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阁案录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5(1 / 2)
“都去哪几处添加烛火?”唐无衣觉得要是不打断,这领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除了各处佛殿,也就是塔林、达摩洞、钟楼鼓楼几处。佛殿里大家是都爱去的,就在寺中,钟楼鼓楼那里是明善法师负责,他敲暮鼓时多半自己也把烛火都加上了。只有塔林和达摩洞在寺外,大家都不乐意去,哎哟你不知道晚上的塔林,阴风阵阵,虽说是各位逝去高僧的安息之处,可毕竟是陵地,可是个苦差事……”
“多谢多谢。”唐无衣道,赶紧拉着闻韬走出厨房。
出来后不忘跟闻韬吐槽:“韬韬,你知道我讯问人最怕这种话特别多的,听的我头疼。”
闻韬轻轻一笑道:“好歹提到了一些有用的,我们先去塔林看看吧。”
第64章 3.6明理
少林的塔林乃历代少林高僧的舍利子安放之处。舍利子藏于地棺,而地上则根据每一位高僧的功德建造高低、样式各不相同的塔,参差不齐,形态奇妍。白日观之,如同茂林,故名塔林,而夜间观之,难免有可怖之感。
唐无衣和闻韬行至塔林,见一排少林弟子正跪在塔林之前,似在反省,一边立着一位站得笔直的少林长老,面色凌厉,正在训斥跪着的少林子弟。
“原来是明理法师。”唐无衣对闻韬道。
明理法师,无相方丈的第四个弟子,在四大长老中年纪最小,却最为刚正不阿,掌寺中刑罚。想来是寺中子弟犯戒,在此训诫。
唐无衣和闻韬走近,远远施礼。明理法师走过来行了单掌礼道:“唐阁主,可是有事要问贫僧?”
唐无衣道:“本来只是来看看塔林,正巧在此遇到明理大师。大师可是在训诫子弟?”
“正是。”明理法师的声音不带一点感情,“这几人犯了杀生戒,还不悔改!”
“杀生戒?”闻韬问道。
“正是,这几名弟子以弹弓射鸟。此刻暮春,多有怀孕的母鸟,杀鸟或伤鸟都有违佛法。”明理道。
大概是听到了明理法师的话,一个跪着的少林子弟喊道:“弟子不服!”
明理法师正要发作,闻韬道:“大师,不如让他自辩。不然即使受了惩戒,内心不服还是要犯。”
若在平时,明理法师根本不会听他辩解,此刻有外人在,闻韬说的还有几分道理,明理法师暂时按下心中怒火对那弟子道:“你说!”
“小僧确实伤了飞鸟。不过,新罗那个王爷已经杀了好几只!他那个新罗带过来的□□,射程极长,射到的飞鸟都是穿心而过!为何不罚他!”那个弟子振振有词。
明理闻言,双拳紧握,骨节发白,沉声道:“他犯戒自有方丈责罚,你们有错,我来责罚!”他双目圆睁,那几个弟子都被威慑住,嗫嚅着不再开口。
明理气急,转身走了几步,一拳打在塔林边的石壁上。
唐无衣和闻韬走过去道:“大师,息怒。”
见明理稍稍平复了一些,唐无衣试探性地问道:“金王爷在寺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明理哼道:“此人仗着新罗王室的身份,屡屡破戒,毫无敬佛之心,此等人就不该收入少林!辱我百年古刹!”
