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我把犯人上交国家 > 分节阅读 60

分节阅读 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机、犯罪心理、以及这背后的家暴问题进行探讨,并非洗白邓翠萍犯罪。邓的犯罪源于家暴,并不意味她的做法是正确的。

在我国,人们对于家暴没有明确的概念,认为一次殴打不算家暴,言语侮辱不算家暴但其实家暴种类非常多,邓翠萍几乎都遇到过,比如言语侮辱,身体殴打,她甚至在怀孕期间都受到过拳打脚踢更可怕的是情感冷暴力,这种家暴往往杀人于无形。

邓翠萍过去几年帮助妇女权益委员会会员解决家暴问题,这几起案件我全都看过,确实属于家暴受害者无法从施暴者的控制下脱身的情况。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谴责这些杀夫的女人,而是应该讨论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反家暴机制来求帮助这些深陷阴霾的女性,以及一部分男性。

有人提到借鉴国外的反家庭暴力法,没错,这是首位,立法先行,法律至少要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最底线的保护。

但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为受害者提供解决家暴问题的途径。

文中谈及多种反家暴的社会保障机制,引发舆论许多共鸣。

也正是这次大讨论,才使得不少男性女性认识到,原来自己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感到不幸,很多都与各式各样的家庭暴力有关。

人们纷纷站出来,为反家暴发声。

人人在行动,社会在行动。

第一步,便是从反家暴法立法开始。

从邓凯绑架分尸案牵连出的一系列案件,包括绑架犯莫浩宇被杀事件、高官夫人姐妹团“抛尸”牛郎事件、邓翠萍杀夫事件、邓翠萍帮助妇女权益委员会会员杀人事件等,在南国社会里引发了一阵舆论热潮。

事件不断反转吊足了大众的胃口,事件热度几次落下又再次升起。

由于案情复杂、牵连人数众多、时间跨度大,不仅公安的侦察活动,法院的审判都耗时颇长。

有人将围绕着邓翠萍的众多案件一起评价为南国当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这是南国史上第一次有犯罪类案件入选“最具影响力事件”。

邓翠萍案件本身具有极强的负能量,可由它引发的社会讨论却有重要意义。

案发第二年,在法院正式判决前,南国立法机关通过反家暴法。

曾经为反家暴振臂高呼的为人们看到了希望,并为南国此次迅速的立法活动叫好。

反家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立法只是第一步。

但这第一步,却是刺破黑暗的第一缕曙光。

反家暴法通过的那一天,看守所里的邓翠萍听到消息,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然后,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法院还未出审判结果时,易潇接到平行世界警察局的紧急通知,说派遣到此结束,要求易潇回局里待命。

来不及等法院的判决,易潇就要走了。

走之前,公安局众人给易潇举办了欢送会。

有警察还在工作时间,无法饮酒。众人以茶代酒,举杯一饮而尽。

黄勉抱着茶杯在一旁感伤。

易潇从身后拍了拍他的肩。

黄勉扭头,眼里带泪:

“易姐,你还会回来不”

易潇扬着嘴角,只说了四个字

一期一会。

易潇回平行世界警察局后不久,收到了南国现地调查官发来的案件反馈。

调查官只说了一句话:

所有人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这份代价,不仅包括法律上的定罪量刑,还有社会生活中地位降低、名誉损失、道德谴责等各种各样的代价。

易潇问调查官,邓翠萍付出了什么代价。

调查官说:“邓翠萍的量刑问题其实引起了一阵讨论,有人觉得她有罪,但事出有因、罪不致死;有人说邓翠萍这么多年作案数量大,必须死刑。”

“法院最终判了她死刑,立即执行。”

意料之中的结果。

在离开e市之前,易潇曾经带着邓莹到看守所见邓翠萍。

走到看守所门口,邓莹却退缩了,没有勇气走进去见母亲。

当时易潇没有说什么,只是开着车带她来到她学校附近那家“枪与玫瑰”花店。

易潇指着店里一束康乃馨,对邓莹说:

“邓女士说,她很感谢你那段时间天天给她送花。”

邓莹一怔,没明白易潇的意思。

“她说,看到这些花,就能想起你和邓凯,就觉得人生还有希望。”

邓翠萍从来不喜欢花哨的东西。

唯有一个例外。

她第一次去“枪与玫瑰”花店是邓凯过生日,给他买花。

不久,邓翠萍生日,邓莹邓凯偷偷买了这家店的花,送给她当生日礼物。

这是孩子们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

这是邓翠萍过得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邓女士说,她虽然不喜欢这些花哨的花束,可唯独孩子们送给自己的,喜欢得不得了。”

易潇说完这话之后,邓莹反应了好几秒。

接着,像是泪腺阀门被打开似的,眼泪止不住地哗哗往下流。

那之后,邓莹再也没有勇气走近看守所。

直到邓翠萍被执行死刑,母女二人也未能再见一面。

只不过那之后的几十年里,每当邓翠萍生日,邓莹都会去买一束康乃馨,放在家里一家三口的合影前面。

一年又一年,仿佛母亲还活在身边。

作者有话要说:“孩子是社会的宝物。”

尾行犯那个故事和这个故事,归根结底属于同一种故事糟糕的家庭关系对人,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

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本来这一章还要写更多内容,但作者还在外面,来不及把其他细节补充进去,所以明天会更新一到两章番外,主要写莫浩宇和白子昱的故事。如果还有想起来一些没交代的地方,都会写在番外里不感兴趣的的话可以不用订阅番外啦。

后天写下一个故事,内容是拐卖记暗网里的人口买卖合二为一,尽量写得不那么沉重吧捂脸。

第73章 人间恶魔绑架犯番外

白子昱, 今年二十三岁。他两岁时, 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去世, 家里没有其他亲戚,被送去e市福利院。

莫浩宇, 死亡时三十五岁。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派出所门口,警察把他送去福利院。

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福利院,两个人差了整整一轮的年纪。

十五年前, 由民间慈善机构组织的一次书信活动第一次将两人命运相连。

活动主办方面向全社会, 鼓励有意人士报名参加活动, 与福利院的小朋友们进行一对一的书信交流。那时候电子产品远未普及, 书信仍是一种主要的交流方式。

彼时,莫浩宇二十岁, 正在读大二。他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 童年算不上幸福, 但依然感谢福利院将他抚养长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