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2 / 2)
说真的,如果是出口的话,三亿美元都有人买啊
可惜暂时不能出口。
这是最高端的军事装备,岂能轻易出口
为什么说某超级大国的军工企业这么有钱都是有冤大头买单啊1亿美元的成本卖出2亿美元,能不赚钱吗
甚至是那些已经被淘汰的军事装备,也是有大把的人购买,能缺钱吗
算了,还是继续研究技术问题吧。
这种好事,迟早会落到霸王龙工业的身上。
慢慢等着就是了。
“你的基础设计有问题。”王步安补充说道。
“什么问题”石中坚急忙端正态度。
“要求太高。”
“什么意思”
王步安详细的解释起来。
500吨的重量,从空中落下,乘以冲击力系数,那就是几千吨的力量啊
别人商业飞机,可是很多轮子的,可以分摊重量。
石中坚希望用三对起落架解决。
主要是想要节省成本。
他们这一代人都习惯了。能省则省。
“不能省。”
“必须确保安全。”
王步安修改了起落架的布局。
依然是三点式的起落架。但是每个起落架的负重轮,从原来的一个增加到四个。
这样一来,就平均摊分了很多重量。延长了寿命。
立刻进行极限测试。
果然,四对负重轮安然无恙,损耗很小。
这不是材料的问题。
是设计者的思维惯性的问题。
终于,极限500吨的负重测试成功的通过。起落架表现良好。
这意味着,牛魔王可以成功的量产了。
250吨,500吨级的都可以满足需要了。
不过,如果是1000吨的起落架,还得另外设计,还需要继续强化。
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负重1000吨的飞机呢。
安225运输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就是640吨而已。
所有的华夏人,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情节,就是喜欢打破世界纪录。
石中坚也是如此。
他发誓要打破安225的记录。
“你那个配套的厂子恐怕没有这样的能力。”王步安遗憾的说道。
“我已经申请了。请求将7404厂调拨给我。”石中坚说道。
“7404厂”王步安皱皱眉头。
他不喜欢这个数字。
确切的来说,是不喜欢范宝成。
当初,w125发动机也是准备交给7404厂来生产的。
幸好是没有。
否则,就范宝成那个态度,能够完成任务就怪了。
“怎么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石中坚虚心请教。
“那个厂子的领导不行。你直接跟领导说,换掉范宝成。否则,你宁愿不要这个厂子。”王步安也不客气,直言不讳,“否则,就是累赘。”
“好的。”石中坚立刻接受了。
他知道王步安绝对不是针对某个人。
既然说了,这个范宝成肯定是有问题的。必须换掉。
牛魔王运输机的生产,是一个系统的事情。
如果有人掉链子,以后的产品就不好说了。
现在是他石中坚强势的时候。
现在是最需要运输机的时候。
说真的,海上怪兽出现的太及时了。简直就是神助攻啊。
海运出现问题,空运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超大型的运输机,将越来越吃香。
“招人吧。”王步安说道,“尽可能招文化高的人。”
“为什么”石中坚还是有点老顽固。
“文化低的人,连操作机床都不会。连简单的程序都不会设置。”
“那不一定。”
“要不,你来亲自试试”
“好吧。”
石中坚不得不改变观念了。
说到设置程序,老工人的确是不行了。精密机床操作不起来。
就连他自己,都不会操作五轴数控联动机床。
这个东西,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要舍得下苦工琢磨。
显然,老工人们是没有那样的知识,也没有那样的能力。
各种英文字母,各种函数,就是拦路虎。
偏偏是精密机床的作用,已经是比八级钳工都要高明的多。效率更是高出了几十倍。机床是不会疲惫的。八级钳工却是会累的。
以后,肯定是精密机床的天下了。否则,牛魔王运输机不可能量产。
依靠人工,能够生产出多少的零部件
几百人做一个月,还不如精密机床几个小时的成果。
王步安已经准备好了。
五十万吨的液压机,配套精度达到1微米的五轴数控联动机床。
这才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
你接受,就能继续前进。
你不接受,就只有被淘汰的份了。
石中坚不想被淘汰。
所以,他只有接受。
第385章 搭售教练机
想通了,气氛就融洽了。
石中坚深深感觉,自己其实还是非常的英明的。
至少,上次自己就主动的提出,要将牛魔王运输机挂靠到220研究所的名下。减少了很多阻力。
现在,钱的事情,都交给王步安去解决。他负责研发和生产就好。
王步安绝对是传说中的奸商。大蛀虫。
他石中坚不可能成为这样的腐败分子。
可是,每架运输机500万元的奖金,的确是非常诱人啊
幸好是他没有仔细的核算。否则,他就会发现,这500万,不过是12000里面的一个零头而已。
甚至,连零头都不够。
如果是出口的话,连零头的零头都不够。
“对了,你对私人教练机怎么看”王步安恰到好处的将话题错开。
“私人教练机”石中坚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没错。就是民用市场的教练机。”
“你突然说这个做什么”
“这不是你们的强项吗怎么不想做了”
“可是,运输机”
“难道不能同时进行吗”
“哦。请说。”
石中坚虚心请教。
王步安的心思太灵活了。
忽然间又从运输机跳到了教练机的上面。
全国的飞机生产厂家其实非常多,各有各的地盘。可是,教练机,却只有217研究所一家。
为什么
市场太小了。
一家都吃不饱。再来一家,全部都得饿死。
说一个数字就可以了。1958年的时候,一架初教五的价格,才五万元不到。嘿嘿。
即使是到了今天,价格不断的翻番,也不过是几百万而已。
后来又发展了初教六、k8,、歼教七教练机、15教练机但是市场容量依然很小。
15教练机的技术水平是最先进的。造价当然也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