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民国:君归何处?(8)(2 / 2)
E,就是多余。
姜晚打败了袁宜,姜华便做主宴请陈知南,席间宾主尽欢。
饭后,姜晚四处走走消食,却不想在院中遇见了陈知南。
“你站这儿干什么。”今日天色已晚,姜华便让陈知南在前院留宿了。
如今虽然已至春日,但晚间依旧寒风刺骨,陈知南一身单薄的衣裳就站在院子里,也不怕生病。
“随便走走。”见姜晚过来,陈知南招手让她过来。
“陈知南,你是不是想你……”姜晚欲言又止,还是没有说出来。
“是,我想她了。”陈知南没有否认,或许是因为四下无人的缘故,他也没有白日里的紧绷,反倒带了几分舒展。
云城是他母亲的故都,回来的这几年,刚开始他时常想起母亲,后来来了姜晚便不怎么经常忆起过往。
“陈知南,你记着,我陪着你啊。”姜晚忽然间冒出这样一句话,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我上次说过的,所以……你不是一个人。”
姜晚刚才远远站着,看着陈知南抬头看月亮,她只觉得陈知南的周身都笼罩着一股孤独的凄然感,仿佛遗世独立的仙人一般,不真实。
陈知南笑了笑,没有把话放在心上。
怎么可能呢?他已然不是年少时那个不信人间有别离的陈知南了。
姜晚总有一天要离开,她会有自己的生活。
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条线,短暂地相交一下,再次奔向不同的方向。
没有人会永远地停留在另一个人的身边,人生终究是一个人的一生。
陈知南的目光再次看向天上的月亮,一瞬间,倾泻而下的月光洒在了姜晚的身上,陈知南的眼前有一瞬间的迷离,他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楚河汉界,一道屏障隔开了一切。
陈知南就像是着了魔一般,痴痴地伸出了手,冰冷的指腹在触及到姜晚温热的脸庞时,骤然回神。
陈知南唰地一下收回了手,仿佛受了什么惊吓一般,急急地转过身去。
“陈知南你……”
正当姜晚想要询问的时候,陈知南突然开口打断了姜晚的话,“夜深了,早点回去吧,明日还要去岁久,早点睡。”
陈知南清冷的声线在寒夜里更显得深邃。
【好感度?10,现有好感度40。】
接下来的几天,姜晚照例去岁久学画,但陈知南却在有意无意地躲着姜晚。
姜晚估摸着药的温度差不多了,就端了进来,“陈知南,你该喝药了。”
姜晚的那句“陈先生”仿佛昙花一现一般,就再也没听过了。
陈知南放下画笔,看向姜晚手中的药,知道这又是姜晚找人给他开的补药。
陈知南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接过药碗,反而眉宇间带了几分忧愁,“晚晚,从今往后,这些小事就不要再做了,交给侍童就好,没必要亲力亲为。”
姜晚放下药碗的动作顿了一下,下一秒仿佛没事人一样,“没事,费不了多少功夫,还是我来吧。”
姜晚的小动作没有逃过陈知南的眼睛。
“你没听懂我说什么吗?”陈知南狠了狠心,清冷的声线带了几分严厉,“你的画也学得差不多了,不必每日都过来,隔一日来便可。”
陈知南的话说得如此清楚,姜晚想再装糊涂也是不能了,她眼眸微微睁大,带着些不可置信,“陈知南,你……你是不是嫌我烦了。”
陈知南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他看着姜晚跑出去的身影,第一次感受到了由衷的无力。
他看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补药,闭了闭眼,掩下了眼底的痛色。
他很想告诉姜晚:不是我烦你,而是我不能再接触你了。
陈知南心如明镜,不会不知道自己昨晚的情不自禁是怎么回事。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他必须承认他动心了,对自己的学生动心了。
多么禁忌又无助的感情。
陈知南能做的便是期望时间和距离能消磨这一切。
姜晚赌气,一连几天都没去【岁久】,却不想下一次见面却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没过多久,云城就起了一个传言,传言称:陈知南和他的学生姜晚不清不白。
没有源头,只是无厘头的几句话就传得沸沸扬扬,一时两人成了众人的饭后谈资。
姜父也听说消息回来了。
姜晚和姜华都被叫到大堂去。
“说吧,查到什么了?”姜父捏了捏眉心缓解自己的疲惫,从听到消息到现在他马不停蹄地赶路,这会儿已然是疲惫至极,但他依旧要问清楚。
这个消息不会无缘无故地传出来,必然是有人刻意为之。
“查过了,源头是一群乞丐。”这年头乞丐到处跑,消息传得自然也快,但姜华却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但是这群乞丐在六日前收到了一笔钱,那笔钱的来源是……李成国。”
“李成国……”姜父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姜晚打败袁宜的事情,姜父也收到了消息,听说当时李成国带着袁宜亲自向陈知南道歉,如果是因为这个记恨了姜晚和陈知南,也倒说得过去。
姜华也头痛,这传言是一把无形的刀,他们不会在意传言的真假,只在乎是否有趣,想要澄清,谈何容易,更何况世人对女人却是多有苛刻。
姜父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传言传出来容易,澄清太难了。
“爹,要不我亲自上门去……”姜华想要了谈判这条路,没有谈不下的东西,只有砸不够的钱。
反正他有的是钱,只要李成国能出面澄清,他不在乎花多少。
“没用的……”姜父叹了一口气,“就算知道是他做的又能如何?李成国这个人城府太深且极为看重面子,让他澄清无异于自毁名声,他不可能这么做的。”
当年陈知南落了李成国的面子,那日的比拼便是李成国的回击,这个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比钱财都重要。
姜晚看着一脸愁绪的姜父和姜华,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或许没那么严重吧,只是一个传言,谁又有证据呢?”
嘴长在别人的身上,你管不了别人的嘴,那只能安定好自己。
姜华叹了一口气,“小晚,这样的传言放在哥哥身上或许没什么,但放你身上就没那么轻松了。”
放在男子身上不过一句风流肆意,放在女子身上或许会成为灭顶之灾。姜华做生意见到了很多被谣言逼死的人,谁又能为他们讨回公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