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叩仙门 > 第72节

第72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嗯,长命百岁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夏小乔偷笑着跟大家碰杯,愉悦的一饮而尽。

“哎,张天王,那姓杜的三人,到底什么路数?”几杯酒下肚,那个输了钱的中年汉子就跟张大海打听。

张大海回道:“瞎折腾的路数。说他们龙头老大倡议要结个什么盟,选盟主出来维护武林秩序,约束江湖人士,少掺合朝廷和刘起俊他们的事。要我说,有个屁用,江湖人士要是能乖乖听话,也就没有‘侠以武犯禁’这个说法了。”

坐在中年汉子旁边的青年人接口说:“就是!再说掺合又怎么了?现下两边征战不休,谁也压服不了谁,苦的还是老百姓!咱们江湖中人,习得一身武艺,想去做几件既能扬名、又于百姓有益的事,有什么不好?”

周大娘听了就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当然没什么不好了!那你怎么不去?小飞燕,你可在我店里窝了三个月了,到底惹了什么祸,还不说?”

青年人有点不高兴的说:“都说了别叫‘小飞燕’!”又看了夏小乔一眼,一本正经的说,“叫大名,项飞!”

“哦,原来你大名叫项飞啊!”周大娘说着转头跟夏小乔介绍,“小妹子对江湖中的事情还不大了解吧?这位项少侠呀,是江湖中有名的侠盗,有个外号叫‘梁上飞燕’,说他轻身功夫好。你当心着些呀!”

项飞立刻说:“夏姑娘你别听周大娘说,我只偷贪官污吏的不义之财!”

张大海忽然插嘴:“你莫不是真的惹了什么大祸吧?大当家昨日还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在这里。”

“你怎么说的?”项飞立刻紧张起来。

张大海道:“我当然实话实说,我从不跟大当家撒谎。”

“你这么一说,明日他非得跑了不可。”周大娘笑道。

项飞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却不再说话了,只喝酒吃菜。

倒是一直忙着吃东西的宣谋忽然慢悠悠开口问张大海:“那你们大当家是什么打算?皇帝和刘起俊两边要不了一两年就会分出胜负,无论哪一边一统天下,休养生息之后,都不会容忍你们的存在。”

张大海听了这话,脸上笑意散去,露出几分苦恼之色,却并不正面回答:“这我哪里知道?我只是个粗人,大当家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他居然还说自己是粗人?要不是不熟,夏小乔几乎都要嚷出来了。她现在是真的对这个桃园寨感到好奇了,宣谋说的没错,桃园寨再怎么说也都脱不开一个“匪”字,还杀过郯国官员,万一朝廷真的剿灭刘起俊,恢复侯氏统治,对桃园寨或剿或抚,总是不可能任由他们成为法外之地、国中之国。

张大海显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脸上有难以掩饰的苦恼,他既然能想到,他们那位大当家更能想得到。

“我倒是有个主意,”宣谋忽然笑起来,那笑容莫测高深,还有点邪气,“不若你们趁此良机,举旗造反,做那只黄雀。”

张大海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要当你当去!你以为扯旗造反那么容易呢?尸山血海成一人功业!”他一边说一边摇头,还连喝了好几杯酒。

周大娘就插嘴说:“吵什么?人各有志。要我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天无绝人之路,桃园寨从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不会没有好结果的。”

宣谋只冷笑一声,也不再多说,专心吃饭了。

其余人赶忙打圆场岔开话题,又约着下午继续赌钱,问张大海要不要一起,张大海却说还有事情,吃过午饭就走了。

夏小乔也没有再跟他们赌骰子玩,而是从周大娘那拿了本黄历,去教闲下来的小樱桃识字。

这样闲闲散散的又过了两天,她内伤已经大致痊愈,就在张大海又回来客栈后,问他大内侍卫还在不在。

“正要跟姑娘说,因为颍川大捷,苗长青那帮人都撤了。我恍惚听说屈政亮要亲自去颍川督战,想在过年前把商都也攻下来。他们暂时顾不上这边了。”

夏小乔听说他们走了,立刻就跟周大娘告辞,说要回乡去。

“知道你归心似箭,姐姐就不留你了。只是祭拜完了亲人,记得回来过年。不要太过伤怀,生死轮回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人人都有那一天,或早或晚罢了,伤心也于事无补。好好活着,保重自己,才是你地下的亲人想看到的。”

