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9(2 / 2)
云瑶似乎没听出这话有什么意思,只是道:“既然如此,那本宫就告退了”说着云瑶便转身离开。
云瑶在离开寿康宫的路上想着刚才的事情。
乌兰的眼神变化云瑶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接着又听了乌兰寓意不明的话更是让云瑶心惊,如今云瑶已经明白乌兰如今的好态度是建立在她是故人之后这个因素上除此之外,乌兰嬷嬷对于云瑶并没有任何好感,见到这种情况云瑶反而放心了些,至少太后以及她身边的人把喜恶摆在脸上,她至少不用担心太后会对她下手。
至于明面上云瑶更是十分有把握了,太后虽然在明面上地位颇高,可这都建立在有人支持她的情况下,之前太皇太后为了自己得尊荣不必分享给别人,于是就刻意打压太后,如今皇上和太皇太后摆明是在抬杠,所以太后才站到台前。
虽说蒙古也有支持太后的可能,可是太皇太后又不是软柿子,怎么可能允许太后抢夺她的权力,因此这个可能性趋近于零,即使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太后有了蒙古的支持,可是到那时候恐怕康熙早就把三藩给平了,也能腾出手收拾蒙古了,到时候太后也不会有太皇太后的地位的。
云瑶想到这里不由高兴起来,虽说这一趟寿康宫之行得了这么一场祸事,可是也有不小收获的,如今她完成了之前的目标,而且让后宫的人看到了她的态度,而且太后虽然态度有些暧昧不明,但是令乌兰送她出宫已经足够别人产生无数的遐想了,要知道乌兰可是太后最信任的人。
而这也是云瑶得知太后很可能误会了她是故人的后代之后,没有急切地证明太后认错人的原因。
毕竟云瑶若是很快打消太后的侥幸之心,直接否认此事,虽然可能会一时让太后不喜,可之后太后绝不会怪罪云瑶的。因为太后这时候并未保持着这么大的希冀。
可是云瑶并未说明未尝不是因为担心太后一时盛怒之下直接把她轰出宫门,虽然后边太后不会继续迁怒云瑶,可是她来寿康宫的目的就没法进行了,甚至康熙为了颜面会将她冷落,这就不是云瑶想要的局面了。
所以云瑶刚才虽然没有明说,可事实上云瑶一直在刻意引导太后的情绪,让太后更加坚信她的判断。这种小技巧云瑶在现代时就使用过的,云瑶现在使用倒也算是不浪费了。
至于太后这的没认错人这种可能,云瑶虽然想过,可是云瑶觉得若是真的恐怕她就中大奖了,以太后和她身边人的态度看来,不过就是因为她和故人有几分相似,进而得到疑似故人的消息,太后竟然能够不计前嫌对她十分温和。这种态度对于她一个区区的后宫妃嫔来说,绝对是金大腿。
太后即使没了圣上的看重想要刁难她还是十分容易的,毕竟云瑶又不是皇后,身为国母,即使太后也不能掠其锋芒。不说别的,太后只要在皇上过问妃嫔晋升的时候,随口说一句,只要皇上没有必需的理由晋升她,那皇上八成会考虑太后的意见,哪怕是名义上的。当然这建立在太后对她恨之入骨的情况上,若是平常太后自然不会插手。
当然云瑶虽然有这种幻想,可是也暗暗告诫自己不要想这种美事了。
云瑶在回去路上的时候,寿康宫里有个太监也在偷偷地离开寿康宫,往乾清宫跑去。
乾清宫
康熙的脸色晦暗不明,听着底下人的汇报康熙不得不说寿康宫的事情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就像是云瑶想的那样,康熙是想让云瑶主动挑起皇后和钮祜禄妃的芥蒂的,当云瑶要向太后请安的时候康熙也是知道的。
对于云瑶想出这样的方法康熙是乐见其成,毕竟昭嫔若是使些粗暴的手段,康熙还不如自己动手呢
说起来别看康熙对于前朝忌惮颇多,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后宫豪无办法,别的暂且不说,如今后宫全在他的监视之下,他想要杀个把人甚至陷害什么人都是毫无压力的,可是这样做的坏处很多,不仅会损伤他的威望,觉得后宫成了筛子,而且康熙还是不想让自己住的地方充满杀机,毕竟一旦他先用了这等手段,后宫其他人难保不会浑水摸鱼。
以上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康熙希望以迂回的手段让后宫处于他的掌控之内,这种方法虽然见效慢,但是效果好,还不留遗患。而云瑶的进宫也是康熙精心选择的结果,一系列的原因让康熙注意到了云瑶,而之后云瑶的表现也让康熙满意。
可是如今寿康宫传来的这个消息不由让康熙皱眉,他实在没想到就连昭嫔也和太后有着这样深的关系,他不知道太后说的故人是真是假,可是如今事情似乎越来越超过他的掌控范围了。
康熙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阻止这件事,反而是任其发展。不说南边的三藩他还没有把握,现在又加上太皇太后与他翻脸,康熙自然要扶持太后与她相抗。
可是太皇太后这么多年的人脉根本不可小瞧,而昭嫔的祖母既然可能是太后的故人,可是能让太后如此挂念的人的身份想来并不低,这时候想尽办法收拢蒙古的人心才是他应该做的,若非是和太皇太后闹得关系已经十分破碎,康熙根本不会另选一条路。
当然这时候康熙也因为太皇太后的人在朝堂后宫明里暗里的挑衅感到愤怒,若是康熙自己不能承受这种代价,康熙自然早就找太皇太后修复关系了,毕竟康熙在某种时刻也是能屈能伸的人。
可是如今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还能出一口被太皇太后压制的闷气,即使要冒更多的风险康熙也是愿意的。
因此康熙就召来暗十一,道:“你去查昭嫔祖母的身份,以及她身上所有的异常点,看她与太后究竟有什么关联”
暗十一当即领命就匆匆退下,康熙想了片刻就对底下的太监吩咐道:“你这些日子时刻注意着太后的动向,还有将太后调查的关于昭嫔祖母的事情都告诉朕,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你要立即禀报此事。”
底下的太监也是恭敬的道:“奴才领命”
康熙挥了挥手道:“你退下吧”
太监听了应是,没有其他的言语,这个太监如同猫儿一般离开了乾清宫,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只是除了一个人。
旁边的人看见奇玮表情忽然变化,道:“奇玮,有什么事情吗”
奇玮盯着那个太监离开的方向沉思,见同僚问起,就在脸上挂上笑容,笑呵呵的道:“刚才我看见似乎有一阵风吹过,把我刮了个透心儿凉,吓我一跳”
同僚听了奇玮的解释也是笑呵呵的道:“奇玮你在这里待时间长了就知道了,这里经常会刮风,下次多穿些衣服不要着凉才是。”
奇玮谢过同僚关心,就再次想起同僚的话,“经常刮风”奇玮心里细细思量着这句话,看来圣上身边有不少他不知道的存在。
此时康熙也无心处理朝政,只在殿中走来走去,转头看见梁九功在一旁如同雕塑般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