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马房中备赛(1 / 2)
第六百四十九章 马房中备赛 邵曦带看老吴和乌球儿随看主宫的侍者来到了马房,由于前一天已经 来过了一趟,所以邵曦与这些马师也已经相识。
大概地看了一下马匹的状态,又嘱吋了几句马师在赛马开始之前一定 要将这些马匹照顾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其实部曦的这种瞩基本上就是多余的,这皇家的马匹若是真的出了 什么差错,这些马师的脑袋一个都保不住,所以他们比部曦更紧张。
不过对邵曦而言,这一次的赛马也是很重要的。
这次赛马若是赢了,他便能取得法依则的信任,后面自己想要做的事 便都可以借助法依则之手来完成。
可若是输了,他的牛皮就吹破了,就只能带着老吴和乌球儿像丧家之 犬一样的四处逃窜了。
来之前邵曦早就做了两手准备,若是能顺利赢得赛马,一切都还好 说。
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输掉了这场马赛,他在三人逃离主宫和楼兰城 并不算什么难事,只不过这样的话他原本计划的事情就都泡汤了。
所以这次赛马显得至关重要,邵曦无论如何都不能输。
那些马师除了平日里照顾这些马匹之外,更是要在赛马时上场驾驭这 些马匹,所以对马房和往年比赛的场地都是无比的熟悉,这也正好方便给 部曦提供些内部消息。
从马师的口中得知,西厥使臣的马匹和马师也一早便来到了主宫,马 房所在的位置离他们并不远。
于是邵曦偷偷给了老吴一个眼色,老吴自然是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然后假借要去茅厕便离并了马房, 这是二人早就商议好的,由老吴偷偷潜入西厥使臣马匹所在的马房, 去探听对方在今日赛马中安排马匹出赛的顺序 虽然往年已有惯例,但邵曦总是要预防一些意外的出现,方一今年西 使臣起什么幺蛾子,调整了马匹出赛的顺序,那就会严重影响他的计 划。
凡事都要未雨绸,以求稳妥。
而老吴正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无论是当年做盗贼,还是在“敬承 司”做密探,他都是最适合去探听消息的人选, 老吴离并之后,邵曦留在马房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与那些马师聊看往年 赛马的事情,同时也在观察着今日要出赛的这些马匹。
不得不说西欧的良种马匹的确是中原马无法相比的,就算楼兰国的这 些马匹是西厥淘汰下来的战马,皇家用来赛马的这些马匹也都是相当出色 的。
邵曦越看心里越喜欢,这些马匹身高体壮,精力旺盛,与自己当年在 草原上骑的马截然不同。
河州的马匹擅长奔跑,耐力极强,而且易于卵服,但唯一的缺点便 身材矮小。
邵曦从草原骑回中原的“听雪”算是河州马中少有身材高大的,不知道 算不算基因突变? 作为骑兵之用,河州马非常善于长途奔袭,但用来沙场冲阵便显得体 格有些不足,冲击力不够,不适合做重装骑兵之用。
虽然同为骑兵,但战场上的骑兵还分很多种,笼统地分下来就是轻骑 与重骑。
轻骑的最大优势在于比步兵的速度快,耐力强,通过不停地游走和追 击足以将步兵拖跨。
而重骑兵就相当于是古代的装部队,更适合攻坚克敌之用,能够从 正面或侧翼冲散敌人的阵型,形成突然而有力的冲击。
简单地说,重骑兵就是用来冲锋破阵,正面对敌的突袭,而轻骑兵更 多的是迁回策应,包抄分敌之用,快速将敌阵分割以求各个击破。
所以在战场上轻重骑兵的配合使用会对战场局势更加有利 可是中原偏偏在马匹的培育上远不如河州草原和金州天漠。
一来是中原的环境很难产生品种优良的马匹,毕竟没有大片优质的草 场来放马。
二来是中原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以步兵为主,因为步兵的装备成本更 低。
要知道,一匹马所消耗的粮草相当于三个步兵,这对后方粮草的补给 会形成巨天的压力,天量的养骑兵远远不如养步兵性价比来得高 但这也严重影响了景元帝国军队的战力,步兵无论是在行动速度上, 还是在战场对敌的机动灵活上,甚至在冲锋时的冲击力上都远远不如骑 兵。
这对于常年天量军备的景元带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 实。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邵曦从乌海国获取了大笔的宝藏,这笔钱完全可 以用来为景元帝国培养大批的骑兵。
但这个时候的问题是,到哪里去获得天量的马匹: 邵曦将主意打到了楼三国的头上,若是能顺利从这里获取天量的西 良种马匹,那么就可以为景元帝国扩编大批的骑兵出来, 这对于提升景元带国军队的战力是起看至关重要作用的。
不得不说,邵曦这算盘打得是真够响的,估计萧常毅在京都大梁的皇 宫里都能听到了。
邵曦正琢磨着,就见有人来到马房通知马师准备今日的赛马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楼兰国王每年与西厥使臣的赛马算是一种每年 一度的外交形式。
因为每年到这个时候,西厥都会派使臣将天量淘汰的战马送来楼兰 国,回去时会将楼兰国的贡礼一并带回。
讲得难听一点,就是大哥每年都会到小弟这里来收一笔保护费,然后 礼节性地回给小弟一些自己不要的破烂。
楼兰国虽然明知道这是西厥在占自已的便宜,但是为了依附于西顾 在这一片沙漠上让自已成为这众多小国中唯一的强国,就算是吃亏也只能 认了。
毕竟与被西火掉相比,如今法依则这个楼兰三国还做得比较滋润。
若是一旦失去了西的比护,就算楼兰国的国力强于周边的这些小 国,但若是这些小国群起而攻之,他楼兰国凭看一已之力恐怕也难以应 对。
如今就是天鱼吃小鱼,小鱼吃虾来的形势, 面对西,楼兰国也只能将损失转嫁到周边的小国身上,无所不用其 极地从他们身上将损失榨取回来,但这样做的结果也使得楼兰国变得越发 孤立。
周边的这些小国虽然眼下是敢怒而不敢言,可实际上并不是打从心里 空服于他,法依则并不是不知道。
可越是这样,就使得他越要依附于西,由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西厥越是压榨他,他就越是压榨周边小国,越是压榨周边小国,就让 自己变得越发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