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绝世青帝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座山,便是天书山,那座庙,便是天光寺,至于那个讲故事的老和尚,便是我家老祖,天灵禅师,主人,你是不是做梦都不会想到,老奴的老祖竟然是个出家僧人”

曾经玩弄七国于股掌之间的老人像个偷吃了八只鸡的小狐狸,得意的向马车里的年轻主子炫耀道。

“沙破天出家了”

张青峰的确有些意外,不过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惊讶。

在泉羊城待了一个多月,安顿好老爷子的丧事后,张青峰再也坐不住了,简单交代了几句,安抚好六位未婚妻和爹娘后,迫不及待的带上魔师,朝春秋古国赶去。

这次出行,张青峰只带了魔师一人。

原本,他是准备带上小黑龙的。

可想到路途遥远,小黑龙上次为了摧毁机关巨蝎,透支龙息过度,没多久又陷入了沉睡,就把她留在了武安侯府。

如今,武安侯府有以麦裆牢为首的魔族祭司团布下的法阵防护,又有一千血衣卫,三百黑龙卫日夜守卫,还有三千虎豹兵把守四周,再加上刚刚踏入五阶的大祭司露做后盾,以中原各大宗派的力量,就算剑阁的人马倾巢而出,也只能落个有来无回的下场。

离开泉羊城后,张青峰的整颗心就飞到了千年前曾经追随自己的忠仆沙破天身上。

这飞升失败后这一千年来发生了什么,张青峰毫无头绪。

原本,来自千年前的小黑龙应该是最有资格发言的知情者,但她从破壳后不久就被囚禁在了十万大山的山洞里,对外界的了解如同一张白纸,加上神魂受到鬼气侵蚀,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之中,所以张青峰只能另做打算了。

对小黑龙,张青峰是充满愧疚的。

自从千年前她还是个蛋的时候跟了自己,就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

这千年来受的折磨就不用说了,好不容易主仆相认,结果又一而再的出手救了自己,想想都觉得脸红。

庆幸的是,小黑龙体内的鬼气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

魔族三大部落的入侵让张青峰搜刮了足有一大桶的魔浆,这些可都是最顶级的圣药,除了少量分给了亲人和一些重要的手下外,剩下的全都灌进了小黑龙的肚子里。

张青峰相信,只要小黑龙再次苏醒,她体内的黑狱鬼气就会彻底消除,战斗力也会呈现质的飞越,那时候,才不辜负她神龙的身份和神威。

如今,张青峰竟然又从魔师那里得知了当年最忠诚于自己的奴仆还活着,眼看千年来的迷雾将被层层拨开,这让他如何能不心急

第418章0417 进金陵,入宝山

天书山坐落在春秋古国帝都金陵城西北方向。

山并不高,最高的山峰不过三百丈,占地却极为宽广。

金陵城方圆上百里都是天书山的覆盖范围。

天书山之所以取名如此,是因为半山腰有一神秘山谷,从远处看去,山谷如同一本半开的巨大书卷,故此得名。

除了形似,天书山更是中原修炼者做梦都想踏入的修炼圣地。

因为这里不但天地灵气浓郁,天书谷内还暗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几百年来,不知多少人从中得到好处,自此平步青云,山鸡变凤凰,自此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贵生活。

当然,要想进入天书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先不说山内不知道哪位阵法大能建造的那些危机四伏的法阵机关。

单是守山的八千金甲侍卫就足以让那些剪径小贼望而却步。

金甲侍卫来自春秋古国皇室。

金陵城依山而建,春秋古国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在建国之初就把整座天书山纳入了自己的囊中。

只是,春秋古国的开国皇帝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建国后不久就联合各大宗门,制定了一套进山寻宝悟道的规矩,这便是九甲大比的由来。

九甲大比五年一度,只有最终胜出的少年才俊才有资格进山悟道参法,对贪婪蛮横的修炼界来说,这种漫长的等待和寥寥几十个名额自然无法填饱他们的胃口。

可面对春秋古国的上百万大军,和八千护山金甲侍卫,就算是号称中原第一宗门的乐府剑阁也不管轻易冒犯,何况是其他宗派

天书山有内山外山之分。

外山楼宇林立,房舍遍野,是人人可以涉足的居民区。

至于内山,那是进入天书谷的门户,由重兵把守,就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进出的了。

八千金甲侍卫,就像横隔在天书山上的一道天堑,把内山外山分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世界。

今年又是五年一度的九甲大比。

不知道什么缘故,这一年的大比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在金陵城举办,而是跑到了千里外的泉羊城。

面对皇室的决定,那些在往年大比中抓住机会赚的锅满盆满的商贾们自然是愤愤不平的。

可再不满也只能嘴上发发牢骚,面对皇族的决定,除了接受,生活在帝国庇护下的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办法呢

大比的结果很快传到金陵城。

一个继魔师之后几百年来第二位连夺九甲的少年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帝都。

金陵百姓和修炼界还没从震惊中缓口气。

帝国灭周的消息也在最短的时间里流传了开来。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战报不断传回帝国,传回帝都。

什么爆熊战士和周军发生巷战。

什么三万龙啸军攻城。

什么支援的二十万大军和虎豹兵交锋。

最后,最后双方讲和了

讲和的原因是为了对付从十万大山里冲出来的十万魔军

不管过程多么复杂,故事多么曲折,最终结果是双方和好了。

时隔两个月,金陵城对那一战的议论声热度不减,大街小巷,酒馆茶社到处都在谈论着那一战的始末经过。

春秋古国信佛者颇多。

上起专为皇室贵族提供烧香静修场地的皇家寺院,下到普通百姓祈福忏悔的民间庙宇,单金陵城内外的大小寺庙就有数百座。

天书山外山一片僻静的树林深处,有一座古刹。

破旧的古庙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被雨水冲刷出道道灰黑色痕迹的白色院墙每隔不远就有一道干裂的裂缝,仿佛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古庙正门挂着一块暗金色的牌匾,牌匾上的天光寺三个描金大字经过岁月的摧残已经很难辨认清楚。

树林中杂草丛生,唯一的一条蜿蜒小道被野草覆盖了大半,至于香火如何,据庙里扫地做饭的小和尚说,从他被主持收留那天起,五年多来就没见过有人进庙烧过香。

“师父啊,瓮里的米又没了,给点钱去买米呗。”

小和尚打开盛米的瓮,往里看了一眼,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我说小灵光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变灵光啊,米没了就没了,我们可以吃面啊笨,真是笨死了。”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埋怨声。

法号灵光的小和尚把手里舀米的瓢往灶上一扔,不满道:“你个笨蛋师父,寺里的面三天前就吃光了,天天骂我笨,我看你才是大笨蛋呢”

被徒弟顶撞,屋里的师父也不生气,反倒有些惊讶:“咦,是吗面也没了不对啊,我记得这个月初三,刚买的面,怎么会这么快就没了呢小笨蛋,是不是你趁师父睡觉的时候偷吃了”

小和尚冲出灶房,一口气跑到师父睡觉的卧房门口,大声喊道:“还说自己不是笨蛋灶房里的面明明是上个月初三买的哎呀呀,我怎么跟了这么个笨师父啊,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离家出走”

“胡闹”屋里的老人呵斥道:“你个没良心的,你走了,谁给师父做饭谁给师父洗衣服常言说的好,受人点水之恩,需当涌泉相报,你忘了当初是谁收留你的了”

小和尚小嘴一噘,声音顿时小了下来。

“我,我知道是师父救了我,可,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