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红楼之贾敏的逆袭 > 分节阅读 137

分节阅读 1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蛰伏起来了的关系,他们的隐忍退让,才给了林如海进一步掌控江南局势的机会。林如海通过借粮给邻省的机会,也与那些省府的知府大人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同时也减弱了甄应嘉对他们的掌控。

林如海把贾敏空间中找到的那个制作玻璃的方子献给了皇上,说是花了大价钱从一个西方来的商人那里买的。皇上自然是欣喜万分,但是也不会让林如海吃亏,于是皇上就从自己的私库中拿出了一万两银子给林如海,光明正大的和林家合作办起了一个玻璃作坊。制作玻璃的成本不高,但是利润却是不低,由于林家卖的玻璃不仅质量好而且比西洋运来的要便宜许多,又是独家的买卖,所以五年来玻璃生意一直都十分的火爆。看着林家就凭着一个小小的玻璃方子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大家就算是再眼红也不敢觊觎,这玻璃作坊可是有皇上的份子的,谁敢跟皇上抢生意

贾敏的祥云绸缎庄如今已经成为了江南首屈一指的大绸缎庄,不仅是因为七罗织机织出的布料和祥云绸缎庄独有的皎纱,还因为祥云绸缎庄产出的布料颜色更多、更艳丽还不易掉色。

前年,王铁牛在贾敏扬州的庄子里成功的培育出来了棉花,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也真真是让贾敏和林如海都高兴不已。贾敏让庄子里的女人们利用农闲的时候试着做出了一些棉衣棉被,自己亲自试用了之后,觉得要比丝绵和木棉要暖和许多,于是就作为年礼给各个亲朋家里都送了两条棉花做的被子。

皇上自然也是收到了贾敏送去的棉被,当日晚间就和皇后一起试用了,结果两人都在半夜被热醒了。皇上欢喜的让贾代善给贾敏去信,让她再送两条薄一些的棉被来。后来皇上在林如海的奏折中看到了棉花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之后,就在来年的开年下旨全国普及种植棉花。王铁牛作为大铭种植棉花的第一人,自然成为了这次普及棉花种植的主力,他在经过了一年多走遍了大铭所有州县后,得出了西北的土质和气候最适合种植棉花的结论。于是,贾敏就派了王铁牛一家去往西北置地,专门用来种植棉花,而他们一家就留在西北管理那些棉花田。反正林瑫也已经六岁了,早已经不需要奶娘跟着伺候了,所以贾敏也让王妈妈也跟这一起去了西北,让他们一家可以团圆。

去年大铭产的棉花多了,价格自然也就降低了,平常的百姓家也都能够买的起了。贾敏让祥云绸缎庄造出了专门纺棉花的纺车,经过几次的改良后,纺出的棉线已经能够织出细棉布了。这次贾敏还是把纺车的图纸献给了皇上,并且请求皇上把这个图纸公开,让那些穷苦的百姓能够自己纺线织布,不仅能够穿上舒适的棉布衣裳,省下买麻布的银钱,还可以卖出去贴补家用。皇上对于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是乐见其成了,而对于贾敏这个大功臣皇上也不吝啬,除了赏了西北的一个千顷的大皇庄之外,贾敏也成功晋升为了从一品慧贵郡主,这比公主也仅是低了半个品级了。

一时间,贾敏的美名传遍了大铭各处,让她在百姓当中的声望极高,甚至有些地方在宗祠中给贾敏专门立了长生牌,这是百姓对贾敏无私献出棉纺车的崇敬与感激,也是民间对恩人的最高待遇了

贾敏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如今的名声太盛了,于是平日做事就更加的低调谨慎了。她的那些陪嫁铺子当中,只有祥云绸缎庄做的最大,其次就是京城的江南绣坊,剩下的几个铺子贾敏都陆续把生意停了,铺面也都转租了出去收租金。

如今在江南,她依然是除了甄老太太之外身份最高贵的妇人,而甄家如今几乎在圈子中消失了,别说甄老太太年岁大了,早就不出门见客了,就是甄韩氏和甄家其他的女眷也都不再参加任何的宴会,真的是全家都在面壁思过了。不过,这两年甄应嘉的低调,倒是让外人对他原先的印象改变了不少,也渐渐的淡忘了他曾经与逆贼有牵连的事情了。不得不说,甄应嘉的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知道审时度势,能够隐忍这么多年,也由此看出甄应嘉的野心并没有消除,甚至经历了这么大的劫难之后,他更加的渴望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了。

当然,林如海也十分清楚甄应嘉绝对不会就此放弃,甘心被他压着的。甄应嘉这些年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在最好的时机突然的爆发,而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林家与甄家正式宣战的时候了

