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0(1 / 2)
指过,但是他自己愣是不同意,父亲说他也不听,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他都年过花甲了,身体倒是挺健康,就是膝下空虚,将来估计是要让他两个徒弟给他送终了”
“都那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让他养老呢”
“实际上他如今已经不怎么管事了,他原先管着的内陆水运这一块儿,都是他手下的两个管事在跑。”
“杨叔有如此的才能,为何不让他到苏州老宅那边的世仆学堂去当夫子呢这样可以为林家培养更多的经商人才啊”
林如海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贾敏道:“敏儿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林家那些年老但是经验丰富的人才,都可以到世仆学堂去当夫子,这样林家就不怕没有得用的人才了。哈哈哈皇上说的不错,敏儿的确是咱们林家的福星,是为夫的贤妻”
“我哪有那么好,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贾敏羞涩的低头道,露出了耳后的一抹绯红。
林如海见贾敏如小女儿般害羞的样子,一时间心情激荡,一把抓住了贾敏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轻吻了一下,引来贾敏娇羞的一记白眼,林如海看到就傻笑了起来。
“爹爹,你在干什么娘亲的手受伤了吗”林琅扭头看到自家爹爹握着娘亲的手放在唇边,以为娘亲的手受伤,爹爹在帮娘亲呼呼,“娘亲不疼啊琅儿也给你呼呼”林琅说着还接着小嘴给贾敏的手上吹起。
贾敏的脸红更加的红了,像一抹最美的红霞,让原本想要开口跟儿子说话的林如海看呆了。贾敏使劲从林如海的手中抽出了自己的手,然后对林琅道:“琅儿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娘亲的手已经不疼了,还是琅儿厉害,你一吹娘亲的手就马上就好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杭州
从苏州往宁波去,要先南下取道杭州再向东。杭州西溪书院的院长秦宇是林老太傅最喜欢的学生,是看着林如海出生长大的,与林如海的关系也十分的亲厚,林老太傅去世这么些年来也一直没有断了书信,每年也都坚持互送年礼,两家是当成了亲戚在走动的。这次途径杭州,又正值新春,林如海打算在杭州停留一日,带着妻儿去拜访这位久未谋面的师兄。
秦宇虽不喜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但是却是个有大智慧之人。当年他二十二岁就考中了状元,皇上对他极为赏识,三十岁就官拜正三品户部侍郎,皇上亲征西北的最后那几年,多亏了秦宇筹措钱粮,不然皇上还真支撑不到战争胜利。二十年前因不满皇上在西北大战之后仍要南巡,让本就亏空巨大的国库雪上加霜,在多次进言未果后辞官回了家乡杭州,在杭州西郊一处清雅之地建了一个书院,也就是如今的西溪书院。
二十年间,因着他的名声和治学严谨的态度,慕名到书院求学的学子是络绎不绝。但是,秦宇对书院收学生的条件定的极为苛刻:年龄超过十八岁没有考过童生者不收,品行不端者不收,有不良嗜好者不收,有恶疾者不收,未经过书院入学考核者不收秦宇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因为人情关系而放宽过收学生的标准,所以每年能进入西溪书院求学的学子只是凤毛麟角,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在秦宇心中,他是要培养最精英的人才才建立这个西溪书院的,并非是为了沽名钓誉或是赚取金银,所以他谁的面子也不看,只挑选那些符合标准的学生。
当然,秦宇为了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也是煞费苦心,不仅亲自出马请来了江南一带最富盛名的几位大儒,还网络了几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把西溪书院的学生打造成了文武双全的才子。二十年间,从西溪书院走出了二名文状元,一位武状元,有二十名学子考中了进士,这些考中进士的学子有些入朝为官,有些则是回到了西溪书院任教。如今坊间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只要入了西溪书院就一定能考中功名,最低也是个秀才,就是考中举人、进士几率也比其他书院要高出许多。西溪书院在江南一带已经成为了首屈一指的书院,秦宇的声望也隐隐在甄应嘉之上了。甄应嘉和秦宇之间并无交集,他虽不服秦宇,但是秦宇辞官后一心向学,从不插足政事,又有众多的文人学子们拥护,故此,甄应嘉也从不跟秦宇正面对上,以免给自己招惹麻烦。
林如海提前派人去秦宇的府上递上了拜帖,等到林如海一行的马车到达杭州北城门的时候,秦宇竟然带着自家的三个儿子和几个成年的孙子在北城门外迎接他们。
见到那奢华的六架大马车缓缓停在了城门口,秦宇就带着儿孙们上前行礼。
“草民秦宇携儿孙们拜见慧郡主殿下,拜见”
“师兄这是在做什么快快起来咱们自己人,怎可做如此阵仗,若早知师兄如此,师弟我便不来探望了”林如海在秦宇给他行礼之前迅速下车一把拉起了秦宇,眼中带着满满的不悦。
秦宇看着眼前这位俊美无暇又气宇轩昂的青年,不禁想起多年前在自己老师的家中,那个淘气经常被老师罚的小男童,忍不住老泪纵横。
“师弟如今都长成大人了,如此年轻,能有如今的成就,老师若是还在,也会欣慰的”
林如海见秦宇已非自己记忆中那个翩翩佳公子,花白的头发,满面的皱纹都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师兄多年未见了,师兄苍老了许多啊”
“师弟都成家立业,有妻有子了,师兄能不老吗这时间可真快,一眨眼间,原先调皮捣蛋的小童,成了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好好呀”秦宇一边拭泪,一边感慨道。
此时,马车门里探出一个小脑袋,好奇的盯着秦宇看。秦宇看到那张酷似林如海的小脸儿,就知道是林如海的长子林琅,冲着林琅招招手道:“你可是琅儿”
林琅笑嘻嘻的从马车里爬了出来,站在车辕上恭恭敬敬的给秦宇长揖到底,“琅儿见过祖父琅儿不知道祖父姓什么,祖父可愿告知”
秦宇和他身后立着的儿孙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林如海摇了摇头,上前把林琅从马车上抱下,让他站在地上,然后对着不明就理的林琅道:“琅儿这位是父亲的师兄秦宇,琅儿要称呼他为秦师伯”
林琅仰着脑袋看看秦宇,又歪着身子看看秦宇身后的那些人,眼珠一转就笑着道:“琅儿拜见秦师伯”
秦宇弯下身与林琅平视,慈爱的摸了摸林琅的小脑袋,然后解下胸前衣襟上的一个白玉平安扣,亲手系在了林琅的衣襟上。
“琅儿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跟你父亲小时候很像。这个是师伯送你的见面礼,是师伯当年游历峨眉山时一位大师所赠,如今送给琅儿,愿它能保佑琅儿一生平安顺遂”
“多谢秦师伯”
秦宇伸手抱起了林琅,给林如海介绍自己的儿孙们。秦宇的儿孙们都给林如海行了礼,林如海也分别送了他们见面礼,都是从苏州带过来的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