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2 / 2)
早有徐氏的贴身大丫头春芳用填漆的小方盘捧杏酪过来,“姑娘,这是夫人昨儿特意吩咐厨下预备的,快尝尝看,是不是跟广仁楼一样的味儿。”阿鸾有点小爱好,颇喜口腹之欲,偏她生了个灵敏的舌头,吃过的东西,里面有些什么一尝便知。元宵灯节时,她曾随两个兄长出门赏灯,在广仁楼尝到了杏酪,回来便念念不忘,磨着徐氏小厨房里的厨娘硬是复制了出来。只是才学会不久,难免生疏,其间调料的配比又常常改动,今日这碗算是近日来的总结。
阿鸾对徐氏笑得甜蜜蜜的,“母亲真好。”
“就你嘴甜,天天哄我。”徐氏无奈的戳了她一指头,催促道:“快尝尝,是不是那个味儿了?我刚刚也略沾了下,甜滋滋的没什么趣,偏你惦记了这么多天。”
阿鸾端了碗,借着轻轻吹着气的时候,眼睛悄悄的溜达了一圈,发现其余姐妹手边的小茶桌上,别说杏酪,连茶水的影儿都不见,心下暗笑她这位母亲,从来都活得这么真实,今天不待见你们,连茶水都没有,何况旁的。她慢慢抿了一小口,嘟嘴道:“有点不够甜。”这根本不是她给的加糖的量,肯定是安妈妈说给厨娘的,不许给她多放糖。
徐氏闻言白了她一眼,恨声道:“你那口小牙不想要了!天天就想着吃甜的。”这丫头还在换牙期,还天天盯着糖吃,真让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唉,到底是小孩子。
“夫人……”跪着的小王氏好似终于鼓足了勇气,细声细气的开了口,“妾……”
徐氏略不耐烦的开口拦道:“行了,你那么心疼大姑娘,这不放心那不放心的,就自己去照顾她。我许你在大姑娘好之前,都住在她院子里,早上也不必来请安了。”
小王氏有些不安,想悄悄抬头看看徐氏的神色,不想正对上她满含嘲讽的眼睛,不禁蠕动了两下嘴唇,没说出半个字,只能面含羞色的嗑了头,方才慢慢退了出去。
三姑娘静怡盯着小王氏的背景,眼里满是不甘,略高声道:“姨娘!”小王氏侧过身,朝着她小小的摆了摆手,悄悄对她使了个眼色,才连忙垂了头出去。
阿鸾把这场眉眼官司看在眼里,暗暗吐嘈:“三姐姐和王姨娘真不愧是亲母女,想借着大姐姐在父亲面前刷好感的想法都一样。”想也知道,以她爹那副紧张嫡女的心态,肯定会守在芷兰院,难怪王姨娘会哭着求到嫡母面前来。
徐氏只当没看到那母女俩儿的作派,只怜爱的摸了摸阿鸾头上的小揪揪,叮咛道:“解解馋就行了,可别都喝了,省得早饭吃不下去。”嘱咐完阿鸾,才抬头对其余的庶女淡漠的道:“行了,你们也都回去吃饭吧。如今正月也过了,今儿是头一天上学,可别误了时辰。再有,你们大姐姐病了,没事少去芷兰院叨扰,让她清清静静、自自在在的养病。等她好了,有你们表现姐妹情深的时候,不急在这一时。”这话一听就是说给三姑娘知道呢,果不其然,三姑娘攥紧了帕子,张口欲言,却被六姑娘悄悄扯了扯袖子,才不甘心随着其余的姐妹给徐氏福了福,被四姑娘和六姑娘拉着出去了。
小王氏原是谢大人元配的庶妹,当初谢大人迫于父命再娶,继妻是勋贵千金,父兄皆为皇帝宠臣,其母又与现任陛下的亲娘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他担忧再娶之妻性情娇横,会对薄待女儿,便央告谢老夫人,把女儿养在了母亲身边。谢大人每次被继妻打击之后,都会格外怀念前妻,又因前妻怜及幼女,对谢媛是百依百顺、爱之若命。谢老夫人毕竟年事以高,有些事情不好总是让她老人家劳神,谢大人千思百虑之下,接受了前岳父的建议,纳了元配王氏的庶妹小王氏为妾,说明白了,只为照顾女儿。
小王氏与王氏一父所出,容貌上颇有几分相似,又性情柔顺,比之王氏另有一种可爱之处,日常相处下来,谢大人很是怜惜爱妾。再加上小王氏又为谢大人生下一对双生兄妹,这可是谢府从来没有过的,谢大人不免对小王氏和她所出的子女多有爱护。可以说除了嫡出的子女,只有小王氏所出的三子谢沐与三姑娘谢静怡最得谢大人的欢心。故而,在谢府后宅,也只有小王氏才会每每暗中生事。徐氏平时懒得理几个妾室私下里的争头,偶尔心情不美好时,才会敲打一二。反正在她入门又后,这些小老婆都经过她的手段,没谁敢明着起刺儿。
