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驸马 > 分节阅读 329

分节阅读 3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此一来,将有一百多号人面临军法与律法的双重制裁

这可真是一枚重镑炸弹,让千骑整个炸了锅。大多数的犯案之人悔恨不矣的四处求饶,痛哭失声的不在少数。有些人甚至写好了信件与家人决别。更有一些犯事严重的人反应过激想要逃出军队,甚至要和薛绍拼了

薛绍要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反应。

对于那些犯事严重又反应过激的,薛绍采取了严厉镇压的铁腕手段,要么当场斩杀要么抓了起来当众军法处决了,同时再将他们犯下的案子和人头一起遍示全军,军法的震摄力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至于犯事严重却没有过激反应的,薛绍还是饶了他们一命,只将他们从千骑里面清除出去,视情节严重与否分别将他们调任到了别的军队或是地方军府、边关军镇继续从军。这一点不难办到,薛绍本身就兼任了兵部员外郎的官职,在军队内部调动几个士卒完全没有问题从吃皇粮的天子亲军变成普通的小卒,这无疑也是一个严重的惩罚了。不过比起砍头流放来说,仍是好了许多。所以这一批被处理了的人,虽然心里多少会有点怨气,但终究是无话可说。

对于另一些犯事不严重而且有了悔过表现的千骑,薛绍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让他们痛哭流涕之后,再给了他们弥补过错重新做人的机会把他们交给了狄仁杰,让狄仁杰带着他们去直接面对他们曾经犯下的案子,并寻求受害人的原谅。

薛绍对他们说,除非你们欺负过的苦主原谅了你们,并有他们和狄仁杰一同来给你们说情,否则,你们除了要受军法与律法的制裁,也别想再回千骑

这样一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发生了。几十个犯过事的千骑都带上了赔罪的物什与钱财并请了狄仁杰引荐,跑去苦苦哀求他们曾经欺负过的百姓们。

虽有作秀之嫌,但长安的百姓们对于此事仍是拍手称快。至少薛绍说的话兑现了,至少,千骑的人以后肯定是不敢再耀武扬威欺压百姓了

有了德高望重能力出众的狄仁杰居中调停,绝大多数的苦主还是选择原谅了犯事的千骑,同意来替他们向薛绍求情。薛绍言出必行,允许他们重回千骑戴罪立功。

不过,薛绍也从中分辩出了三五个软硬兼施威胁苦主的混账千骑。对于这些人,薛绍毫不犹豫的就将他们军棍伺候然后赶出了千骑,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军镇去吃沙子。

半个月后,千骑整风终于完美收官。上任之初的千骑中郎将薛绍一口气杀了四人贬了十一人,和大理寺一起处理和调停了两百多棕千骑旧案,涉案的受害百姓多达千余人。

至此,千骑内部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挑衅薛绍的将威,没有一人敢于置疑军令如山。每一名千骑的枕头下面都有一份自己亲手抄录的大唐军规,时时读颂生怕忘记。与此同时,不少“浪子回头”的千骑对薛绍还是充满了感激的,毕竟薛绍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有不分良莠的一棍子粗暴打死。

再者,薛绍联合大理寺狄仁杰一同处理与停调的做法也让千骑们意识到,其实薛绍并非只是一个真正冷酷的暴君。对于麾下的将士他也是会“护短”的,只不过他护短的方式和前几任千骑中郎将的“放任自由”与“蒙混包庇”不同。

后者的护短,短时间内会让千骑们感觉很爽很惬意,但终究一日会害了千骑;薛绍的护短则是,不仅仅给他们擦干净了屁股重新做人,还让他们从此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不用再担心被人憎恨与唾弃,也不用因为害怕被军法和律法制裁而睡着了也被吓醒

与此同时,薛绍并不是一个曲高寡合爱摆臭架子的人。“以心换心”的建立袍泽感情早已是他的一种本能,都不用刻意的经营与伪装。

日久见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尽管千骑们私下里仍旧称呼薛绍为“魔鬼”,但他们也看到了薛绍严厉与冷酷背后的,人情味道。

恩威并济,薛绍终于把千骑的人心,紧紧握在了手心里

第0460章 御前红人

对于薛绍在千骑的一切动作,病卧后宫的皇帝李治全都看在眼里。

同时,也是喜在心头

常言道旁观者清,李治把千骑的每一点第一滴的变化全都看在眼里。至从薛绍接手这一支天下最尊贵的军队,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让它由最初的散漫无章、徒有其表,转变成了纪律严明、精神抖擞。有了千骑作为表率和模板,左右羽林军的整风运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一个月之内,北衙禁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军队的气质都变了。

李治当然心里清楚,这些变化都是薛绍带来的。他带着赌博性质的给北衙禁军注入了薛绍这一股新鲜血液,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上佳效果。尽管薛绍有些事情处理得并不十全十美,但李治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最是了解这天底下最多的就是那种,因为害怕犯错而中规中矩或是夸夸其谈的座谈客,缺的就是薛绍这一类敢打敢拼敢作敢当、勇于创新并且魄力十足的能臣干将

李治感觉,自己病了这么多年就没再遇到过一件真正值得自己开心的事。时至今日总算是有一个薛绍让他惊喜的横空出世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落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乎,一直都是病怏怏、死气沉沉的大唐皇帝李治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欣慰的笑容,好像病都好了几分。他感觉自己仿佛是赌对了,薛绍的确是一个值得自己去培养与托付的后起之秀。甚至于,程务挺和李谨行这两员声名赫赫的沙场宿将,和薛绍比起来都有那么一点黯然失色

“他还是朕的亲外甥和乘龙快婿,这多好”

接下来的七八日之内,李治派出了二十七次内侍使者给薛绍递送封赏。大到宫中珍藏的名贵珠宝或是武将至爱的宝刀金鞍,小到一餐膳食或是一盘水果,李治一点也不想低调的向所有人展示了,他对薛绍的器重与偏爱。

此前的长安风云人物薛绍,如今已是公开的皇帝陛下的御前红人。

对于这一切,薛绍既无法回避也不能拒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皇帝的所有赏赐照单全收,同时专注于千骑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一概不与掺合不与过问。

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薛绍已经尽量低调行事了,但是皇帝陛下的御前红人当然是谁都想要巴结一下。于是乎,无论是太平公主府还是薛绍在青龙坊的故居,每天都许多人前来造访。

太平公主府的门槛高一点,不是五品以上的京官或是与皇族沾亲带故,一般人不会冒昧来访,毕竟这里还住着大唐帝国的太平公主殿下。青龙坊的薛氏故居可就是宾客往来如鲫了。尽管这里住的已经是薛顗夫妇、薛绍本人很少回来,但是薛府的管家陈兴华受大小官员所邀的应酬都要排不过来了,又何况是薛绍的亲哥哥呢

从前,薛绍倒也偶有同僚或是袍泽往来走动,但绝没有现在这番“门庭若市踏破门槛”的景象。他没有想到,一场“整风”运动居然就让自己莫名其妙的红了。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心里非常的清楚,眼下有多少人在明里巴结奉诚于他,但肯定也有更多的人在暗底里忌恨诅咒他。

至少武家子侄那一拨儿人,是怎么也不会看自己顺眼的。尽管现在他们全都非常小心翼翼的藏着,但只待时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