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就是我们要的(2 / 2)
无论是改装、采办还是自行研制,都要利用技术体系结构来加以保障,以确保构建一个系统时,从全面到局部都能满足一整套特定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因此,目前首先要开展对我军数字化部队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为数字化装备系统的设计、开发、采办和改造提供有指导作用的定义、标准和协议的框架。
根据数字化部队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数字化装备应用环境的严酷性、流动性,在进行数字化装备系统的设计、开发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设计原则:
应面向指挥控制功能这是由数字化部队的内涵决定的。未来的数字化部队是由一体化的C4I系统“合成”在一起的联合部队,无论是各级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还是各种数字化武器作战平台系统或数字化单兵系统,本质上都是一个C4I系统,只是系统的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功能侧重点和指挥控制的对象、范围不尽相同。因此,各种数字化装备系统的设计开发都必须面向增强指战员的战场态势感知、辅助决策、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等能力,以减轻指战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部队综合作战能力为重点,进行适当的硬件综合和软件设计。
应着眼于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各种数字化装备系统,包括指挥所、武器平台和单兵系统,为了支持信息收集、传输、处理、显示和决策指挥等自动化指挥控制功能,都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这就要求从复杂到简单的装备系统基本上都是智能化系统,包括嵌入计算机和战场数据库等,而且要求嵌入的计算机既要体积小,又要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应把互通、互操作放在首位这是将数字化部队中各种武器装备系统互联成一体化C4I数字化网所必需的。确保互通性、互操作性的实质就是在系统级、分系统级、设备级、模块级和硬件、软件等各个层次、层面的设计中都要严格遵守技术体系结构和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结构所规定的定义、标准、协议和规范。
要进行可靠性、可容错性设计这是由数字化装备战争应用的重要性和应用环境的严酷性所决定的。这种特殊的战争应用环境要求系统的通信环境要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抗摧毁、抗干扰、抗截取、抗破密,要采用多路由、多频段、多媒体、多平台、机动性、冗余度等措施;要求计算机环境在不稳定通信环境和不完整信息流下仍能履行端对端的通信协议,即使在计算机环境受到损伤或“黑客”攻击时,仍能及时复制、更新和保存数据,并能有效运用和处理业务,为应用提供透明的必须的处理资源。各类数字化装备系统应尽量做到多平台通用化,多功能一体化,系统结构标准化、模块化例如,针对各级、各类指挥所,可设计通用化的C4I系统,将多种相应功能集于一身,通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系统结构,使之可灵活组合和扩充、压缩,适应不同指挥所平台的需要。同样,数字化武器平台系统和数字化单兵系统通过采用这“三化”设计原则,也分别可适用坦克、飞机、舰艇等多种作战平台和步兵、装甲兵、飞行员、侦察兵、特种兵等不同单兵的需要。这样,有利于规范系统设计,简化总设计量,提高设计效率,缩短数字化装备体系建设周期,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武器装备系统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保障性。
而上面的这些,我的那家‘阿凡达’无人机研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估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不错的成果。而且,根据我们国内的情况,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军用无人机和现有的军用通讯网络相结合的应用上,从而达到快速装备,快速应用,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对数字化作战体系的研究,请各位领导指正。”随着维大力的话音落地,会议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我们要的东西”阿地里·霍奇森中将坚定而激动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