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还一窝一窝的生(1 / 2)
江启鸣笑道:“如果各位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刚好有机会调整一下。”
还要感谢肖文海,否则小江同志,没机会说。
有老肖的话,江启鸣也就直奔主题。
“谁想离开我帮他运作一下,机会就有这一次,想去的就把握。”
啥情况?尽管想过,江启鸣招集大家同学会。
可能会有一点炫耀的成色在里面,也有可能是出于什么目的。
但是他如此直白,如此开门见山的说出来。
兄弟姐妹们还是愣住了,居然帮大家调动工作!
“喜欢在劳改队的也别勉强,走出去固然是海阔天空。”
“也各种事情纷至沓来,远没有在劳改队那么清闲自在。”
这个还不用提醒,大家也都不是孩子了。
曹宝林比江启鸣还大三岁呢,其他人也都跟江启鸣年龄相仿。
甚至比他还要大一点,何况人家在体制内过了这么久。
智商和情商磨练的早就超越了江启鸣,他如此说。
大家如果还不知道把握机会的话,那也就永远走不出劳改队了。
问题是权衡利弊啊,太突然了,别人都在沉默的时候。
林辉大咧咧的一挥手:“老江啊,离开说来容易!”
“可不是单纯安排一个人,你嫂子也需要安排。”
这话没毛病,在劳改队的兄弟们,都是双职工呢。
如果离开之后,变成一个人上班赚钱。
生活质量必然下降,和赚多少关系不大啊。
享受劳改队安定生活的,肯定不在乎钱多钱少。
够生活就好,但是一个人突然失业,或者突然两地分居!
麻烦大了:“没准将来你侄子还需要你安排,可不是这一锤子买卖。”
在各位兄弟中,林辉挺特别的一个。
他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老干部,他在家里也是老疙瘩。
有点没心没肺的性格,其实江启鸣在家的时候。
跟他挺合得来的,江某人情商低,林辉却是不计较。
无疑是最好的兄弟!江总一笑:“没有问题!”
“没准将来咱侄子的婚事,我都帮他办了,多大个事儿。”
在别人眼中,子女的婚事很沉重。
各种花费要命了,但是对江某人来说不是个事儿。.CoM
就冲当年兄弟们的烟酒,小江同志就要万倍回报啊。
在家里放牛那年,兄弟们经常找江老嘎达喝酒。
甚至还劝他重读再考,结果江老爷子给否了。
林辉一呆:“江老嘎达,你说真的啊?”
“如果要说真的,我就得认真考虑考虑了。”
敢情之前的话走不走心啊,江启鸣笑了。
他很了解林辉,拿起茶壶给他倒上。
说起来,工夫茶还是跟岳母大人学的呢。
其实顶多依样画葫芦,还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幸好兄弟们不懂,任凭他假模假式的忽悠。
“我们两口子还是喜欢东北的气候,东北范围内你随便折腾。”
“什么单位你看着办,这事我就能定,你嫂子绝对听我的。”
兄弟们有一个起码的认知,江启鸣不会坑自己。
只要是调动,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这一点,是多年兄弟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
江启鸣笑了笑:“那就松港市呗,距离还近,或者来京城也行。”
“大姐不是在近卫市吗?这样和大姐他们来往也方便一些。”
跟松港市那些同学不一样,劳改队的同学才是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