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凤舞九重天[综武侠] > 第59章

第59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秀宜明白。师尊放心。

李秀宜、裴修安姐弟来历自有一番蹊跷古怪处, 其生母都是心知肚明的。

虽李渊、裴寂仿佛也没有追究的意思,

那两位阴癸派红阿姑系的弟子在教导俩娃娃的时候却十分谨慎。

待得被双九做主送到宋阀来,

或许因着双九悬崖大撒手的阴影,

又或许是宋师道竟真跑傅君婥坟前结庐而居的刺激,

宋家山城自宋缺以下, 待俩娃娃自然极好, 却也都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是以李秀宜、裴修安姐弟二人, 别看还不到七生日, 就已经很有一股子舍我其谁的觉悟。

一股子阿父阿爹挖的坑、亲表叔加扔的炮仗、亲哥傻里傻气错过的时机

如此造下的烂摊子,自该我收拾的舍我其谁。

更难得机敏通透,

都不用宋缺特意分析,

只凭往日宋缺没特意避着他们处理的事务、草拟的计划,

姐弟二人就能看出李秀宜出来填坑,远比裴修安合适。

不只因为李秀宜冠了李姓,能更直观地叫天下人知道她背后站着李阀,

更因为李秀宜是女子。

在梦想之国的蓝图中, 平权是最关键的音符之一。

由李秀宜受禅登基,

比什么让女户以不同劳役类型、而同等价值方式服役纳税的方式、争取与寻常户籍一般权利待遇的法律,

都更能让万民体会男女平权的含义。

因小姐弟俩私下早有商榷, 此时李秀宜面对宋缺,言语便十分条理。

宋缺才起了个话头,

小姐弟俩就从他们二人身负如今南北两大门阀势力的现况,一路说到李秀宜身为女子在这微妙时势下的好处。

李秀宜说一句帝制终不可永,然亦不宜轻言废弃。自秀宜起,恐传不止二三代,

裴修安就补一句前面两三代还是尽量叫女子继位好些,也不一定要是姐姐给我生的外甥女儿,其他兄姐,或者玉致姐姐的孩儿,甚至其他合适的女儿都好正巧在废帝制前,先来一出恢复禅让制;

裴修安提一句既然受禅登基,也将禅位而退,就该有个期限,总不能官员都能致仕,皇帝就活该忙碌一辈子,

李秀宁就赶紧小鸡啄米如师尊这般担着个侯爵,不听调也不听宣的,不也为了华夏民族忙活着嘛?我就是退位也一定不叫师尊独自忙碌的

这姐弟俩不是一母同胞,却胜似一母同胞。

一搭一唱别提多默契了。

或许有些言论仍是太过稚嫩,

有些小心思也太过浅显,

却也果然不愧是能率先提出梦想之国者的血脉,也不枉费他宋缺一番教导。

宋缺听着,不时含笑点头,不时沉默不语。

不管怎样的回应,都远比当日教导自家儿女时更多几番耐心。

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仍笑看李秀宜跳坑。

元宵灯好时,朝廷也诏告天下。

新帝花落李家。

李家幺女。

李秀宜。

李阀力压宋阀,夺得皇位,倒也不算十分稀奇。

虽说南北两大门阀实力差相仿佛,李阀到底是隋帝表亲,在这种非武力促使、纯粹皇帝一拍脑门抽风的皇朝更迭之中,占了优势也不稀奇。

北人固然得意洋洋,南人却也很能找个理由自圆其说。

然而纵是李阀,李阀现任阀主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便是李阀阀主自己不愿受禅,他也有一母同胞兄弟二人,皆已及冠成年。

为何偏要挑那么一个小娃娃?

一个不足七生日的小娃娃。

一个不足七生日的小女娃娃。

诏书一下,天下再度哗然。

这反应早在宋缺等人的预料之中。

然而谁都没有急着应对。

任由流言发酵。

李阀亦缄默。

看来双九以自我放逐为名的撒手大法,着实招惹众怒了。

连李建成李世民那么一对对亲爹又敬又畏的难兄难弟,都默契地配合宋缺等人计划,想要逼他俩现身。

然而左等右等,就是没有动静。

眼瞅着二月二已至。

双九依然没有踪迹。

莫非真是远遁中原?

宋缺的磨刀堂刀气四溢。

石之轩化名的裴矩俯首丹陛之下,着实意动,

耐心黄粱大梦根本不需要宫九在场,

石之轩也只得默默叹了口气,

努力做出恭敬模样。

因为杨阿摩死活赖在江南,受禅仪式少了一方主角,李秀宁索性提出精简仪式:

朕登九五,不过上告天地,下慰黎民,心诚、力行即可。

总不至于少了那么些繁冗礼节,诸卿就不认朕这皇帝了吧?

小小一个女娃娃,连专门定制的一身龙凤齐飞、日月同耀的冕服都撑不太起来,

然而却能于未登丹陛之时,就先给了朝中上下一个下马威。

瞬间就叫人理解,为何李阀当代阀主弟妹不缺、儿女皆全,却偏偏是她登基了。

更叫朝野震动的是,这位女皇陛下登基之后下的第一道圣旨。竟是迁都。

迁都云州。

云州在哪呢?

这么说吧,云州在几年前还是突厥的地盘,

也就是魔门八大高手之一的魔相宗赵德言虽说贵为东突厥军师、极得颉利可汗看重,却也逃不过宫九的一场黄粱大梦,

又突厥第一高手、当今天下三大武学大宗师之一的武尊毕玄也很是在双九手下吃了大亏,

东突厥无奈收缩势力之下,原附骥于突厥的原隋朝将领梁师都、刘武周等亦是难以支撑,

那一片才又被收归华夏。

如今杨阿摩退位,中原竟推了个小姑娘登基,原本龟缩的突厥等番邦胡族也多少有些蠢蠢欲动。

好在突厥到底不知道赵德言身中黄粱大梦,又被百家复苏的前景勾得对梦想之国十分向往,如今颉利可汗仍将其倚作臂膀,另阴癸派、补天道、灭情道等也在诸胡各有布置,

别看这魔门好几百年都没能重归社会主流,反而沦落到和区区一个慈航静斋较劲的地步,然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摩门中人要是搞起事来,连闻采婷一系那样政治手段颇叫人无语的,都能搞得双九焦头烂额、憋气胸闷。

石之轩化名的裴矩,更是曾以一己之力,搅和得西域腥风血雨,叫突厥分裂、吐浑战乱的凶人,

便是如今石之轩心灵破绽未愈,行事偶失章法,一样是搞事的祖宗。

有这么些人求同存异、共同努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