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最强退伍兵 > 分节阅读 196

分节阅读 1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能力。

对于一名专业的木雕师来说,精湛的刀工是一项必备能力。

虽然如今的电脑机雕被运用得越来越多,但是手工雕刻是任何时候都不落伍的,并且更具有收藏价值。

而锻炼刀工的第一步,就是熟悉刀性。

就是了解自己的刻刀。

这一点和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要做到手中有刀,心中有刀。

有些玄幻,不过这个是真的,无论是木雕师还是厨师,好的木雕师、厨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专用刀具。

张梁安排徒弟们磨刀,就是为了让他们更了解刀性,自己亲手磨出来的刀,以后用起来来也会更加顺手。

当然了,刀工的训练,还有其他的步骤,这个暂时小山他们还不需要,暂时不介绍。

接下来就是内功,这个听起来更加玄幻。

内功说的不是武侠小说里的九阳神功,葵花宝典之类的。

说的是内在的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张梁现在就卡在了这一关,内功不够,所以达不到宗师境界。

老郭经常念叨的一句话,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张梁非常赞成这句话,工艺也一样,到了最后拼的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传统工艺人的内功。

百分之九十九的工艺大师,都被卡在了内功上。

有人说传统工艺是泥腿子,其实一点都没说错。

在过去,最早木雕属于木匠里的一个分类,而木匠属于五行八作里面的木作。

“五行”分别为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和衙役行。

“八作”分别为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和石匠。

在过去,五行八作从来都是下等人干的营生。

既然是下等人干的营生,你指望这些人能有多少文化素养,艺术素养

包括现在,国家社会都对传统工艺非常重视。

可是,不说杨根宝这一代人,也不说张梁这一代人,但说小山他们,有几个是因为学手艺又出息,就不让他们上学了,过来跟着学手艺的

没有

都是上学不好,没考上高中,或者考大学没有希望,才来跟着学手艺的。

从古至今,上学读书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学手艺从来都是没办法了,为了将来能够混口饭吃,才不得已学的。

这种情况下,你想人手艺人有多么深厚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

这种人不是没有,凤毛麟角,就像偌大的一个中国,工艺宗师只有九位。

纵观这九位宗师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他们要么是门里出身,自幼就在长辈的要求下,勤学国学,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

要么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的学习,疯狂的吸收各种文化知识,国学知识。

就像老郭一样,老郭没什么学历,可是他的文化素养,国学素养,要不很多大学生,文学院的大学生还有深厚。

张梁为什么能够被称为距离宗师最近的工艺大师

这离不开他爷爷的教导,五岁开始学画练字。

如果不是他爷爷走的早,加上当兵十七年在文化积累上有些懈怠,此时早就成为了一代宗师。

扯的有点多,总之来说,别看简单的一副白头偕老的嵌金图。

可是制作起来非常不容易,要提前绘制好草稿。

考虑好怎么留白,理顺线条直接的关系。层次感的作品。

大师巅峰的技艺,身为半步宗师,这些对张梁来说自然不是问题,非常轻松的就完成了一块床帏板的镶嵌工作。

接着又拿了一块床帏板。

一张拔步床上,有十块床帏板,寓意着十全十美。

可见,传统家具,它很多东西都是有讲究的。

包括家具的尺寸,也都有着美好的寓意。

这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块床帏板,张梁雕刻的是喜上梅梢。

一只喜鹊落在梅梢上。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

因为古人认定,喜鹊一年到头,不管是鸣还是唱,不管是喜还是悲,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枝头,不管是年幼还是衰朽,不管是临死还是新生,发出的声音始终都是一个调,一种音。

而儒家眼中的圣贤、君子,就是要表现得像喜鹊那样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

因此,儒家经常要求人们向喜鹊学习,把喜鹊当成圣贤的某种模板。

所以喜鹊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

而梅花自然不用提了,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喜欢梅花,冰肌玉骨,寒冷生香,各种赞美梅花的诗词数不胜数。

喜鹊落在梅梢上,取的是谐音,喜上眉梢的意思。

第四百二十一章杨芮生产

有杨根宝老人的协助,省了张梁很多功夫,两个人齐心协力,终于在八月中旬完成了黄少的全部家具制造。

这套家具从下订单到现在五个多月了,好在黄少和林子衿没有来个奉子成婚,不然真等不及。

镶嵌完最后一块玉石,张梁就迫不及待的通知黄少过来验货,称重、付款。

黄少的家具是按照重量来计价的,两千万一吨。

一公斤两万块钱,这么高的价格,自然不能马虎,称重也是交货的一个重点。

“梁子,这么快就做完了,正好,能够赶上喝阳子和雯雯的喜酒。”等张梁打完电话,杨芮才开口说道。

“嗯总算是弄完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生产展厅需要的样品了”张梁点点头。

张梁话还没说完,突然看到杨芮坐在沙发上捂着肚子,脸上汗都下来了。

“怎么了是不是孩子又踢你了”张梁紧张的问道。

“不不是,我恐怕是要生了从上午就开始阵痛,这会疼的更厉害了”杨芮靠在沙发上虚弱的问道。

“快生了”张梁瞪着眼睛,紧张的叫道:“你怎么不早说”

“早上只是阵痛,还没到生产的时候,我想着晚上看看情况再决定去不去医院”杨芮虽然很疼,可是语气很平静。

杨芮穿的是一件白色的孕妇裙,说话间,张梁就看到杨芮的下身一片殷红。

张梁气极。

真是不能理解这些当医生的,心理素质是真好。

都这会了,还和没事人一样。

“别说了,我送你去医院”张梁双手托起杨芮就往外走。

也就是张梁的力气大,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双手平托一百六十多斤的物体,尤其是这个物体还是人。

“晓晓、芳芳快点跟我走你们嫂子要生了”出了门,张梁大声喊道。

晓晓的办公室和苏文芳的办公室都和杨芮的办公室挨着,张梁一嗓子,别说她们听到了,就连餐厅里的厨师老王、本家婶子也都听到了,一个个伸出头来。

“梁子,你媳妇要生了用我跟着去吗”

“士官长,嫂子要生了我这有鲫鱼,我给炖个鲫鱼汤啊”

“暂时不用回头等消息吧”张梁头也不会的喊道。

晓晓和苏文芳快速跟着张梁身后,来到停车场,帮着张梁打开车后门,把后排座放到,变成一张床。

张梁把杨芮放到床上,“照顾好你们嫂子”

说完跑到驾驶座上,点火,挂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