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临城疫病六(2 / 2)
"不劳烦王爷惦记了。"白西凤不再接话,低头查看病人情况。
"白兄即唤作神医,本王担心的确多余。”苏妙一摸清了他的性子,也不再强求,“本王先行离开,在别处等你的好消息。”
一时半晌,三尺深的铁锅支起来,
白西凤趁人不备,催动内力,鲜血顺着未愈合的伤口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注入锅内,眼见他粉红的嘴唇渐渐失去颜色。
接着,白西凤的心口忽地剧痛,天生泛红的眼角殷红如血,耳朵轰鸣作响,视线逐渐模糊,可能是失血过多导致毒发。
白西凤晃了晃脑袋,从里衣撕下一块白条,将伤口缠住。盘膝而坐,运功疗伤。
苏妙一带着随从巡视安济坊四周,走到半路,自己掉头折返。
远远地瞧见白西凤坐在一边,指挥那群小兵盛水喂药,手上的白色布条格外扎眼。
苏妙一竟尔不忍去打扰这个画面。
这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王爷从哪里认识的良才,化解了我北厉劫难,可否给下官引荐一下。”
苏妙一晃着锦扇,侧眸,“白神医清俊孤傲,本王的脸小,梁太医嘛,更小。”
太医院判梁宪押送最后一批药材,刚到临城,便听说齐太医吃瘪。
早在京都,太医院拿出所有治疗肠澼的方子,可无济于事,他就怀疑此病蹊跷,当时齐太医把他骂了一顿。
如今,院史大人亲自给一个神医打下手,梁宪心里痛快,迫不及待地想将人纳为己用。
他憨笑两声,不以为然,“王爷的头发丝比下官的腰还粗,跟在您身边,下官自然有机会搭上白神医。”
苏妙一笑而不语,没接话。
晚些起风了,雨没跟着掉下来。
临城四周环山,空气湿润,赤影带着众影卫钻进去,寻了好久,才收集到五麻袋狗尿苔。
只见安济坊的空地上,支起深五口四尺半,宽六尺的圆锅,将狗尿苔与药材混合分别倒进去熬煮,旁边立着高凳,一人站在上面,用手臂粗的树干不停搅拌。
药香四溢,如雪后的露白松树一样清洌,任谁经过,都不约而同驻足,吸上一口。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白西凤依据判断,大手一挥,“开锅。”
掀开盖的瞬间,烟雾缭绕,众人纷纷围拢过去,凡出现症状者,均分得一碗,剩下的全部给病寮送去。
"好苦,咳咳咳咳..."有人连续喝了几口,霍的,喉咙涌出腥咸的液体,猛地咳嗽几声,吐出了一口黑血,身子爽利许多。
沈青从齐太医那要来一副银针,一直跟在白西凤屁股后面。
但凡有病患出现紧急状况,白西凤总能一针解决。
这会子,梁宪早已不在苏妙一身边,他悄悄缀在那一男一女旁边,看着白西凤下针的手法,眼里全是钦佩。
“齐太医晕倒了!”
白西凤直接扒开他的眼皮,叹息道,“喂他喝汤药。”
“这里有人晕倒了!”
“这里也有。”
......
白西凤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抬眼远眺,夕阳泣染如血,气焰嚣张,仿佛要迸发出身的力量,将这万恶浊世冲刷。
疳蛊不食生命力顽强,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健康的宿体,如此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必须尽快切断所有传播路径。
《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断瘟疫病,令各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
听了他的想法,苏妙一疑惑道:“哦,此法针对疫病有疗效,他们不是中毒吗?”
白西凤正欲张口,旁边冒出来的梁宪抢先一步回答,“患有肠澼的病人排出的粪便暴露在空气中,污染了身边的水、食物,甚至是器具用品,只要有人接触到这些东西,就会染病,疳蛊不食亦如此。”
说完,还自嘲道,“神医面前耍大刀,本官献丑了。”
梁宪看着格外儒雅,声音给人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白西凤轻轻颔首,“疳蛊一旦接触艾草的气味,会停止生长,慢慢腐化。”
随即笑着拱手道,“在下白西凤。”
“太医院判梁宪。”
二人你来我往,交换医者心得。
苏妙一被晾在一边,整个人显得无聊透顶,他拿着扇子,强行打断,"白兄刚才并未讲完吧,嗯?"
梁宪瞅他似笑非笑,顿感不妙,借故溜走。
望着他的背影,白西凤挠一挠鼻梁,施然道,“烧。”
“烧什么?”
“临城!”
占用黑夜前最后一缕白光,艾草点燃在临城的各个角落,那升起的浓浓白烟发了疯似的,随风四处乱窜,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切,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扑救,他们打开门窗,静静地找个位置坐下,享受浓烟散去后的药草香。
忙活了一整天,白西凤体力不支,随便吃点东西,躺在提前安排好的厢房里,阖上双眼。
睡梦中,他的眉头皱成一团,耳畔爆发出刺耳的嘲笑声,“扑哧”一声,利器刺透血肉,黏稠而温热的液体喷溅在脸上。
白西凤想睁开双眼,眼皮却异常沉重,被一股莫名的哀伤强行压下。
恍惚间,他只捕捉到一张似曾相识的妇人脸,心头一阵酸楚。
醒过来时,眼角挂着泪花,久久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