唐无衣心下了然,金王爷出生王室,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惯了,骤然过来修行,很多地方必然不习惯,再加上他为人高傲,自然成了掌管戒律的明理法师的眼中钉。
“可是,若他并无向佛之心,为何来少林修炼?”闻韬问道。
明理道:“新罗王室对大周颇为敬仰,大周以佛法为尊,特送王室子弟来修行。”
“明理大师,”唐无衣道,“唐某还有一事请教。”
“请说。”
“关于大师的大弟子玄定,我听闻是前日失踪的,可否请大师告知详情?”唐无衣道。
提到自己的得意弟子玄定,明理法师皱了皱眉,叹气道:“玄定失踪,贫僧也焦急万分。”明理继续道,“四大长老中,贫僧收的弟子最少。大师兄掌管寺中总务,弟子也最多。二师兄掌武,所收弟子均有武学资质,三师兄掌经,弟子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而贫僧收徒,则只看中一个‘正’字。无论出生,性情,武学、经学资质如何,贫僧都不在意,只求他立身正,敬佛法,约束自我,刚正不阿。”
闻韬施礼道:“明理法师,师尊曾说,少林四大长老,他最敬法师持身正,行法严。”
“多谢季门主抬爱。”明理道,“贫僧的弟子中,玄定是本性最为纯正,品行最为出挑之人。他自小在少林,贫僧也已经决定以后让他继承贫僧的衣钵。他平日严格按照寺中规矩行事,贫僧最后见他是前日晚课之时,他当时颇有所得,还说要回去再静坐参悟片刻。结果第二日早课,他无故缺席,房间中并无人影。着实蹊跷。”
“大师说已打算将衣钵传于玄定,是否有可能他因此受人嫉妒?”唐无衣问。
明理苦笑着摇摇头道:“虽说贫僧和几位师兄忝为少林四大长老,但是愿意做贫僧门下弟子的却是最少的。这掌罚的维那一职并非什么肥差,也不如跟着二师兄,三师兄可在武学经学上有所得。贫僧实在想不出会有人因此嫉妒玄定。”
“明理法师不用妄自菲薄。”闻韬道,“少林维那掌进退威仪,须得声如洪钟,面有佛像,一向是很受人尊敬的。想必玄定亦是如明理法师一般仪容非凡。”
明理道:“正是如此,他无故失踪贫道才更加焦急。还请二位费心了。”
唐无衣和闻韬别过明理法师,天色已近黄昏,二人先行回禅房休息。
寺庙以晨钟暮鼓计时,此时鼓声四起,天也下起雨来。时近小满,这雨落得大且急,淅淅沥沥从房檐下落,如断了线的珠子。
唐无衣和闻韬用过斋饭,在禅房中对窗而坐。
唐无衣难得享受一刻这样的静谧,闲聊道:“你们昆仑是不是也和这里差不多?”
闻韬想了想道:“昆仑多雪,雪落无声,踏雪如碎玉声。而此处多树,落雨时,这穿林打叶声甚是好听。”
“既然难得遇此好景,不如你和我手谈一局如何?”
闻韬欣然答应。
茗茶袅袅,雨声阵阵,二人在灯下敲着棋子,一黑一白,如两军对垒,也如世间阴阳二象。难得棋逢对手,二人都是兴致颇高,不觉已过去几个时辰,伴着不同节奏的鼓声,有斋鼓,浴鼓,更鼓,最后寺中渐渐归于平静……
三局下毕,唐无衣伸了伸手臂放松道:“你赢了两局,棋胜一招。”
“侥幸侥幸。”闻韬难得笑得开心,让人见之喜悦。
“明明是你,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我甘拜下风。”唐无衣道。
闻韬不答,眼睛望向窗外道:“这雨怕是要下一夜。”烛火微跳,在他眸子中变成了点点星光。
第65章 3.7尸体
第二日一早,寺中钟声悠扬,屋外雨已经停了。
忽然寺中众僧往来跑动,似有什么急事。唐无衣正欲找人询问,已有一个小僧来通知唐无衣和闻韬:“唐阁主,闻道长,今日去山中砍柴的弟子见到山涧的小溪中浮着一个人,正组织弟子们去察看。明心法师让小僧通知唐阁主和闻道长一并过去。”
唐无衣和闻韬相视一眼,都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赶紧跟着众僧往山中走去。
昨夜下了一天的雨,山中道路湿滑泥泞,很不好走。唐无衣也就罢了,但见闻韬的浅色敞袖道袍已沾上了泥点。唐无衣停下来,拿出一条襻膊,帮闻韬把敞袖系好,便于行走,一面道:“是我不好,下次找你来帮忙,定帮你准备几件束袖便于行动的衣物。”
二人正说着,前面的僧众已经喊起来:“就在那里,就在那里!”
