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锁深宅 > 《锁深宅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4

《锁深宅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嫂是由月娘陪着来得,月娘躲在二嫂身后向我挤眉,我知晓她的意思,看在她的面子上,好歹应付一下这位二嫂。

屋里既然进不得,三人只得立在院里说话,这会儿离我到钱塘府已然匆匆过去两月,柳絮儿飘得到处都是,桃花香也弥得人心口发腻。

二嫂将一块金锭子塞进我手里,“随了我去吧,被我家二爷瞧上,是你上辈子修来得福气。”

我心中不忿,脸上却不敢泄露分毫,只寻了各种推托之词。

“二娘,我嫁过人了。”

“无妨。”

“作得是小妾。”

“我自然知道你做人小妾,哪有正妻会流落在外,真以为都像月娘这般?”

月娘一时气急,竟找不到半句话反驳,我瞧着月娘的地位比初到时更矮了几分,心下明白,只作不知。

“二娘,我出来时,并没拿到放妾书。”

二嫂子这才重新细细打量了我一番,心下估计已然计较了几回,只是嘴上不说,既然没拿了放妾书,那便是偷跑出来得,张府自然不会来惹这些夹缠麻烦。

“行吧,既然这样,我也不勉强你了,二爷那里,我自会交代。”

说完又来瞧我,“你一个独身女子,孤身在外,没有收入,即便背了金山银山出来,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假意咳嗽了声,看了眼月娘,“月娘,我们张家养你一个,已然是慈悲为怀,若是你还要偷偷在外接济旁人,那可别怪我去娘跟前说道说道了。”

月娘连连作揖,“不敢不敢。”

我便被如此,又切断了一条退路,可谓山穷水尽了。

我靠着吃馒头苦熬过几日,身上便渐渐浮肿起来,特别是小腿两侧,一按一个深坑,肌肉久久无法复原,我心下明白,这是营养不良的征兆。

怀里还揣了最后一根银钗子,那是彼时司徒陌刚从战场上归来,给了我几张银票,让我自己去首饰铺子打得。

我去之前,自己画了图稿,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连着一根长长的银钗,蝴蝶翅膀是镂空的,内里只用细细的银丝纵横,转角处缀了红色珠子,四只翅膀缀了八颗,我回忆了齐白石的虾趣图,将那八颗珠子缀得极不规则,但细看却又恰到好处。

这根钗子实在费了我极大的心血,一直爱不释手地佩戴着,逃出京城后也一直贴身藏着,谁知就竟真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去当铺当掉了这根钗子,拿了区区五两银子,心下哀痛到了极处,蹲在当铺门口,一手拿着当票,一手拿着银子,哀哀哭了许久。

回家蒙头便睡,一直睡到夕阳西下,这才擦了把脸,找了家面馆子,吃了碗牛肉面。

牛肉面只要一吊铜钱,我算了算手上的五两银子,若是我今后每天只吃一碗牛肉面,不去折腾倒买倒卖的生意,倒是还能撑上个几月。

可若是这几月过完,我还没寻到出路,我不敢去想那可怖后果,只愁眉苦脸,每日坐在院中发愁。

芳菲尽的四月末,我总算迎来了一丝转机,我与月娘说了我当了钗子换了五两银子的事,月娘问我,“难不成你还想将那钗子赎回来?”

我摇头道:“自然不是,现在只盼能活下去便成。”

月娘道:“既然这样,为何不当个死当,这样银子也能多些。”

我惊讶道:“什么是死当?”

月娘有些奇怪,侧头瞧我,说道:“暖暖,你这人好生奇怪,有时候,我真觉得你不是这个朝代的人,你怎么连死当都不知道?”

“死当便是那钗子你不要了,卖给了当铺。你将来要赎回得,当铺还得替你收好了,挣你些利息钱,自然当得便宜。若是死当给了当铺,当铺认识得豪客多,转手卖出,他们挣得多,你银子自然也能拿得多些。”

“那我这会儿去改,还能来得及吗?”

月娘道:“我没当过东西,你赶紧过去问问,看看还能不能改成死当,让他们补些银两给你。”

我留了月娘在家中,找出当票直往当铺跑去,当铺铺子里的柜台极高,我垫着脚招呼掌柜,“您帮我瞧瞧这张当票,我想改成死当,不知可行?我急着用钱,还望掌柜通融通融。”

那掌柜留了一把山羊胡,一顶圆毡帽加一身墨绿色锦缎袍子,瞧着十分有钱的模样,我如今山穷水尽,只盼着老天能开眼给一条活路。

老天确实开眼了,山羊胡掌柜拿走我的当票,进去里间瞧了一会儿,再出来便带上了三分笑模样。

“瞧不出来姑娘还挺年轻,我还以为是个中年老妇,您这钗子放在我这里一月余,前儿个,知县大人的内室来挑死当里的衬眼货,一眼便瞧中了您这支钗子,您这钗子确实新奇,举凡这年头,不是凤凰就是牡丹,您这只蝴蝶,轻巧又耐看,里面还镂了空缀了红色珠子,当真奇巧新颖,知县夫人当下便爱不释手,日日着了丫鬟前来问询,我这是千盼万盼,才把您给盼了来。”

我却只惦记了银子,“既然有人喜欢,掌柜可否给我多当几两?”

