平阳侯做主。平阳侯素来势利,自然是大门紧闭,不理这些的。傅家那些人无处哭冤,越发悲愤,要不是刑部衙门外头都有人守着,只怕就要闹上门去了。
没多久,三司会审的结果也出来了因着大理寺和都察院都站在傅修齐这边,所谓的舞弊之事自然是子虚乌有。至于傅立声的自尽,毕竟是自尽,这个就不好查了
有赶时髦的,特意为傅立声的死写了个戏本子。当然,为了能够吸引广大群众,写戏本的人还是把事情稍微的改编了一下,写的是:一位举子与一位大家小姐相知相爱,两人约定好了等举子高中后便来迎娶小姐。结果,年轻举子入京会试却遭奸人污蔑舞弊,被投入大牢,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在刑部牢中自尽,以死证清白。那位正苦苦等待爱人高中归来的小姐听说了消息,当夜便含泪自尽。最后,相爱的两人化蝶依依同去傅修齐:大周版梁祝
因着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傅立声一家也闹得厉害,一时间京中上下都在说这事。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计较傅立声是个什么样的人,更不会再去追究傅立声以往的学问和人品。在大部分读书人的眼里,傅立声代表的是读书人,刑部刑囚太过,害得傅立声牢中自尽,最后三司会审的舞弊案也没查出什么名头。这简直是激得那些读书人满腹不忿大家寒窗苦读这么多年,难不成刑部轻飘飘的一个怀疑就能直接抓人刑讯
这事闹得这样大,终究是要有个背锅的。于是,三司会审结果出来不久,严尚书便上了折子,自言自己对下疏于管理,愿辞刑部尚书一职。
皇帝素来厌烦麻烦,为着这闹了大半个月的事情已是十分不悦,又有身边人跟着上眼药,自然对严尚书心生不满。所以,他也就给面子的意思意思,随意挽留了两句,然后便立时应了严尚书的请罪辞职的折子。
因着这事闹得有些大,又有谢首辅的人在后面推波助澜,严尚书离京的时候都没几个人敢出面相送,回首想起自己做的事情自是颇多感慨。他其实心里也多少有些后悔:原还以为只是帮于次辅一个小忙,没想到最后竟是把自己给帮进去了
想到这里,严尚书也不由叹了一口气。
好在,于次辅也不是翻脸不认人的,便是在这风口浪尖也亲自来送了一程,还与严尚书约定了两家子女的婚事,倒是让严尚书放心不少此回请辞之事,其实也多是他与于次辅商量出来的,于次辅答应他一定尽量照顾他的家人后辈,若是有合适的时机,还会起复严尚书。
所以,严尚书离京时虽有一二不甘,但也不是没有半点希望。
只是,此时望着皇城,正与于次辅依依惜别的严尚书自是不会想到:所谓的起复之机遥遥无期,他一直到死,竟也是再没能回到这里。
因着有舞弊案的提前宣传,等到此回会试成绩出榜时,京里看榜的人反到是比往时更多了。
当然,此回主考的李侍郎还是倒霉了点,早前因为有与傅修齐内外勾结的嫌疑而被暂停阅卷,这主考官都做得不明不白。
傅修齐的成绩还是不错的,第五十六名,在前百之列,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为此,谢首辅又问了他一次:“你这成绩,若能耐下心来再磨三年,一甲可期。反正,你还年轻,便是再三年也才十九。真就不考虑考虑,等下一次的殿试”
傅修齐养伤养得差不多了,现下也能下床,真是恨不得赶紧考完了事,于是便道:“此回便已折腾得不轻,还是早些考了,倒也能放下心做事。”
谢首辅拿他没办法,想了想,不禁又笑:“也罢,此回陛下定是对你印象深刻,若你殿试文章写得好些,运气也好,指不定真能叫陛下看中了”
毕竟是殿试,这里面皇帝的喜好占比很大。
傅修齐学问上可能比不得前面的那些举子,可架不住皇帝对傅修齐印象深刻啊。
毕竟,傅修齐是公主伴读,这几年也是常入宫的,想必公主皇子那里也与皇帝念过许多回;早前,傅修齐还借着公主献水泥什么的,如今又因舞弊之事被推到风口浪尖,平白在刑部受了一番罪皇帝便是不想记着他都不行。说句不好听的,那前五十多个举子加起来怕也不及皇帝对傅修齐的深刻印象。
被谢首辅这么一说,傅修齐也觉十分好笑,眉梢微动,不由道:“可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此回我虽是被打了一顿,也不是白挨的。”不仅拉下了个刑部尚书,还在殿试前加深了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印象。
谢首辅就是喜欢傅修齐这样乐观的性子,也跟着笑了笑。见傅修齐展颜微笑时眉目柔和,容光摄人,谢首辅看着也不免也暗暗点了头:其实,单看这脸,那些个人也都是比不得傅修齐的。虽说殿试不考脸,可看卷子的多少也是要看点儿脸的
这样想着,谢首辅又温声传授了一些殿试上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才起身离开他这些日子也忙得很,严尚书一走,刑部跟着整顿,他自然也是想把自己的人放上去,省得于次辅又跟着作怪或是在里头埋雷设套。
于是,一晃几日过去,很快便到了三月里,殿试的这一日。
殿试时要用的东西都是宫里准备的,各部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礼部准备卷子;光禄寺则准备桌椅板凳,给考生排座次这些东西都是要在殿试前一日便安排妥当的。
等到殿试这一日,天还没亮,贡生们便都已换了贡生服,拿着牌子在宫门口,规规矩矩的等着考试了。
常言道“暮为田舍郎,照登天子堂”,这些等在宫门口的贡生多是数年寒窗苦读,一步一步考上来的,如今站在宫殿门边,想到自己马上便要得见天颜,真是一颗丹心砰砰乱跳,激动又兴奋,恨不得原地升仙;当然,也有临考担心殿试题目太难的,怀揣着满心的忐忑
傅修齐站在前排位子,心里倒是十分淡定,还稍微的默背了一下早上看过的时文调节心情:他也不是没见过皇帝,而且他这成绩,正常发挥的话肯定是能中进士的,若是皇帝一高兴指不定还能提一提名次,倒是没什么好急的。
在诸人的等待里,终于等到了遥遥传来的钟声,钟声响亮,直上九重宫阙,震耳欲聋。
宫门前那些心情复杂的贡生们一时间都跟着站直了一些,抬头挺胸,几乎都要屏住呼吸,甚至都觉得面前的巍峨宫殿越发恢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