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2章 人家不是因色选人(1 / 2)
和平年代要移风易俗,只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完全没机会做到那种开天辟地似的改变。
时移世易呀,多年过去,已经没有那个年代的天时地利人和了。
还好齐公子胸襟博大,不在乎江大老板的冒犯:“江总说的对。”
“我在这里已经任职几年了,那些移风易俗的事情想做,却难如登天。”
实在是太难了!对那些老百姓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传承祖宗十八代的习惯。
诸如很多乡规民俗,想要彻底扭转那些习俗,付出的不只是时间和金钱。
“我们的确在教育方面做了一部分事情,但是由于资金匮乏,很多事情都半途而废。”
“六幺八集团能来这边投资,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住。”
后面这句话却是向唐一笑说的,毕竟六幺八集团来这边,是需要地方支持的。
按理说应该是另一位,但是那位没在,确切的说,是没进入圈子。
这个圈子,不只是四九城的圈子,更是李梦娇攒起来的圈子。
说白了,是未来李浩的圈子,能迈进来的不是一般人。
能被李梦娇选中的,确切的说,能被李大人默许进入圈子的。
还真不是一般人,最少眼前这几位,算是初步进入李家的圈子了。
唐一笑连连点头笑道:“齐枢记说的对,职业教育在这边始,终是被边缘化的。”
“从生源开始,就已经注定,职业教育沦为陪衬了,更不要说教师资源了。”
唐副枢记还是用了心的,她所说的,恰恰是国内职业教育的普遍现象。
这个年代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首先就是中考筛选下来的,连高中都考不上的。
过去二十年,乡镇初中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考中专,因为毕业有工作。
二等的生源选择上高中,最后那些浑浑噩噩的少年,才会不得不去职业学校。
“但是刚刚听了江总和李总的介绍,让我们重新对职业教育有了信心,它不应该是边缘化的。”
“恰恰相反,应该是贫困地区改变贫困面貌的杀手锏,非常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建设。”
有如此清晰的认知最好不过,怕就怕地方不识货,不懂该项目的好处。
毕竟职业教育项目存在的意义,并非什么人都能认识上去的。
否则也不至于,这么久,职业教育学校,在各地的名声都不够好。
没错改变风评难度的确很大,但是,只要官方想做,逆转风评并非不可能。
如今第三人改变了认知,齐斐看一下了墨娇:“墨娇同志,你怎么看?”
这就是格局了!说起来墨娇刚到,还没有正式上任,小齐枢记已经开始面试了。
可不就是在面试么?面试墨娇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未来是要主持职业教育项目的,如果没有足够明确的认识,估计小齐枢记就要考虑换人了。
墨娇认真的回答:“我跟周彤同志之前探索了一下,我们认为之所以职业教育被边缘化,首先生源参差不齐被社会上所排斥。”
“生源的家属本身都排斥,其次职业教育学校的氛围,远远不及高校,甚至是不如正规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