人常说被优待者,必生骄矜之心。满府的女孩子中,除了嫡出的大姑娘谢媛外,三姑娘认为自己的出身最好,并且也最得父亲喜爱,任什么在嫡母面前矮阿鸾一头不算,在其他事情上,也要处处不如她!故此看阿鸾格外不顺眼,常与之争锋。
阿鸾自幼丧母,养在徐氏身边,知道嫡母向来骄傲,必不肯让自己养的女儿弱于府中其他女孩儿。嫡母再好也不是亲娘,两人之间的关系必然要好好维护,阿鸾拿出浑身解数,事事力争第一,从来都是力压众姐妹一头,也故不得她这样做是不是欺负小孩子了。徐氏心满意足之时,对阿鸾更是上心。至于谢大人是个相当传统的读书人,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很是看不上阿鸾事事拨尖儿的性格,每常暗自叹息,这个女儿被老婆教坏了。只是家中女孩儿的教养从来都是当家夫人负责,他这个当爹的也不好多说,只能偶尔在徐氏不在的时候,训上阿鸾两句。嫡母?亲爹?孰轻孰重?阿鸾暗自衡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跟着嫡母走更靠谱些!更何况,嫡母不是亲的,爹是亲的,再加上谢大人虽说官迷,更注重名声,肯定不可能做出巴结上司把她送人做妾的事。反而,会老老实实找个不错的人家把她嫁出去。既然如此,她便把谢大人的话当耳边风,随他说去,反正好几天都碰不上一次。
第2章 父母
屋内,随着府中姑娘们的退去,人一下子少了不少,徐氏面上的笑这才真切了不少,她随手把阿鸾手里的小碗给夺了下来,递给丫头,又拉着她起身,“该吃饭了。”
阿鸾眨了眨眼,十分的不舍,“母亲,我才喝了两口。”早知道就不看戏了,抓紧把杏酪喝了多好。
“谁让你不加紧时间的,那几个丫头有什么好看的,那点小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徐氏冷笑了一声,“安安静静的日子不过,都是惯的!”唔,这就是在说大姐姐了?这继母继女算是天生的怨家对头?再有个不大怀好意的小王氏在中间挑事儿,谢媛这些年来真的没轻作,作得徐氏提起她就满脸不耐烦。在徐氏看来,这个继女蠢的要死,被人挑唆的天天作妖,早晚得把自己蠢死。
阿鸾讨好的扶着徐氏,万分真切的表白:“母亲您放心吧,我不去芷兰院。”那位大姐姐在满府姐妹中最不待见的就是她,如今她刚病,偏心眼儿的父亲肯定守在哪儿,她去当观众,看他们父女情深么?没准还要被训一顿,得不偿失。“对了,哥哥们呢?”往常这个时候,还在读书的两位兄长都已经到了,今天怎么还不见影子?
“我打发他们去你外公家里打熬一下筋骨,别跟你爹似的,走三步路都上喘,半点不顶用!”徐氏的话里有着对丈夫深深的嫌弃,这都是阿鸾听惯了的。
谢府如今的主人谢茂谢正则,也就是阿鸾的父亲现任户部尚书,也算简在帝心。十分官迷的他下一步的目标是干掉吏部尚书,自己去当,然后混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进入政事堂。谢茂元配乃是姑家表妹王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婚后夫妻甚是恩爱。却不想,王氏体弱,有孕之后,难产而亡,只留下一女,便是谢媛。要依谢茂的意思,怎么也得为妻守上三年,再来讲续娶之事。偏偏世事难料,谢府的老爷子原为太子少傅,眼看着皇上和太子父子和睦,先帝每提起太子便赞不绝口,将来龙御殡天之后,必然是太子登基,谢老爷子混个从龙之臣妥妥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便是皇家父子在生死面前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太子在一次跟先帝出游之时,偶感风寒,病势日渐沉重,竟一病而亡。金大~腿没了,谢老爷子还没从悲痛中缓过神来,就发现大事不好。
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爱子大受打击,身体也每况愈下,竟至病染沉苛起不来床了。太子没了,皇帝又病了,下任皇帝还没有着落,之前被太子压着的各个皇子都蠢~蠢~欲~动,最后是当今杀出重围做了皇帝。
