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清穿之计划书 > 《清穿之计划书》TXT全集下载_6

《清穿之计划书》TXT全集下载_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进行打分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权贵人士加专业人士,另一部分人就是从大街上随便拉的过路人士,这一部分或男或女,或老或少,职业也是随机的,每次必换,完全没有重复的,也算是对这里的一个提前的宣传了。

权贵人士加专业人士共十人,胤禛、茉雅琪是两个,胤禛又拉来了他的大哥和三哥,最后,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让苏莹也占了个位,嗯,和三个皇子一个公主坐在一起同打分,苏莹觉得自己略忐忑。

而专业人士,自然是来自于宫廷之中的乐队,当然了,这一部分人皆是太监。

全用太监做教坊司的人员,这算得上是清朝的一个创举,还恰好是现在的康熙皇帝的爹顺治皇帝的决定。

这个决定的好坏暂且不论,但是,这个决定直接决定了清朝的教坊司里面全是太监,所以最终,即使胤禛身为皇子,也只能找一群清一色的太监来做评审了。

虽然也可以找青楼里面的人来做评审,但是青楼这个地方总归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地方,让她们和皇子公主们坐在一起,值得她们吹嘘一辈子,其它还好说,问题是,苏莹只要要想一想胤禛这个未来可能的皇帝出现在青楼楚馆的吹嘘之中,就觉得受不了,最后只能完全摒弃了这个选择。

这个混搭风的评审团就这样成立了——当然,随机的百姓是不确定之中的。

其实在苏莹的想象之中,这个舞台应该是集歌舞戏剧表演于一体的地方,说是大剧院也不为过,只是,这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的花样,那么只能先就有的这些进行表演了,甚至戏剧都是正在萌芽摸索之中,按照历史进程的话,在几十年后才会进入大成,那个时候,苏莹觉得自己还在世不在都成问题,自然也就管不了那么久。

确定了陪审,又和表演者们确定了准备情况,在一切就绪的时间上,这场开启了后世演艺之路的比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这些比赛能拿到评审面前,自然不可能真的人人都上,他们内部已经进行了两三轮的淘汰,剩下的这些,最差的也能称得上奏出的乐曲悦耳动人,其中琴、笛、唢呐、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轮番上台,就连近些年不怎么流行的箜篌、琵琶都有人弹,不仅弹了,还弹得非常精彩,其中琵琶正是花莲身着一身舞衣跳着反弹琵琶,这一幕简直让所有人赞叹不已。

最终,花莲靠着反弹琵琶进入了前三名,而第一名,却是一个把音乐奏的到了掌控人喜怒哀乐地步的王乐师——这是一个年龄已经三十岁往上的老乐师,也是唯一一个不属于青楼,只是在青楼奏乐的人。

这位乐师获得魁首的位置让所有人心悦诚服,这也预示着乐师比试的圆满结束。

在把皇子公主以及宫中的太监们都送走之后,苏莹单独见了见王乐师,这位王乐师资料上也有写,属于上无老,下有小的一个人,嗯,这是一个女性乐师——这是她自己说了众人才知道的。

她单独一人带着一个女儿从南方而来,据说是因为丈夫去世,宗族霸占了她家里所有的财产,她只能带着女儿讨生活,不过,她也只有琴艺不错,所以只能选择卖艺,选择青楼也只是因为钱多——苏莹猜要是宫里允许女子进宫表演的话,她就进宫了。

苏莹看了看跟在她身边的童子,再看看她一身男装,不动声色的递了一袋银子以及一盘东西过去,还有那几个大爷给的各种物件,“那几位位高权重,对你这个魁首有赏赐,而这个,是咱们四爷对第一名的奖励。”

本来很平静的王乐师看了看这些东西,脸上微微动了动,最终定格在了感激上,她觉得自己这次壮士断腕断的不错,要知道,青楼这地方,去的人都是寻欢作乐的,哪有人真正的欣赏音乐,她去那里只是因为收入还算固定,但是相对而言,也只是了了罢了,那个环境对女儿的影响也很大。

这一次,选择这份未知的工作,一方面就是考虑到了女儿以后,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工作上写的固定性,现在看来,她的选择没错。

苏莹在王乐师带着女儿离开的时候才又加了一句,“王乐师以后可以恢复原样啊,咱们这里我还是能保证一下员工的安全问题的。”

王乐师微微露出笑容——一下就能看出大家闺秀的样子来——温婉动人,“这一点姑娘提醒的是,我和阿秀以后都会着女装的。”

