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资本运作(2 / 2)
这次宴请,郭通达坐在正中主位,郭戈铭和齐权分别位列他的两侧,郭戈铭身边是季明锐、孙玉海、邓桐,齐权那边是傅善成等一众外部股东。等人都到齐后,郭通达起身提杯道:“2015年,有赖各位股东的倾情付出,通达集团的发展无论规模还是利润都在飞速增长。如今通达在海外的布局更是得到了各大股东的大力支持,今晚我这第一杯就祝愿通达集团此次并购一马成功。”
郭通达说完率先一饮而尽,其他人也全都举杯畅饮。
季明锐就着郭通达的话跟郭戈铭小声交流:“如果成功,真的很难想象通达的股价会涨到什么样子。”
郭戈铭道:“股价会涨到什么样子我倒不太在意,我真正在意的是如果成功完成了此次收购,那通达在国际医疗上的实际地位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通达的目标不是跟着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争抢蛋糕,一起内卷。通达的目标是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战场中代表中国企业参战。二哥,这不仅是通达集团的未来,也应该是咱们四季集团的未来。互联网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有了从增量竞争发展为存量竞争的趋势,如果不把目标放到国际市场,那就只有内耗和萎缩。也只有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的实现集团的二次发育。”
郭戈铭的话跟季明锐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也跟老丘上次的提点不谋而合。
四季也好、通达也好,发展到此已具备了相当的体量和规模,视角不再应该以国家为界限,而要以全球为视角,思考下一步的战略打发,然后稳扎稳打的将炮弹打出去。
难得通达所有股东全都聚齐,从饭局开始后,大家的反应就都比较热烈,彼此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季明锐本以为这会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有一个美妙的开始,也会有一个美妙的落幕,未想酒局还未结束,陶姜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季董,若镜科技遇到麻烦了。”
若镜科技现在正全面进军AI领域,主攻AI医疗,手握多项专利技术,最近已经推向市场的产品是一款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大数据模型算法,辅助给出医疗检测结果和治疗方案。
这一技术在成功推出并实际应用后,瞬间拉高了若镜科技的股价。
但树大招风这句话不只在国内使用,在国外同样适用。若镜遭遇了竞品集团旗下企业的联合围剿,并以侵犯对方知识产权为由,一夜之间,将若镜告上法庭。
像若镜这样的跨国公司,最怕的就是遇到法律问题,打起官司来不是一般的耗时耗力。
而一但把企业拉入这样指控方的联合舆论围剿,最先感受到风吹草动的就会是股市和资本方,如果处理不好,之后的连锁反应可能失控。
季明锐听到这个消息,跟郭戈铭耳语两句便走出房间。
郭戈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马上注意到傅善成接了个电话,也走了出去。
傅善成先于季明锐一步返回,郭戈铭跟傅善成对视时,傅善成递了个眼风给郭戈铭,意思是让他去看看季明锐。
郭戈铭走出没两步就见季明锐还在面色阴沉的讲电话,不过那边已经不再是刚刚跟他沟通的陶姜,而是收到指示,给他订票的助理,季明锐需要连夜返回帝都。
“怎么了二哥?要连夜飞回去?”郭戈铭问。
“大哥那遇到点麻烦,若镜科技现在有点树大招风。”
“你到了也是后半夜,明天早点出发一样的,别把自己弄的那么辛苦,而且大佬们都在这边呢,你回去哪有这边的资源丰富。”
听郭戈铭讲完,季明锐还真是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又打电话给他办事效率一项极高的助理,让他等等再说。
“这就对了,我看傅总刚也出来接个电话,想必也为此事,他的信息线是直接栓在华尔街的。”
郭戈铭和季明锐进屋后,傅善成正在跟齐权耳语着什么,等到宴会结束,一项习惯摆谱的傅善成竟然破天荒的没摆谱,未等季明锐过去请他,他就主动叫住季明锐和郭戈铭:“这次若镜出事背后不简单,去我那吧,咱们四个碰一下。”
郭戈铭一进屋就注意到了傅善成的房间里,并排放了两个深色的同款旅行箱。
傅善成之所以这么在意这件事,了解的又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事跟他几年前决定参与投资,并在签约前撤资的一家公司有关。
当时齐权还在善成资本,他的关注点一直在医疗领域,所以一个名叫“QM”的公司便出现在齐权是视线里。
“QM”当时是个关于医疗领域辅助治疗大模型的初创公司,规模比若镜小,但创始团队里有几个技术大牛,研发实力雄厚,按照他们的说法,项目一但成功,将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而且当时这个公司的背景很深,不少国际政要为他的背书,齐权就也准备在他们D轮融资的时候加入进去。
但就在几乎落笔签约的当天,齐权通过合约上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细节发现了这个公司可能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隐患,而他们显然是知道自己这个有些致命的风险,所以在合约中,极力美化自己,企图用文字游戏,把这个风险给掩盖过去。
经过他们这一手,若不是具有绝对经验的人,很难识别出他们的文字游戏。而就算有投资人注意到这一点,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也会下意识的缩小风险,容忍他的存在,相信自己在套现退出前不会暴雷。
但齐权有自己的投资原则,这样的公司他边都不想沾一下,于是当即终止了合作。
去年,这个公司被爆财务造假,依靠转让部分专利才得以存活下去,但转让后他们在竞争中就完全失去了优势,今年6月初,创始团队将公司整体卖掉。
若镜科技当初有个项目为了节省研发时间,就购买了他们其中的一项专利技术,当做权宜之计,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若镜自己的底层系统,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研发攻关,现在即将推出的二代产品使用的就已经完全是自己的研发技术。
但是对方并不认可若镜科技自行研发的技术,认为若镜的二代产品,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