山羊胡掌柜撸着胡须笑起来,“姑娘莫要目光短浅,知县夫人让我问您一句,可否愿意帮她订做几款首饰?她要做几样这钱塘府里独一无二,独她一份的首饰,好显出她的身份地位来得。”

我慢慢琢磨出些味道来,明朝民风不比唐朝,不比战国,闺阁女子管教森严,等闲未嫁女子连大门都不能迈出一步,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培养女儿也只是从琴棋书画下手,穿衣搭配这些也只是跟随大势,外间流行什么,便跟着穿戴什么,至于合不合适自己,从来无人计较,更无人多作思考。

我暗自计较明白,垫着脚巴结那顶圆毡帽子,“掌柜大人,若您肯帮我从中引荐,我日后定不会忘了掌柜今日大恩。”

我便这样认识了知县夫人,知县夫人三十过五,保养得极好,为知县大人生育了三男一女,却还好似二十出头的妙龄少女。

我却渐渐瞧出了商机。

品味和眼光,这两样是后天慢慢培养得来的,若是没有从小一日日地耳濡目染,日日穿着差不多的衣衫,戴着大众款式的首饰,待到成年,再想有些自己的新奇想法,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我为知县夫人设计了几款首饰,我向着知县夫人说道:“夫人如此年轻好看,若是戴着那种镶着祖母绿的大金大银,反而不相衬,我给夫人设计几款适合夫人气质的。”

知县夫人反问我,“什么叫做气质?”

我被问得无话可回,只得说是京城的方言,才得以敷衍过去。

我替知府夫人设计了一串红珊瑚的项链,又设计了一枚尾戒,两枚樱桃造型的耳钉,没有长长的吊坠,反而衬得知府夫人脖颈修长。

知府夫人十分满意,出手阔绰,赏了我十两银子作为辛苦费,我捧着那银子,几乎失声痛哭,真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回到家中没几日,竟又有人寻上门来,原来是知府夫人的手帕之交。

知府夫人是土生土长的钱塘府人氏,闺中密友婚后依然常来常往,瞧见了知府夫人的新奇首饰,十分喜欢,追问来处,知府夫人便告知了我的住处。

说我眼光独到,可以找我订做独一无二的款式,钱塘府里独一份儿,不用再担心人人头顶一支龙凤钗了。

我瞧着院子里人来人往日益增多,心里多生了计较,我找了一家门面较小的首饰铺子,那铺子被钱塘府几家大铺子挤得日益困难,已然举步维艰,门可罗雀。

铺子掌柜本想关门大吉,不想我却登门拜访,说是愿意用十两银子盘下铺子,原先雇请的匠人也一并留下。

铺子掌柜十分欣喜,却问我能不能再多加几两。

我正色道:“掌柜大人,我来之前已然打听清楚,您这家铺子,这几月连一桩生意都不曾接下,若不是我来送这十两银子,怕是您不仅要分文未得关门大吉,还得付一笔遣散费给这位匠工。”

铺子掌柜十分汗颜,再不多话,接过银子,将铺子的租契交于我,便离开了。

我拿着租契迈进那家只剩一个打银炉子的铺子,环顾四周,颇觉寒酸,竟连个说话收钱的高柜都无,可我囊中羞涩,哪来的多余银两置办家当。

只拿了两吊铜板,去城中的锦旗铺打了一根旗帜,上面写了几个大字“暖暖首饰铺”。

两吊铜板换来得旗帜自然不大,我让匠工将旗帜插上屋檐处的缝槽,虽然寒酸,但总归给人指了去处。

自此以后,我在自己家中接了活儿,便画了式样去铺子打好,又买了各式各样的丝绒盒子安放,挣些中间的差价。

一来二去,生意渐渐趋于火热,时常天不亮,门口便有丫鬟拿了板凳等着我开门迎客。

我只恨读书时候没时间看那些时尚杂志,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多学些设计方面的知识。

因着有了知府夫人的极力引荐,又有城里贵妇的口耳相传,我认识得大官富商的内室愈发多,待得景泰二年的年初,连月娘的两个嫂子也期期艾艾地登上门来,问我可否为她们做套首饰。

月娘后来才告知与我,“钱塘府里最近流行了一股风气,便是以戴着你设计的土豆首饰为耀,若是哪位夫人太太还戴着泯然众人的钗子链子,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我手上渐渐存下了金条,我居安思危,想起一年前每日只敢吃个馒头的困境,不敢有丝毫的娇奢,偷偷将房间的地砖撬开,将两块金条用麻布包裹,埋了下去。

