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制作氮肥(1 / 2)
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张雪莹在招待着他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
男人身穿绸缎,头戴玉冠,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夫君,你可算回来了,我爹带着二表哥来了,等你半个时辰了。”张雪莹迎了上来。
“见过岳父,见过二表哥,有失远迎还望莫怪。”李响作揖道。
“无妨无妨,有真才实学的人,吴某愿意等。”说话的正是张雪莹的二表哥。
“姑爷,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长姐家的儿子,吴书峰,前年刚中了举人,很了不得啊。”
听到是举人,李响也很震惊。
举人可是从秀才里面考出来的,三年一场考试,明年要是这个吴书峰能中进士,那可真就前途无量了。
“原来是吴举人,失敬失敬!”李响恭维的说道。
他可没有什么金手指,也没有系统。
穿越过来只能凭借一些超前的经验罢了。
人际关系该维持的还是要维持,尤其是能当官的,在这种社会下,权可通天。
“客气客气,听表妹说,你去采药了?”
“对,贴补点家用。”李响笑着说。
“李兄弟还懂草药?”
“略知一二,刚不久从益禾堂回来,跟坐馆的李郎中相谈甚欢。”李响笑着说道。
“李郎中?可是那个名医世家的传承人,李荣?”
“吴兄认识?”李响问到。
“只闻其名,未曾一见,不过李兄弟能和名医相谈,必有过人之处。比如,李兄弟所说的秸秆还田的处理方法,为兄颇感兴趣,可否详细说一说?”
李响见吴书峰步入正题,他也没在寒暄,指了指残破的桌椅:“吴兄,咱们坐下聊。”
“请!”
“请……”
二人落座,李响端坐着问:“不知吴兄是什么时候有了用秸秆来增加产量的想法?”
“是我中秀才后的第二年,我偶然间看到了一本农经,里面提到过只言片语。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实践,情况好的时候,产量的确倍增,但如你所说,这种方式很不稳定。
你让舅父转述的什么细菌,氮肥,磷肥这些是什么意思?还请李兄弟解惑。”吴举人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见到吴举人的态度,李响还挺意外。
当然,他也不确定这是装出来的,还是说这个人,真的是个谦谦君子。
“这个细菌说起来就太复杂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能感染的东西,比如前线的战士受了伤,就容易细菌感染,一旦感染了,身体状态会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庄稼也一样,一旦细菌肆虐,就会毁了这片地,而氮肥和磷肥这些东西,就是药,是治疗庄稼地药!”
吴举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大致是听明白了,但这具体是何物呢?”
“您还真来着了,我刚从镇上买了一些农具,现在就可以做出来给你看,不过兄弟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兄弟但说无妨,吴某这次是带着诚意来的。”
吴书峰说着拍了拍手。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后面的随从,提过来一个木匣子。
匣子刚一打开,白花花的银子呼啦啦的就落了下来。
杨蜜、杨籽,张雪莹等人眼珠子顿时瞪的溜圆。
“这……这么多银子?”杨蜜不敢置信的说道。
在她看来,可能这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不多,区区一百两银子,这只是见面礼,如果李兄弟真能解决秸秆还田的弊端,吴某还有厚礼相赠!”
一百两银子。
李响要说不动心那是骗鬼呢。
但是他不会被眼前的这点利益,蒙蔽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