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你不对劲 > 第 35 章(就是有点馋...)

第 35 章(就是有点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门口这样商议好后, 俩人回去收拾一下,一块去了镇上的集市。

像是这种热闹喧腾的户外集市,有一种蒸腾生动的烟火气, 和村子里的宁静截然不同,是另外一种他所不常接触到的生活状态。

秦晃对镇上集市的印象, 还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中。而十年过去,他重新来到这里,这儿好像跟以前没什么变化。

依然是石砖垒砌的柜台, 琳琅满目的商品, 摩肩接踵的人群,还有挺拔茂密得遮着这片集市的树林。

集市像是一幅生动的画, 有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吵闹, 有刚出锅的馄饨冒出的腾腾热气, 有来回跑动的孩童,另外还有卖零食卖玩具的商贩们的吆喝。

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 人的感官都一并被调动, 变得热闹生动起来。

江游今天主要的任务是带秦晃来集市上玩儿。而既然来都来了,外婆也另外交代了几件事让他帮忙办。

村子里吃喝不缺, 但生活用品需要买, 除此之外,外婆还交代江游去布料摊那里帮她取两块布。

早就多年不在城市流通的的确良布料, 在夏日的集市上仍然是紧俏货。像是村子里的人们,夏天多是自己裁些布料, 然后做一些短衫短裤穿。

的确良的短衫短裤布料透气凉快, 短衫短裤的制作也不复杂, 并且穿起来简单方便,合适干活。所以每年夏天, 江游的母亲都会让外婆给做那么几套。

而外婆向来是不偏袒的,给大女儿做了,其他三个女儿也会做。除了女儿,外孙外孙女的也会一并做。江游小时候经常穿的短衫短裤,棉衣棉裤,都是外婆做的。只是现在大了,不怎么穿了,外婆也就不怎么替他做了。

两人到了布料摊,江游报了外婆的名字,布料摊老板把布料给了他。江游付了钱,布料摊老板接过来一边给他找钱,一边跟他寒暄。

“哦哟,你看看才几天的时间呀,xx家的外孙都长这么大了。你小时候跟你外婆过来,我们还说这么小的小豆丁,得长多少年才能替外婆打酱油哦。你看,这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都能帮外婆赶集拿布了。”

布料摊老板笑盈盈说着,一旁布料摊的老板娘笑了起来,说:“我们都老了,别说小孩儿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话题就聊到这如梭的岁月上去了。江游听着他们交谈,偶尔会应和两句。

而长大,也确实不过是大人眼中一眨眼的功夫。

一眨眼的功夫,小孩儿长大,视野开阔。以前怎么也跑不到头的集市,现在站在树下,就能一眼望到了头。

在和布料摊老板闲聊着的功夫,老板找完了零钱给了江游。江游道谢接过,这边又有新的客人过来,老板也去招呼客人忙碌去了。

江游拿了零钱装好,和秦晃离开布料摊。两人离开布料摊后,走到了集市中间,找了个稍微人少的地方站住。

站住后,江游看向秦晃,问道:“你想买点什么?”

其实秦晃今天过来,完全也就是来感受或者回忆一下,倒是没什么目的,更是没什么要买的东西。

江游这么问完后,秦晃抬头扫了一眼集市,小时候觉得琳琅满目,不过是因为这儿玩具多,好吃的多。但是长到现在十七八岁,对玩具是没什么兴趣了,倒是吃的可以买点。

秦晃说的年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种年糕,更像是甑糕。就是用糯米,红豆,红枣蒸成一大块,然后放在一块平板上,用自行车后座驮着。有人买的话,就在上面割一块。

这是这边集市上比较传统古老的小吃了。基本上每次赶集都会有人来卖。江游小时候,这种年糕还只是普通的糯米红豆之类的。现在已经变化到,会用玉米面和蜜枣了。

新鲜的米和玉米面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带着粮食的清香,另外热气腾腾,咬一口又糯又弹牙,这是一种永远不会忘记的味道。

秦晃十年前来赶集的时候,是跟着江游外婆过来的。江游的外婆割了两块,给了两个小孩儿。小孩儿举着年糕边吃边跑,游走在人群中,那种香糯甜蜜的味道,秦晃现在还记得。

秦晃在问了这么一句后,原本看着集市的江游回过了头来。他回头看了秦晃一眼,像是想告诉秦晃,其实除了年糕还有别的吃的。但是看到秦晃后,江游想了想,他其实也未必就觉得年糕好吃。现在过来赶集,不就是图个新鲜和回忆。

想到这里,江游回过头去,在集市上找了找。没找多久,就听到有人吆喝“年糕”的声音,江游循着声音看过去,看到了卖年糕的大爷,和秦晃说了一声后,俩人一块去了卖年糕的大爷那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