夏小乔点点头,握了握周大娘的手:“多谢姐姐。那我这就走了,尽量赶回来跟你们一起过年。”

周大娘送了她出去,她又跟宣谋、项飞等人说了一声,然后就离开齐家庄全力赶路,当晚就到了她生长到九岁的德章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懒得放防盗……

☆、晋江vip

夜幕低垂, 北风呼啸, 夏小乔戴着面具迎风独立,望着那条泛着晶莹雪光的平坦大路, 却迟迟没有动作。

今夜正逢月圆,皓白月光照着一栋栋冒着炊烟的房屋,远远看着如同水墨画一样静谧美好。让夏小乔更加不敢走近。

这样安静美好的小镇, 每一点昏黄的灯火下, 都有一家人团团围坐,说些邻里之间的长长短短,谈谈明春的打算, 教训几句不听话的孩子……。

可惜并没有任何一盏灯与她有关。夏小乔踟蹰良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在这样的时刻靠近自己旧居,先进了德章镇,到镇上唯一一间小客栈投宿。

她进门时还特意看了看, 可惜从年老的掌柜到十来岁的小伙计都是生面孔,虽然口音听着亲切,却并不是她记忆中认得的人。

小客栈是个三进院子, 前面两进做了店面,夏小乔要了一间东厢内清净的客房, 又点了一碗汤面,要坐在前面吃。

老掌柜就坐在炉火旁打量她, 并不委婉的问她从哪来,一个单身姑娘怎么这个时辰才投宿,外面不太平呢。

“急着赶路, 想着今晚总能到镇上,就没在别处投宿。”夏小乔微笑着答了,又问老掌柜贵姓,是德章镇本地人么。

老掌柜胡子稀疏,满脸皱纹,闻言叹道:“这里哪还有几个是本地人?当初差不多都死光了,我是北面小王庄的,姓黄。乱民来时,恰好在山里砍柴,才逃得一条命。”

夏小乔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那么当初乱民过去之后,官府有出面慰问、给无辜惨死的百姓收尸么?”

“有是有的,不过他们过了六七天才来,那时天热得很,尸体早都臭了,只能堆到镇西田里一块烧了,随便埋了点土。头两年兵荒马乱,也只能就那么着了,活人饭都吃不上,能想起祭拜的又有几个?后来换了个县官,才叫人在这几个死人多的镇各立了一块石碑,好叫人知道去哪里祭拜亲人。”

夏小乔细问了两句焚尸地点,老掌柜比划着说了,又问她:“姑娘是来寻亲的?寻的是哪一家?”

她沉默了一会儿,感觉喉咙里被什么东西哽得难受,好半天才能答:“是姓夏的。”

老掌柜想了想,没想起哪一个姓夏的,就说:“许是我不知道。明日姑娘过去瞧瞧,那碑上倒是写了些名字,不过听说是不全的。如今还有人张罗着起个庙,一起供奉香火,就是没人出钱,建不起来。”

夏小乔谢过老掌柜,吃了面,先回房去休息。等到月亮偏西,四处都静悄悄的,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再没其他声响的时候,她轻手轻脚的开门出去,翻过院墙到了街上,按照老掌柜指点的方向,径直纵跃而去。

越往小镇边缘走,光线越亮,月光与雪光交相辉映,加上夏小乔本就修炼得耳聪目明,很快就看到了矗立在旷野里的石碑。

她脚步一顿,停下来远远看了一会儿,才勉强按捺住心中汹涌的情绪,飞身靠近。

石碑约有两人高,做得颇为粗糙,上面既无螭首,下面更无龟趺。碑面上只简单雕刻了一段文字,大概记叙了刁民作乱、烧杀抢掠,致使无辜百姓受害,镇上十室九空,多惨至灭门,无人收殓下葬,因此由官府出面焚烧掩埋、造碑供纪念的经过。

背面则如老掌柜说的那样,刻上了遇难百姓的姓名。夏小乔跳起来攀上石碑借力,一列列看过去,发现石碑上多是刻的“某某人一家几口”字样,只写了户主名字,饶是这样,上面粗看之下也有至少上百个名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