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师父他养了别的徒弟 > 第39章

第39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全师兄见状,便再行一礼,领着常师弟出来。等到出了宝号大门,常师弟才道:这位亓师叔与我原先想的大不一样他一时也不知如何评判,斟酌了一刻,倒是个、是个妙人。

全师兄叹道:亓师叔心性纯稚,神思明澈,有这样一颗通透道心,怪不得小小年纪就有这样高深的修为,我辈实在大有不如。

常师弟为之默然。

且不提亓官在望仙楼如何,另一边,姜城而来的王长史也命人抬着重礼,也逐一敲开了王都重臣的府门,只是这一份重礼却并不好送出去。

掌管国库钱粮的户部李尚书只管同他打官腔,道是国库吃紧,又要修浚河道,又要整理边备,某某地不巧地龙翻身,又某某地遭了蝗灾,总之各处都要用钱,各处都周转不开。

李尚书叹息道:姜城主与陛下一母同胞,金尊玉贵,本官如何敢怠慢,实在是国库空虚,拨不出钱粮,便是有心为姜城解忧,也是有心无力。还望王长史回转后实情禀告,想来姜城主也能体谅朝廷的难处。

任凭王长史费尽口舌,他也不肯应承。

王长史无奈,最后只得道:下官此番入京,实际上还有一件要事。他从袖袋里抽出一份文书,双手呈递于李尚书。

李尚书接过来一看,神色微有变化,看了王长史一眼:长史的意思,姜城主要将仙人造的法箭献给陛下?

王长史颔首:不错。他叹了一声,而今妖患日益严重,又有多少城池同姜城一般,饱受妖物侵害之苦。城主不忍此等惨象一再发生,特地请仙师造出了能对付妖兽的利器,不敢擅自珍藏,有意将此等宝物献给陛下。

李尚书手里拿着那一份文书,脸上似笑非笑:此物固然坚利非常,不过,恐怕造价不菲罢?

床弩向来是克敌制胜的军国利器,再添上法箭这样的仙人手段,哪怕是不识一文的乞丐都明白这是宝物,不过李尚书掌管国库钱粮调支,首先想的便是造价问题。

高昂的造价就意味着大笔银钱的支出,若是只造百十来支能射杀妖兽的法箭,以国库的财力自然负担得起,不过,百十来支法箭分到边城,每一座边城便只有一两支,实在难以成事;若是多造一些,边城将士固然欣悦,然而计算起来,耗费的银钱便是一个天文数字,李尚书家中又没有长着摇钱树,要从何处腾挪出来这许多的银两?

再则,当今的陛下也是有些野望的,若是见了这样的利器,恐怕会有征伐天下、穷兵黩武之念,反倒于国朝不利。

更何况

李尚书道:姜城主不忍百姓受妖兽侵害,有怜民爱民之心,诚为可嘉。不过,他话音一转,以本官之见,既有仙师镇守各个城池,庇佑百姓康宁,这样的靡费实无必要。

王长史欲要辩解:李尚书然而刚刚开了个头便被打断。

王长史!李尚书提高了声音,严厉地道:这法箭再是厉害,能厉害得过仙家法术么?仙人一举手一投足就能灭杀数十乃至数百头妖兽,这法箭射出可能杀灭两头妖兽?!

第79章 要问师父

王长史张口欲言,然而李尚书并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紧跟着道:如今各个城池都有仙师镇守,妖患并无可虑之处,姜城主既为一城父母,本当安抚民心,鼓励生息,而今置抚民本职于不顾,却费尽心机造什么杀妖利器,甚至连府库都被耗空,连抚恤百姓、修整城墙的银钱都要向朝廷讨要

李尚书冷笑一声:王长史,本官恐怕要提醒你一句,姜城虽为姜蕴封地,但姜城治下仍旧是颍国臣民,倘若姜城主一意孤行,使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说不得,陛下一时震怒,姜城今后的主人会是谁就未可知了。

王长史闻言面色微变。他沉默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李尚书既然不愿意拨给钱粮,下官亦无他法可想。说罢便即起身告辞。