谢老爷子一看现任皇帝,也顾不得难受,还是先保自家要紧。皆因他大女儿的丈夫也是皇子,还跟当今这位争过帝位,虽说他女儿已经过世了,架不住他当初也有支持的意思在。谢老爷子左思右想,把主意打到了丧妻的长子身上。当今皇帝生~母早亡,登基之后,对母族很是亲近。自诩清贵之家的谢老爷子当然不能让儿子娶皇帝舅舅家的女儿,但是可以娶个亲姨的闺女么,效果一样,还不那么扎眼。
当今皇帝初登基,面对着虎视眈眈的兄弟,最重要的就是稳住朝中重臣的心,平安度过最初的几年,谢老爷子自然也在拉拢的范围内。君臣都有心,不必多言,谢茂便在丧妻一年后,由皇帝做媒,娶了皇帝的亲表妹徐氏。徐氏将门出身,原有未婚夫,不想塞北一场大战,未婚夫马革裹尸还。徐氏哭了个半死,原想着再不嫁人。不想,皇帝亲自做媒,只得掩下心伤,披上红裳出嫁。
谢大人不得老婆待见,在阿鸾看来太正常了。她隐隐约约知道嫡母在嫁给谢大人前,曾经有过未婚夫,据说是个英武出众的少年将军,两家本是世交,肯定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若不是那位少年将军战死沙场,嫡母根本不可能嫁给她爹。别问她为啥知道的,反正就是知道了!想想吧,任谁曾经有过有着完美的八块腹肌、蜂腰窄背好身材的未婚夫,还看得上白斩鸡似的新丈夫,特别是这个丈夫年纪大了,肚子越见圆润不说,连头发都日渐稀少。这个对比简直就是惨烈。阿鸾觉着,她跟嫡母的审美还是很挺相似的,感觉跟外公家那些表姐妹们也挺像。
唔……她似乎是知道她那个亲爹不大喜欢她的原因了。她的亲娘是嫡母的贴身大丫环,从小伴着嫡母长大。嫡母有未婚夫,她亲娘也有,还是未来姑爷的副将。结果,两人一起死了。她嫡母不得不嫁人,她娘本可以守一辈子不嫁的,却不放心自家小姐跟着陪嫁过来,还被她爹强迫之下有了她,最后难产而亡。这么说来,她也算是她爹的半个污点?这么一想,阿鸾就有点理解了。她那个亲爹可算是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又是书香世族出身,天生便觉得自己极为清贵,几乎站在大秦官场鄙视链的顶端。虽说是个官迷,可本身能力也有,才华也不错,结果在老婆和小老婆心里还不如两个官没他高的已死武将之下,心里能舒服才怪!也得亏谢大人是个官迷,嫡母的父兄又极有权势,她自己还是皇帝的亲表妹,谢大人还打不过老婆,只能认怂了,把心里那点小怨气偶尔撒在她身上,还不敢撒多了,怕挨揍。
就拿两位兄长每天来陪徐氏吃饭的事来说,本来吧,按着谢府的规矩,过了十岁的男孩子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之外,是不允许随便出入后宅的,更别说天天陪着母亲、妹妹吃饭。就算跟父母姐妹们全家一起吃饭,那也得是节日或者父母生辰才行。要是自己过生日,嫡出的兄弟两个到是可以跟父母一同吃晚饭,庶出的可以跟自己的亲妈一起,爹也一起陪着是别想了。但事有例外,徐氏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孩子撒手不管,直接扔给丈夫,万一教坏了,岂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等到谢大公子满十岁要搬到前宅时,徐氏当着家中所有人的面,直接定了规矩,让儿子每天都来陪她吃饭。至于谢大人的意见,憋回去别说!谢大人气得捶胸顿足,背地里跟着小老婆不知道骂了多少回,当着老婆的面儿,半个不字都不敢说。
盖因徐氏刚嫁进来的时候,谢大人跟天底下大多数的文人一样,对出身将门的老婆带有很明显的偏见。认为武人粗~鲁,即便是大秦顶级勋贵人家出来的姑娘,也文雅清贵不到哪里去,更别说跟他有什么共同语言,他读两句诗,徐氏能听懂就不错了。在谢大人心里,这个老婆是为了家族不得不娶,比他的元配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就连后来进府的小王氏和元配身边的丫头都不如。带着这种心态,谢大人对待徐氏的态度难免敷衍轻慢。徐氏性子骄横,岂能受这个,先是把丈夫的小老婆们抓来打了个半死,又在闺房里反客为主,把谢大人收拾了个服服贴贴。没看府中除了元配嫡出的长女之外,其余的庶出子女都排在了嫡出的两位公子之后。那是徐氏连生了两个儿子之后,觉得差不多了,再也不想应付丈夫,才准许妾室生子的。当年徐氏的这份强硬,谢老夫人气坏了,想拿出婆婆的款儿,还没等为难徐氏,就被皇后叫进宫面淡了一回。之后,等谢老大人去世之后,谢老夫人干脆跟着小儿子出去做官,眼不见心不烦。
