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 民俗是要传承的(1 / 2)
正是!江启鸣说:“大家都是移民,一路走来互相帮扶。”
“才能活着!很难想像,千里跋涉来到东北。”
还真是,孟黑子说:“我岳父一家,刚来就是借住我家地窨子,”
“从我家借了五斗米活下来的,转年借了种子种地!”
没想到,岳红父辈跟孟家,还有这样的故事。
鲁倩倩眼睛亮了:“所以孟爸和红姐,也是青梅竹马咯?”
哈哈!老孟大笑点头:“我是被逼的呀!”
啊?大家都惊呆了,老爷子说笑话么?
江启鸣忽然说:“张楠的功夫,不像是猎户的!”
嘿嘿!孟黑子道:“岳红祖上是武术世家,我打不过她,才娶了她啊!”
哈哈哈!所有人都爆笑,老爷子真是太逗了。
娓娓道来最后一个包袱抛出,简直像是在说单口相声。
程晓丹轻叹一声:“都说东北人喜欢自嘲,还是心胸不凡!”
的确如此,李梦娇笑眯眯看向江启鸣。
在女公子的心目中,江某人说自己。
情商智商双低,应该是自嘲,而非自我认知。
其实李梦娇真的想多了,小江同志就是凡人一枚。
更是俗人一枚,没啥本事,就是有金手指。
否则前世今生都是如此,不会有今时今日的成就!
江启鸣继续:“所以没有前人的包容和帮助,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嘿!程晓丹看着漫天雪花:“难以想象!”
“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没有人帮扶,绝对活不下去!”
的确是,动辄零下三四十度低温,怎么活?
这里不是岭南省,住在公园桥洞山林都能生存。
在这高寒地带,睡觉前好好的,一夜过后全家都硬了!
江总点点头:“所以说,敢为人先闯关东的先人。”
“几乎最完美承载了,华夏民族的包容心,和大气的性格。”
尽管不服气,却也不能不承认,东北人不计较。
“如果没有历史上那种包容的性格,中华民族走不到今天。”
尽管感觉江启鸣在吹嘘,但是不得不承认。
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没有包容就没有民族融合。
也许还是二里头那嘎达,一个小小的部落。
而不是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全新的人群!
小江总正色道:“回顾五千年历史,每一个强大的朝代。”
“都是兼收并蓄包容的,从先秦到汉唐,无不如是!”
忽然发现,江大老板居然有哲人的潜质呢。
不过人家说的似乎没错,排外自成一统的朝代。
在历史上微不足道,没有留下辉煌的印记。
李梦娇笑了:“据说新生农场当年,也是有很多的风俗习惯。”
江启鸣点点头:“的确是,我小的时候,老改队的日子很好过。”
“不好过的是像我家这样单职工,同时还一堆孩子的。”
那时候真的很苦,记忆最深,就是呼土豆烧土豆。
以至于长大以后的江启鸣,不愿意吃土豆。
“那时候就把细粮拿出去跟农民换粗粮,当年农民没有水田。”
“新生农场却已经,有很大面积都旱改水了。”
当时城里凭证供应,大米一个月一个人只有二斤。
白面八斤,但是在新生农场,大米和白面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