第三百零一章 变化

在过去的这五年之中,林家的两位爷可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林琅已经快九岁了,长相酷似林如海的他,已经长成了一个俊美的小少年,与林如海不同的是,林琅身上带着一股霸气,眼神中也难掩骄傲和凌厉。长大了的林琅倒是不像小时候那么的调皮捣蛋了,面对外人的时候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但是笑容里却没有了幼时的天真。这个世上能够让林琅露出真心的笑容的大概也只有他的家人了

林琅在三岁的时候就在家中由贾敏开了蒙,林如海每日也会问他的功课,小家伙在这对才华横溢的父母的共同教导之下,进步可谓神速,六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读了四书,在别人家的孩子啊还在学习经史子集的时候,林琅就已经在林如海的指导下开始写时文了。

林琅从一岁多的时候就被齐澜打磨过了筋骨,学武也是比常人要快许多。这些年达愿坊已经解散了,齐澜没有了差事,就开始专心教导林琅武功,五年的时间也已经是小有所成了。如今再与大林他们四个小子对招,他们四个人都不是齐澜的对手了。

林琅满了五岁之后,每年都要代替父母去往普陀山“祭拜先祖”,实际上,都是由普陀山转道南下回了林家岛。虽然他还无法像林如海一样处理事情,但是林如海让老暗影把林琅带在身边教导,让他慢慢的熟悉林家岛的一切事务。虽然每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却是跟着老暗影学习了不少的东西。

今年,林如海让林琅开始独自管理朗月半岛。朗月半岛的港口建成了之后,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十分繁忙的港口,这两年在朗月半岛停靠的商船越来越多,码头也进行了三次的扩建,隐隐有赶上琉球岛的趋势了。朗月半岛当初投入的金银早就已经收回了,如今每年的收入不仅可以提供整个林家岛的开销,还有大量的金银以供林家造出更大更好的船来。如今林家的船队都是最新打造出来的船,不仅安全平稳,而且比别人家的船要快上一倍。

薛二老爷从自家船队的人口中知道了林家所使用的这种新船,对这种新船起了掠夺之心,勾结了一伙海盗在好望角对林家的船队出手了,可笑的是,海盗们还没有靠近林家的船队,就被远远的甩掉了,连人家的边都没有摸到。林如海听说了之后,就以牙还牙,给了之前从林家买过兵器的海盗一笔金银,让他们出面打劫薛家的船队,而且是只要看到薛家的船队就上前。最后薛家花了巨大的代价才与那些海盗谈拢,日后不再对薛家的船队出手了。薛老太爷知道了这件事后对薛二老爷难得的用了一次家法,虽然他不清楚林家船队有什么背景,但是却也听说过这是海外的一个十分有势力的人拥有的船队,几乎没有人敢找他们的麻烦。对于薛二老爷犯下了这么愚蠢的错误实在的气的不行。

薛老太爷原本的身子就不太好,被薛二老也这么一气,又加上近些年诸事不顺的打击,很快就不行了,前年年底的时候,薛老太爷最终还是没有熬过那个冬天。接着整个薛家也进入了“冬眠期”。

林瑫这个林家的二爷,作为燕王世子,注定了他日后将会走的道路。

同样在林瑫三岁的时候,贾敏给他开了蒙,跟着贾敏和林如海学了两年之后,就被燕王接去了东北,说是要开始亲自教导他武功了。不过燕王也没有霸着林瑫不让他回去见林如海和贾敏夫妻二人,入冬之前,东北的天气开始变冷了,就让林瑫回江南与父母兄长团聚,等来年开春了再去东北。

林瑫虽然没有林琅那么的聪明外露,但也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他的五官承袭了母亲贾敏,精致的小脸上总是一副淡淡的的表情,就连家人也很少能够看到他的笑脸。不知是不是上天的安排,林瑫在兵法上十分的有天赋,才学了一年多,就能够在沙盘推演上与燕王打了个平手。让燕王高兴的见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是个军事奇才,还在给林如海的书信中说林瑫天生就该是他的儿子,把林如海气的当即就把燕王的来信给撕了个粉碎。不过,气归气,林如海到底还是疼爱自己的儿子的,他寻了许多的兵书来给林瑫,还亲自给他讲解其中的内容。贾敏也把自己空间中的有关兵法的书籍都找了出来,还让人在他的院子中做了一个沙盘,让林瑫学习兵法的时候使用。

至于贾敏身边的几个丫鬟,早两年贾敏就给她们准备了一副嫁妆风风光光的嫁了出去。红梅嫁给了林全,绿萼嫁给了林安,从姐妹变成了妯娌。青竹在一次意外之中被林兴所救,也因此林如海做主让两人成了亲。贾敏的四个大丫鬟有三个都嫁给了林如海的小厮,就剩下了姚黄一个。原本贾敏开玩笑说要把姚黄配给林邦算了,但是姚黄却郑重的跪下给贾敏磕头道:“太太奴婢是万麽麽的干孙女,若是就这样嫁出去了还如何给万麽麽养老奴婢想好了想要招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