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重返盛京,再回故里(2)(1 / 2)
他与阿洛不同呢,除夕的心底默默的想着,不禁泛出一丝异样的感觉。
"侍郎……侍郎刚刚殿上所说,我全然忘记了。"
"本就是假的。"
"……假的?"除夕怔怔的看着他:"你与皇帝扯谎了?"说罢,像是得知了什么惊天大秘密,赶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我早已答应七殿下,护你平安。"元夜天生就长了一幅慈悲的模样,尽管他语气中透着淡淡的淡漠疏离,但依旧让人觉得很温柔。
原是这样。
“你护着我,我自然也会护着你。”她与他承诺,似乎又怕对方不懂自己的意思,慌张的解释着:"……护着你,他人就不敢欺负你了。"
元夜但笑不答。
房顶存下的雨水顺着瓦片叮叮咚咚的落下,一时间静得仿佛整个皇宫都没了声息,静谧而又压抑。
"在下还有公务在身,恐先行一步。"元夜与除夕作叉手礼告别,目光波澜不兴,唇边带了抹浅笑:"望惠人见谅。"
他暗自紧握了掩在袖子下的手,转身后面如冰霜。
除夕与他还礼后未动,只呆呆的立在殿门口,看着他慢慢走远,小小的眼里充满大大的疑惑。
她话还未说完,他就走了。
真心喜她,应当如娘亲,如姨婆,如桃花和阿姐,可元侍郎这人,看似无悲无喜。
隔日早朝,老皇帝点了元夜的名字。
元夜手中端着芴板,目光平和,眉宇间带着慈悲,似不食人间烟火。一身蓝色的官服笔直修长,更衬得他静雅出尘。
在殿内众臣的注视下,元夜低头抬步到了殿中,举芴行礼:"臣在。"
"元侍郎,折子写的不错。"老皇帝安稳的坐在龙椅上,手上拿着一串珠子把玩着:"李崇此人在漠北许多年了,也着实吃了不少苦啊。"
"寡人听……其母逝世之时,他也未曾赶回来,可见其为国为民竭尽心力、恪尽职守。"老皇帝的声音并不大,嗓音低沉且沧桑,却字字铿锵有力,整个殿上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像他这种经验老道的臣子,告老请辞实属浪费了。再说,也是朝廷欠了他的。"
说着,老皇帝抬手微颤夸赞元夜:"你荐他进集贤院,这个点子就很好。一来他能将自己经验著成书,为后世参考,予后世忠告,二来也算是解了朝廷对他的挂念,如今他回到盛京,也算是安享晚年了。"
元夜躬身谦逊谢恩:"多谢陛下赏识,臣不敢居功,只因当年在漠北时曾有幸见过太守一面,此人赤诚之心,确有专长,故臣才敢上书奏请。"
老皇帝微微颔首:"寡人深知你是个心善之人。"顿了顿,又道:"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遥想他当年中举,亦是意气风发,漠北一去三十载……唉。"老皇帝微叹一声,带着几分感慨和惋惜。
"陛下谬赞,为臣者理应为国为民,李太守也不过是尽为臣者分内之事罢了。"
老皇帝沉吟片刻,想起当年殿试,元夜道出自己是宜良元氏,父母早亡,是老师将其收养为义子,后他老师死在了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