唐无衣和闻韬赶紧疾步过去察看,他们此刻站在山石之上,正好可以看见山下的溪流。这溪流本来水量极少,但是下了一夜的雨后水量暴涨,水流湍急。从此处看去,一个人影正浮在水面上,被山石卡住,穿的正是少林的僧袍。
唐无衣见状心知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可是此处山石陡峭,根本难以接近溪流,把尸体捞上来。
众僧也是手足无措,既看不清那人究竟是谁,也难以下山壁。
唐无衣道:“赶紧通知明心法师吧,此处地险,恐怕只有劳烦他手下的十八罗汉才能捞出尸体了。”
众僧听后赶紧回寺中报之方丈和明心法师,很快,明心法师就带着几个武功卓绝的武僧前来。几人飞檐走壁,以轻功下到山涧溪流之中。唐无衣和闻韬也一起飞下。
幸而尸体被山石卡住,没有被水流冲走。几个武僧齐心合力,终于把尸体捞回。唐无衣和闻韬匆匆看了一眼,只见这具尸身腐烂严重,难以辨识面目。众武僧赶紧用白布盖好尸体,重新飞上上面的山石,将尸体送回少林寺。
唐无衣和闻韬在发现尸体的地方稍微逗留了片刻。此处的水流还在上涨,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二人各找了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勉强站立,两边都是峭壁。
闻韬道:“看来,除了会轻功外,是无法下到这里来抛尸的。”
唐无衣点头道:“目前来看,只能在上面把尸体抛下来。”
闻韬道:“如果从高处抛尸,尸体承受重击,一定会出现骨折,尤其是肋骨和四肢。我们回去之后一验尸体就知道了。”
唐无衣点头,二人一提气,以轻功飞到刚才山上的山石之上,跟着众僧一起回少林。
快到山门之时,唐无衣突然道:“等一下。”
闻韬停下,唐无衣走到一棵参天的老松旁边,闻韬这时才看见树下的一只喜鹊,确切地说,是喜鹊的尸体。只见那只喜鹊毛色鲜艳,肥嘟嘟的,被一支利箭穿心刺死。闻韬心有不忍,以手抚摸,沉声道:“是只怀孕的母鹊。”
“看来这就是明理法师所罚子弟的不服之事了。”唐无衣轻轻把箭□□,只见那箭做工细致,非常精巧,易于携带,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虽说王公子弟们热衷狩猎,但金王爷在此佛门净地杀生,确实不妥,难怪明理法师动怒,寺中其他子弟也不服气。”他把箭收在袖中,和闻韬一起进了少林。
之前只是少林子弟失踪,如今发现了尸体就坐实了命案。寺中的气氛一下子严峻起来。本来尚在修养中的无相方丈也露了面,在法堂中召集众僧。唐无衣和闻韬因为不是寺中之人,不好进法堂,便在外面等候。
过了片刻,无相法师率先出来,他已年逾古稀,须发皆白,见了二位合掌道:“多谢二位相助。刚才几位长老已在里面认过尸身,虽然面目腐烂,但从身量上看,并非玄镜和玄定,应该是第一个失踪的玄意,失踪已一月有余。如能查得玄意为何被害,以及玄镜和玄定的下落,老衲定当重谢!”无相法师言辞恳切。
唐无衣赶紧道:“方丈言重了,既出了命案,东都阁接手在所不辞。还望方丈许我们剖尸检验。”
无相法师道:“请自便。”
“另外,既然寺中已出了命案,若是无紧急事宜,寺中各人这几日就不要下山了。”唐无衣道。
“已经吩咐过了。”无相法师已给予东都阁查案最大的便利。
待众僧离开法堂后,唐无衣和闻韬进去查看尸体。此人身量不高,身体已有多处腐烂,面目难辨。
闻韬道:“按照这个腐烂程度,确实应该是失踪最早的玄意的尸体。而且是失踪那时起就已经死了。”
“嗯,”唐无衣点头,仔细看了看道:“腐烂是早就开始腐烂了,但泡在水里的时间不长。死因呢?能看出来吗?”
闻韬把尸体的衣物除去道:“有很多外伤,像是外力致死,一会儿验一下内脏看看有没有毒。”
“他的外伤会不会是被抛尸后被山石撞到所伤?”唐无衣问。
闻韬摇摇头:“你看,他的伤口主要是瘀伤,青紫色的,说明是生前所伤。如果是死后伤的,尤其是死后三十多天后抛尸后再伤的,绝不会有这些痕迹。”
唐无衣点头同意道:“说到抛尸,赶紧看看有没有骨折之类的。”
闻韬仔细检查了一番道:“骨骼没有受损。”
唐无衣大惊:“那就不是从山上扔下去的!”
“不错。凶手是从何处抛的尸,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疑问。”闻韬道,他叹了一口气,开始剖尸检验,尸体肺和胃都很干净,既不是淹死的,也不是被毒杀的。
“此案有些棘手。”闻韬对唐无衣道,“单从尸体看,已经是疑点重重。第一,死因为何?尸体腐烂程度太严重,只能大体推断是外伤致死,但找不到致命伤;其二,抛尸方法为何?那山涧没有轻功根本无法下去,就算是武僧,抱着这么重的尸体也难以达到。而从骨骼看又不是从山上抛下的。”
唐无衣点头:“这还只是一具尸身,如果另两人也被害的话,他们的尸身又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