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1 / 2)
凌统打量过去,目光低压,刻意营造出一种悚然不善的吓唬:又回来救你的李先生了?
小屁孩战战兢兢看他一眼,却是小步跑到李隐舟身边,藏在他身躯前,献宝似的捧起竹篮,巴巴道:先生,这是阿娘做好的祛寒娇耳,阿翁让我给您也端一盘来。
祛寒娇耳?
凌统有趣地挑起眼:祛寒娇耳是什么?
小屁孩自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李隐舟接过那竹篮,揭开盖子,便觉一阵扑鼻温香袭上脸来,不觉含笑:师傅行至此处时,路遇穷苦困顿的人家,曾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熬成一种祛寒娇耳汤,汤可为药,剩下的药渣也是食材,包进面里便能当一餐饭。因面中包着食材像耳朵,才取了祛寒娇耳汤的名号。
他顿了一顿,声音在飘渺不定的雾气中越发轻低:后来师傅驾鹤西去,这里的百姓便都在冬至节包娇耳,纪念他曾经施下的恩惠。
能想出药食同用的办法,真不愧是张机,也唯有那样仁善的心,才能处处为穷苦的百信考虑周全。
凌统那散漫不羁的笑容淡去,目光低垂,不知落在何处。
片刻,才笑了一声:他老人家是好人,百姓不会忘记他的。
不会的,李隐舟比任何人都清楚。
娇耳便是后世的饺子。
或许后世不会记得这种日常的食物的来历,不会知道背后辛酸又温暖的故事,但他们依然会记得曾有个踽踽独行的老人,在这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悬壶而行。
他也渐渐地明白,短暂的生命并不会随着消逝而消失,那些曾照亮一角的辉光,终将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代代相传,循循不灭。
和李隐舟一同吃完了一顿特殊的娇耳餐,凌统终于起身告辞。
他远望而笑:魏帝滋扰不休,都督也够辛苦了,我总该帮他分担些。
战火只是暂且休止,小范围的摩擦依然不停出现,只要有人侵.犯故土,他们这些将士便要毫不犹豫提枪上阵。
李隐舟知道他的责任所在,并不强留,只送他出门。
凌统刚要举步,袖尖沉沉一坠,像是被谁拉住了。
低头一瞧,却是刚才那顽劣的孩子,睁着圆滚滚的眼珠子看着他,有些怯生生的期待含在眼中。
片刻,才鼓起勇气道:收我做弟子吧!将军!
凌统:啊?
小屁孩双眼放光,万分向往:我也想像你一样,做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威风凛凛啊凌统笑了笑,却未直接走人,反有趣地看向他:可军营很苦,当兵很难,当将军就更辛苦了。
小屁孩想也不想地:苦就苦,男子汉大丈夫就该保家卫国!等我长大以后就可以当魏国的将军了!
凌统笑意更深:你是魏人,我是吴人,你更不该拜我为师了。
小孩被噎了一下,旋即一拍脑袋,仰头脆生生道:我听说战国时的商鞅也是卫国人,可是他最后为秦国施展才能,可见一个人的出身和前途未必相关。更何况从你们吴人身上学到本事,我才能对付你们吴人啊!
年纪不大,倒挺能说会道,是读过几本书的。
只可惜到底是孩提心思,半点不加遮掩,也未曾真正懂得两国之间的纷争意味着什么。
凌统垂下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并不直接回绝,只轻道:我倒希望,等你长大,不必再上阵杀敌。
年幼的孩子懵懵懂懂地仰头看他,不懂这话的深意,只以为自己被委婉拒绝,伤心地抽噎起来。
他哭得伤心,凌统却笑得阔达,片刻,才拍拍他抽动的小肩膀,严肃了神情:要想保家卫国,头一件事就是不许哭,知道吗?
那孩子眼睛用力一眨,努力遏制住抽噎的胸脯,极认真地点点头:我,我不哭,嗝。
好了。凌统抽回手,笑着对他扬了扬,阔步走进漫天的飞雪中,边行边道,有缘再会。
此时日落,霞光万丈,千山影重,万里雪落。
李隐舟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见那坚.朗的背影踏着积雪愈行愈远,在流转的霞光中显得格外深长。
他便也收回目光,只浅淡而笑,对着那飞雪后的远方,无声道:再会。
第159章 番外
我瞧见了, 是个大老鼠!
少主可不得胡说,那是五谷神。
神仙怎么会咬人呢?
这
五岁的陆延牵在老奴手中,乖乖正正立在孙尚香的医馆前头, 仰脸追问见多识广的大人, 反把人问噎住了。
祖祖辈辈流下来的传说, 一个半字不识的老骨头又问谁去?
陆延虽年幼,读过的书也有半个自己高的一厚摞,圣人贤士成日念叨着礼仪仁义, 可谁也没告诉过他老鼠算哪门子高士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