我开始不满足于只是设计首饰,渐渐将触角伸向服饰。

明朝妇人多是两段式穿着,上身穿短衫,下身着坠地宽大长裙。

颜色也十分单调,贵妇只能着大红色系短衫和外罩,普通人家的妇人只能着些浅淡颜色。

若是官夫人相互拜见,远远瞧去,除了脸孔生得两样,其他竟一般无二,十分地单调乏味。

我在设计首饰上挣到了钱,那是因着首饰不曾被明文规定过,我知道朱元璋性情乖张,为了朱家江山千秋万代,曾为他的子孙制定了无数的规章制度。

不知可曾包含了服装着装,我便不敢贸贸然。

我将银匠铺边上的铺子一并盘下,请了绣娘,置办了纺车和绣架。

先从上身的短褂入手,我将平领改成立领,立领两侧缀以盘扣,每颗盘扣上面安置一颗与衣服一样颜色的珍珠,又搭配了一副同色的珍珠耳坠。

衣服是按着我的尺寸做得,我去知府夫人处拜访时,特意穿戴了过去,知府夫人一眼瞧见便十分喜欢,央着我也给她做了一套。

至此,我又涉进了服饰领域,我设计得立领短褂,一传十,十传百,竟很快风靡整个钱塘府,后来又远远传播开去,一时众人效仿,各个绣房争先制作。

我将两个铺子扩大了规模,多加了人手,制作了大型的门匾,我沿用了现代人的经营模式,采用三人同行,一人免单的策略,还发放各种优惠券,但凡在我铺子累计消费满二十两银子,可以免费领耳钉一副。

实打实地独到眼光,再加上好口碑和商业模式,我两家铺子的门槛几乎被踩烂,渐渐有了做大的趋势。

作者有话要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第67章

司徒陌在西湖边徘徊了几日, 不得苏婉柔踪迹,他颇觉出些人海茫茫两不知的意味,城门口的寻人告示贴了好几日, 也无人前来揭取。

春节假期还剩下将将七日,满打满算也只够路上行程, 司徒陌已然耽搁得太久, 再不启程回京, 只怕要耽误景泰二年的第一次早朝。

司徒陌临行前去向知府大人道别,现下京城党争白热化, 众多官员被迫站队,这山高皇帝远的小小钱塘府的一介知府大人,却也不得不选了派系,他是新皇派的。

官场上少不得你来我往地客套与寒暄,知府大人问了皇帝的近况及身体, 又不痛不痒地讲了一些场面话, 司徒陌这才起身告辞。

司徒陌来时给知府大人带了两根长白山脉的老山参,还有一支成形的何首乌,于谦站上权利巅峰后, 清正廉洁,他治下官员,从不许贪.污.贿.赂, 即便是正常的礼尚往来,也决不许真金白银相送。

司徒陌此番前来,本心也是觉得希望渺茫, 钱塘府不比京城,却也是一方富贾聚集之地,知府大人治下几万居民, 要找出一名女子来,谈何容易。

除了这些,司徒陌还有些隐隐的担忧,那日他纵马狂奔,照理说该追上了苏婉柔,可他一直追到山东境内,也不见苏婉柔踪影。

他心中反复盘算了无数可能,或许苏婉柔中途改道,如今人还在北直隶境内。

或许没有走官道,改了小路或水路。

亦或许连北京城都没出去,现下人还在京城内。

要是改了小路,北京城到钱塘府,几千里路,中途体力不济,随便找个地方安下身来,那他司徒陌便是手眼通天,也万万找不到她了。

除此之外,司徒陌还担心苏婉柔的性命安危,他虽然神情中从未有过丝毫的欣赏,但他心中明白,苏婉柔小家碧玉,眉眼柔顺,乍一眼不是如何惊艳,但却十分耐看,细细看久了,便不自觉地被她吸引,欲罢不能。

司徒陌每每独坐家中,心思便百转千绕,各种可能逐一想了个遍,越想越是浮躁,越想越觉得寝食难安,连睡眠也逐渐稀少。

待到后来,更是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晚间需得将自己灌个烂醉如泥,方能得一夜好眠。

可司徒陌心中明白这只是饮鸩止渴罢了,心病还须心药医,他只有寻回苏婉柔,才能寻回自己的内心宁静。

所以他明知希望渺茫,却还是带着重礼来了,这几样物件是他托人去长白山脉的猎户手中收得,颇费了些周折。

可惜知府大人再尽力帮他,苏婉柔一没犯法,二没犯事,知府大人竟也悄默地将她画像挂上城头,却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知府大人将司徒陌送到府门口,备好了马匹,马匹上两个包裹,是他的回礼。

司徒陌跨坐上骏马,双手合十,与知府道别:“兄台珍重,在下托付知府大人继续帮在下留意那名女子之事,万望知府大人帮忙则个,司徒陌心中谨记,日后定当回报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客气道:“不过一桩小事,司徒大人不用挂心,若是有了行踪,在下定当快马加鞭,及时告知司徒大人。”

司徒陌扬起马鞭,又是与来时一般,风餐露宿整整七日,这才赶回了京城。

司徒陌走时,将家中全权托付给了管家,待得回来,管家虽与往常一般,迎到府门口,司徒陌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不及细想,将知府大人送得回礼交给管家,自己连一眼都懒得多瞧。

他先去瞧了新唐,新唐已经会说些简单的句子,司徒陌给他换了新的奶娘,新唐初始十分抗拒,日日“姆妈,姆妈”地到处找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