苏莹回以微笑看着母女俩远去,对于这样坚强的女子,她相信她们会越来越好的。

乐师比试结束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歌舞的比试。

相对于乐师比试的听觉盛宴,同样是听觉盛宴的歌唱因为人少倒成了舞蹈比试中间的歇场,还好的是同样因为人少,且质量过关,也没有人对于这一点产生质疑。

最后的结果就成了看舞蹈比试,中间听着歌者唱歌歇息一下,这对于皇子们来说都挺稀奇的,更别说从来没看过这些的老百姓了。

同样的,舞蹈比试同样圆满结束,最终桂冠不出意外的被花莲摘取。

对于这样的结果,没有人提出质疑,苏莹也很满意,中间没有任何黑幕的比试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

再次送走了所有人评审者,在所有参赛人员面前给音乐、舞蹈、歌手前三名颁发了专门制作的“歌舞剧苑”样式的玉牌金牌银牌,这才宣布了这次比试的圆满结束,同时宣布了三个班子的领头人以及副手,同时给出的还有歌舞剧院的管理章程——感谢这些人都是识字的,不用苏莹一个一个的找人解释。

至于诗书画的第一名自然也有他们的奖励。

对于这个歌舞苑的名字,最终,康熙皇帝把它定为了“歌舞剧苑”,不带皇家字眼,却又隐隐昭示着它的特殊,毕竟这个时代取名和几百年后可不一样,除了皇家和朝廷,还真是很少有直接以干什么为名,就是以职业为名了,前面也要加一个姓氏或者称谓。

在寻找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经过了再次磨合的众人终于排出了让人满意的歌舞,歌舞剧院在经过了三天天天爆满的试营业之后,终于开始了正式营业。

苏莹身为暂时的管理者,除了推出成套的歌舞,她还让刘三哥找了长得比较好的戏剧班子到这里来唱戏——这也提醒着苏莹,歌舞剧苑也要折腾出自己的戏剧班子。

胤禛在看了苏莹给出的计划书之后,直接就把那些一直呆在庄子上的孩子们给拉了出来,成了第一批学员,至于挖人什么的,刘三哥就已经足以胜任,更何况,隐形的后台太强大,直接让好些规模比较小,但已成型的戏剧班子直接签到了歌舞剧苑的名下,这也算是补足了歌舞剧苑方面的短板。

等这一切都步上正轨的时候,胤禛早已回到了上书房继续他的学生生涯,苏莹也总算是听说了她的祖母搞出来的那件大事的风声。

第24章

皇贵妃顺利生下了健康的茉雅琪,苏祖母借着这个机会把皇贵妃的身体又好好调理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在苏祖母离宫之前都在为皇贵妃调理身体,于是,在皇贵妃命陨的那一年皇贵妃正致力于整理公务,在那一年过去之后,皇贵妃的身体更是越来越好,甚至都很少生病。

对于这样的一个皇贵妃,宫中众嫔妃能怎么办?比关系,没人家近,比孩子,自从宫里存活的孩子多了——大部分都是皇贵妃上位之后平安降生的——孩子也就不怎么金贵了,这一点,从康熙皇帝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自从他的儿子超过八个还是九个之后,他最为关心的依然还是前面的几个,比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依然还是比不了,宫中那么多女人,能让康熙皇帝记着点情分的,除了四妃,还真没几个,就是美的不可方物的良美人,即使生了阿哥又如何,不依然还是良美人吗?

而宫里自从孝庄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和皇帝只有稀薄的亲缘关系的皇太后不管事,和皇帝有养育情分的苏麻喇姑同样不管事,宫里现在皇贵妃可以很认真地说,她在宫里虽然不能说说一不二,也能算得上是想办什么事只要不是太过都办的了。

这一次她想做的事,虽然说起来是事关后宫,但事实上更是事关前朝,自从顺治皇帝和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闹别扭立了个后宫不得干政的牌子,涉及前朝之事,后宫之人就只能打擦边球一样的关联一下,像上个皇后钮钴禄氏那样,涉及自己的父亲上书,然后合乎皇帝心意,然后成了皇后的终究只能是个例。

对于这一次皇贵妃想要办得事情而言,皇贵妃有自信康熙皇帝会愿意做,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人和缺一不可的,皇贵妃之所以迟迟不提,就是为了等一个不会失败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在沙俄派遣的使团来大清之后,终于到来了。

这个时候,离签订《尼布楚条约》也才两年的时间,噶尔丹依然生龙活虎的活跃着,皇贵妃觉得自己的这个表哥不管表面上对这个使团如何欢迎,心中绝对不怎么喜欢这个使团,毕竟噶尔丹那么大的势力是怎么来的?说来说去,怎么说,都绕不开沙俄的挑拨。

对于沙俄这个不是这里找事就是那里找事的邻居,康熙帝自然不会那么喜欢,尤其是噶尔丹还整天在蹦跶的情况下,这简直是在时刻提醒他,他拿沙俄这个罪魁祸首没办法的无奈事实。