徐氏跟丈夫的审美有异,连口味也不尽相同。谢家人口味清淡,又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要讲究保养,不能吃得过饱,再喜欢的东西,也不能多用,要有克制力。呸,这些规矩徐氏半点也不喜欢,她高兴吃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和喜欢味道鲜美的清蒸鱼有什么矛盾么?不都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这就种酸腐文人之家,才有这些臭规矩。一个个跟吃个鸟食儿似的,养的孩子弱不禁风的,难怪天天生病!还有她那个丈夫,连给她举个铜镜都叫着胳膊酸,真是废物!至于阿鸾喜爱美食,她跟谁都能吃到一起去,不过总的来看,还是徐氏陪嫁的厨娘手艺最好,她也乐得天天跟着徐氏蹭饭吃,顺便也跟两个兄长培养下感情,好做她以后的靠山。
今日早上只有徐氏和阿鸾两个人,早餐比之往日除了数量上少了许多之外,精致美味程度丝毫不差。阿鸾看着夏竹特意摆在她面前的那碗红油抄手,还有旁边那笼晶莹剔透的虾饺,不由得笑弯了眼睛。这可是她千辛万苦才得以复制出的美食,特别是辣椒,虽说在大秦也多有出现,但是做为调料还真的很少呢。去年,她跟镇国公府的姑娘们出去玩,在聚仙楼里吃到过,才敢抄回来的。至于虾饺,长安附近的水域盛产鱼、虾,各种吃法早就做遍了,她也不过是完善了下做法而已。只不过,冬末春初,能吃到鲜虾制成的虾饺还真不容易,肯定是昨天嫡母进宫的时候,皇帝赏下来的。
就在阿鸾犹豫着是该先吃虾饺呢,还是该先把馄饨干掉时,旁边的徐氏已经吃掉了三屉小笼包,正在向虾饺下手。阿鸾顿时目标明确,夹了个虾饺直接塞进了嘴里。桌上一共只有两笼,照她嫡母的胃口,她还不吃的话,这点虾饺都得进她嘴里。美食当前,孝道什么的可以先放放。一时饭毕,母女两个皆满足的半眯起眼睛,最后溜了点汤。徐氏神色复杂的瞅了阿鸾一眼,感叹的道:“我最近衣服的腰身又紧了!”
阿鸾眼睛一亮:“天暖了,母亲咱们哪天去跑马吧!”胖了就运动,这才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还能让心情开阔,一举两得。要不天天呆在内宅,没病也憋出病来了。
徐氏顺手捏了捏阿鸾的小~脸,奇怪的问:“我看你天天吃的比你爹都多,怎么这小~脸儿就不见圆呢?这身上也不胖?”时下又有点流行回前朝对女子的审美,就是以腰身纤细、体态娇弱为要。特别是后宫中的嫔妃,尤以现在最得圣宠的冯婕妤和元美人为其人赞美于后,到令如今大秦心存远大志向的姑娘们,皆开始严格管束自己的身材。就比如家中那几个,饭再不肯好好吃的。徐氏也懒得理她们,只是对阿鸾这个自幼长在自己身边的女儿,难勉心情复杂,这个是不是太没追求了些?
“我每天下午都去跟阿碧他们踢燕子、跳舞。” 阿鸾虽然有点想说自己天生丽质,到底没好意思。其实她还曾经有过想法,要跟哥哥们一起习武。不过,瞧着她爹因为她哥习武拉得老长的脸,就没再刺激她爹。
徐氏点点头,“也是该出去转转,这一冬天我也没怎么动弹,感觉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用过早饭,又消了食,阿鸾见刘、马两个管事妈妈都已经侯在一侧,便起身告退,“母亲,时辰不早了,我该去上学了。”
徐氏点了点头,叫过枕月看过了阿鸾的斗篷,伸手摸了摸,“也还厚实。”又叫过阿鸾嘱咐,“天冷,不许在外面多逛,下了学早点回来,中午做你爱吃的糯米八宝鸭。”
听到心头爱,阿鸾不自觉的笑出了两个小酒窝,连连点头“好,您放心。”
徐氏好笑的看着她轻快的飞出后堂,不禁摇头道:“真是个憨丫头。”
第3章 先生
谢府女孩子们上学的地方设在了西路靠近花园的静心斋,此处是谢大人给提的名子,意为静心守礼之意。阿鸾到的时候,府里其余几个姑娘都到了,三姑娘看到阿鸾,冷笑道:“真没规矩,就你到的晚,先生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