李尚书也站起来相送,又道:姜城主毕竟一介女流,不擅政事也不足为奇,只她是一城父母,手底下掌着数万百姓的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尔既为长史,若见她有行差踏错之事,便当有谏言之责。他拍了拍王长史的肩膀,意味深长,姜城主不擅政务,王长史身具大才,更该主动分忧才是,也免得辜负了朝廷的一番苦心栽培。

王长史眼神微微闪烁,片刻后,才道:李尚书的提点,下官铭记在心。

李尚书微微笑着,送他离去。

亓官回到经凡院时,计峮似乎已经等候多时了。

亓官看了看面前的一桌子菜,微微睁大眼睛,面上的惊叹之色一览无遗。计峮见状便忍不住笑,微末技艺,让师叔祖见笑了。

亓官刚拿起筷子,闻言又抬起头,有些疑惑:不是师叔么?他并不在乎称呼,不过听人叫师叔叫得多了,这还是头一回听见有人叫他师叔祖,颇是新奇。

计峮垂目而笑:灵溪山小辈,觍颜叫一声师叔祖已是高攀了,不敢与各派师长同辈论交。

亓官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也并没有深究,提起筷子就开始大快朵颐。他自己吃得香,也不忘给云虺喂肉骨头,计峮倒不怎么动筷子,大多数时候都是笑着,瞧着坐在对面、举止亲密自然的一人一虺。

一顿饭罢,计峮方向亓官辞行。

亓官看着她,问:你要走了?

计峮点了点头,道:晚辈已经结束了镇守之期,回转山门时途经王都,因为听说王都繁华,所以稍作停留,如今已见识过王都繁华,自当归去。此一回分别,不知何日能再同师叔祖相见,晚辈囊中羞涩,身边又别无他物,只好置了一席酒菜,聊表心意。

亓官望着她,没有说话。

计峮看着他,神色柔和。虽这位师叔祖辈分高,但稚拙懵懂,看着就像自家可爱淘气的幼弟一般,实在叫人生不起来敬畏之心,反而忍不住地关心。她问:师叔祖可有什么打算,往后是要继续在王都修行?

亓官经她一问,也有些茫然。过得一刻,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便问:你知道怎么降妖么?

闻听此言,他怀里的云虺忽而一动,肥短的身躯扭了一下,脑袋也跟着一抬,仿佛是要看一看他的脸。亓官察觉云虺的动作,低头看了一眼,将它抱起来放到自己脖子上挂着。

云虺挨着他颈侧温热的肌肤,不觉用脑袋蹭了一下。

计峮不知他为何忽然问起降妖之事,想了想,从头给他讲起:妖族生具横骨,七窍混沌,不知节欲修心,所以修行路上阻碍重重,速度缓慢。尤其,妖族多数是兽类于混沌中开启一丝灵智而来,生来就贪食血肉,而人族钟天地之灵秀,一向都是妖兽最爱的血食,所以从古至今,妖患从未平息过。

修士本从凡人而来,自然不能眼看着人间被妖族祸乱,所以就有了镇妖盟,教各派弟子分镇各处城池,保一地百姓平安。

起初,实则并没有杀妖与降妖之说,妖族食人,手段又血腥残忍,所以对于祸乱人间的妖族,修士无一不是杀之而后快。不过渐渐地,有修士认为,仙道贵生,妖族既然能开启一丝灵智,便能求索大道,不该尽数斩杀,于是费心钻研出了一段降妖法诀,化去妖族横骨,使它们七窍清明,知晓节欲修心,知向大道。

由此,杀妖与降妖渐而分成了两个流派,一派主张除恶务尽,绝不能叫妖族有为祸人间的机会;另一派则主张化去妖族横骨,人妖共向大道。到如今,也有人以为当论迹不论心,即便妖兽有害人之心,只要未曾有害人之举,那便可以化去其横骨,将其导向大道;假若遇上的妖兽曾经吃过人,那便施以雷霆手段,将其斩杀。

计峮娓娓道来,亓官皱着眉毛,努力理解她所说的话。计峮在一旁安静地等着,并不催促。

过了好一会儿,亓官好奇地问:降妖法诀是什么样的?

计峮道:这倒并无常理,各派有各派的法门,不过是精妙与粗拙的差别罢了。她说着,将灵溪山的降妖法诀学了一遍。

亓官一向颖悟,这一遍学下来,便就记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