说实话,要是早点想到这一点的话,这个最好的时机应该是上一年容妃马佳氏的女儿出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衮的时候,不过,博尔济吉特氏本身就是太皇太后的娘家,同时也是太皇太后几个女儿的出嫁之地,这么一想,那个时候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看到沙俄就想到噶尔丹,对于康熙皇帝是很自然的事,在这个时候,皇贵妃提起了茉雅琪的以后,提起了嫁出去的荣宪公主,提到了以后要给茉雅琪找一个什么样的额驸。

康熙皇帝想到几个女儿,想想广阔的草原,再想想可能的一听把女儿嫁到蒙古就哭的后宫嫔妃,也是头疼不已。

皇贵妃亲自给康熙奉了茶,“表哥,我有个想法,不仅可以让咱们大清和漠南漠北联系的更紧密,还不至于让我这个做额娘的以后为可能远嫁的茉雅琪时刻担心。”

康熙皇帝看向自己的这个一向守本分的表妹,他这个表妹自进宫以来,从来都是谨小慎微,虽然不是一点岔子没出,但是却从不曾出过任何大的失误,看她这么谨慎,这个想法看来有不少时间了。

“表妹说来听听。”康熙皇帝这样说,代表着他同意先以表哥的身份听一下,然后,再看是否以皇帝的身份接受不接受——这一点,也是皇贵妃在宫里生活这么久和皇帝关系良好不生矛盾的小窍门了。

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允许,皇贵妃就把办一个皇家书院,让蒙古贵族的孩子和皇家的孩子们去读书互相熟悉的事情说了。

皇贵妃看了看康熙帝的脸色,确定没有什么不愿意的苗头,就继续说了,“我一个身在后宫的,也没什么太大的主意,看荣宪就知道,以后的公主还是要嫁到蒙古的居多,咱们的女儿,总归是其中身份最高的,我想把她留下,都不敢起这个心思,所以啊,就扯了个联系蒙古王公的大旗,就想看看茉雅琪以后嫁的人,能不能被托付,会不会对咱们的茉雅琪好。”

康熙皇帝伸手指扣了扣桌子,“咱们的茉雅琪谁敢欺负,你这一腔慈母之心,就喜欢瞎想,不过这一次大旗扯得不错,给我了一个长久保证蒙古安定的思路。”

皇贵妃横了康熙帝一眼,“茉雅琪被你养的胆子都大成什么样了?”

康熙帝哈哈一笑,“你这个当额娘的,又怕茉雅琪被欺负,又不想茉雅琪太厉害,要我说茉雅琪这样就挺好,自己厉害,别人才欺负不了。”

皇贵妃对这个理论无语,“你这个阿玛都这样说了,茉雅琪胆子不就更大了吗?弄得胤禛现在都开始教茉雅琪功夫了,你们这当阿玛和兄长的就顺着茉雅琪吧!”

“胤禛这个兄长倒是不错。”

皇贵妃听到康熙帝夸自己儿子高兴的高兴极了,对于什么书院再没提一个字,她知道,自己这个皇帝表哥在女色上有点由心,但是对于正事却是极为讲究的,堪称有功赏有过罚的典范,她既然提过了,那么,办成了,赏自然会到来,皇贵妃猜,弄不好她还要正式上书一次呢。

果然,在把沙俄使团送走之后,康熙皇帝专门来见了皇贵妃,让她写一份折子,内容就是为了宗室的发展,为了子孙不会不学无术,要建书院,重视教育问题。

而康熙帝本人更是给漠南漠北的王公贵族发去了信函,大意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要建一个书院啦,以后阿哥和格格们都要在那里上学了,为了咱们的关系更亲近,你们的孩子要不要也来,从小培养一下关系啊!

第25章

不得不说,康熙帝其实也挺会选时机的,他这封信发了出去,一来多轮会盟还没过多长时间,二来整个蒙古都还处于噶尔丹的阴影之下,而唯一能庇护他们的也只有被蒙古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的康熙皇帝,这样一来,接到了信的蒙古王公们也就表示,为了我们的关系长长久久,只要皇帝你建好了,我们就把孩子送去读书。

这要是换个时间点——比如把噶尔丹打败了之后,没了威胁的蒙古王公们绝对对此阳奉阴违,甚至干脆就当这封信不存在。

康熙帝在发出了信的时候就已经搞定了朝臣们——其实这个朝廷现在就是康熙皇帝的一言堂,他想做什么,还真是没几个人反对的,就是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对于怎么办成这件事的过程有异议,所以,在蒙古王公们接到信的时候,康熙帝已经为这个即将承载着满蒙贵族的书院选好了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动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