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夫人世无双 > 《夫人世无双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27

《夫人世无双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2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采菊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劝慰。

一个高声道:“父亲,她偷东西。”

一个则尖声辱骂:“庶子无耻。”

看着自家儿女如此不争气,再看看从前的对头王夫人的女儿闻清浅光彩照人,王祥的血大口大口呕吐出来。

他高声叫道:“气死我了!”

叫完之后,王祥吐血身亡。

王贺王兰面面相觑。

清浅起身道:“瑞姑姑,送王贺王兰去衙门吧,他们活活气死了王大人,这么多人可以作证。”

采菊忙道:“是的,公子和姑奶奶害死了老爷,奴婢愿意作证。”

王贺吓得拔腿便跑:“都是这个扫把星害的,与我无关。”

王兰也吓得缩头:“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与我无关。”

两人飞快跑了。

二十年的恩怨终于了结,清浅起身,看了一眼王祥死不瞑目的模样,没有半分留恋出了王家。

王家最后的落幕是在一个月后。

清浅坐在回京的车马上,回首看着送出了十里路的百名学子,又看了一眼并肩站立的采菊和林先生,放下了帘子。

“没想到三月一瞬即过,王家的事情如同昨日。”

瑞珠低声禀告:“王祥死后,刘氏胡乱将他埋了,马姨娘和王贺偷了许多东西,逃得无影无踪,刘氏和王兰被赶出了王府,如今无处落脚,几乎要靠乞讨为生,崔夫人怜惜两个孩子,在山坳里给了王兰一间破草房子,几亩薄田,让她不得出山。”

清浅问道:“祖宅收回了吧?”

瑞珠道:“黎通判和崔大人出面,暂时接管了老宅,让采菊负责打理,等圣上确定谁是嫡系之后,再交还回来。”

清浅闭着眼睛,心中如同放下石头,一切都结束了,回去便可择机和母亲,弟妹相认了。

心中满是喜悦,又可以见到袁彬和孩儿了,真是想念呀!

正在进入京城的地界,突然传出一个婆子的呼救声,清浅忙探头去瞧。

只见一个黑衣人尖声尖气道:“让你多活了好些年,你还不受死吗?”

那婆子见到车马,高呼:“救命!”

“春成去瞧瞧,若是能救人,便救下来。”清浅又吩咐了一句道,“救了人不用带回来,咱们继续赶路。”

瑞珠赞同道:“夫人说得是,那黑衣人声音似乎太监,身手又有几分锦衣卫的模样,咱们没有必要惹麻烦。”

清浅好奇地瞧着那婆子,道:“这婆子似乎也不是普通婆子,倒有几分宫中的气度。”

瑞珠道:“那么,越发不能管了。”

春成赶走黑衣人,救下那婆子,婆子要给清浅磕头。

春成摇头拒绝道:“我们夫人路过,还要要事回京,不过顺手救了你,不问你的故事,也不求你的回报。”

婆子问道:“敢问夫人名号。”

车马已经启动,春成淡淡道:“一品诰命袁夫人。”

婆子面朝车马的尘土,磕了三个头。

第552章 太后和太妃

五年后。

袁府摘下白色灯笼,换上平常的六角宫灯,京城街道上似乎也有了笑声,。

见清浅换上橘色衣裳,袁彬叹道:“一晃几年过去了,太后驾崩不久先帝也跟着去了,这孝一守便是三年,可算是过去了。”

清浅细细整理了一番入宫的玉佩腰牌上的穗子,看着窗外嬉闹的两个孩儿道:“是啊,时光不饶人,适儿和宜儿都长大了,我也老了。”

袁彬笑道:“你带着两个孩儿出去,谁不说你是他们的姐姐。”

清浅微嗔道:“我不和你贫嘴了,我得赶紧进宫,姐姐等着我呢。”

袁适和袁宜两个孩子跑进来,抱着清浅和袁彬,甜甜道:“父亲,母亲,我们也要进宫玩。”

清浅笑着抱起小儿子道:“宫里有什么好玩的?”

袁适扬起小脸道:“儿子想去找平和姐姐和平安姐姐玩耍,听说宫里有一个安南的王子,会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

清浅忙道:“以后在宫里头,要称呼平和长公主和平安长公主,别一口一个姐姐,记住了吗?”

如今已是新皇,新皇是周贵妃的儿子,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两个儿子异口同声道:“记住了。”

清浅吩咐乳母:“今日我进宫有要事,不能带两个少爷入宫,你带丫鬟好好陪着读书写字。”

两个儿子嘟起嘴。

袁彬笑道:“等父亲休沐,带你们去骑小马如何?”

两个儿子这才欢呼起来。

袁彬和清浅亲了亲儿子们,在府门口各自登上马车。

袁彬临行前吩咐:“今非昔比,你进宫小心些。”

新来的丫鬟暮云笑道:“夫人是皇太后的亲妹妹,帝师,宫里谁敢对夫人不敬。”

清浅没有说话,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新皇登基之后,不算昏庸,对自己这个师傅还算说得过去,可是后宫中还有一个周太妃。

当年的周贵妃,如今是周太妃。

虽然只是太妃,但她是皇帝的生母,皇帝每日晨昏定省,恭敬有加,在后宫的声势并不比太后小。

若不是先帝当年接连贬斥了周贵妃两级,周太妃如今的位份至少是贵太妃,甚至太后。

臣子们一波波更迭,清浅担心,再过个五年八年,无人记得当年先帝的旨意,周太妃会全面压制姐姐。

带着忧虑,清浅一路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的主人,从前是孙太后,孙太后没了之后,如今换成了姐姐。

似乎并没有更换主人一般,慈宁宫永远是沉香蔼蔼,烟火朦胧。

姐姐当了太后之后一样如此。

先帝的画像摆在佛像一旁,慈宁宫常年香火不断。

清浅进了慈宁宫,跪拜道:“臣妾见过太后。”

太后的脸上浮上一层笑容,这笑容瞧起来带着一层忧伤:“你来了,做吧。”

陆姑姑上了一盏茶。

清浅颇有些唏嘘看着陆姑姑,从二十余岁跟着姐姐入宫,如今足足三十年。

五十岁的人,即使保养得当,也露出一番疲态。

清浅接过茶水道:“多谢姑姑。”

陆姑姑带着宫女太监下去,唯独留了瑞珠伺候。

太后端了一杯茶,缓缓道:“朝廷的事情,你可有耳闻?”

“听说了。”清浅风轻云淡道,“几个跳梁小丑为了博取皇帝欢心,提出要册周太妃为太后,折子已经被罗大人扣了下来。”

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将脸埋在茶水的蒸腾中:“并非哀家要争,只是若是不争,平和和平安的将来,哀家不敢想象,还有杨府,闻府,袁府,哀家不得不争。”

姐姐不是争夺之人,却要劳心费力争夺,真是为难了她。

清浅道:“太后说得有理。”

太后又叹了一口气:“周太妃是皇上的生母,皇帝对她言听计从,对哀家不过是面子情罢了,后宫本就是个名利场,宫女太监们都是人精,如今都去慈恩宫奉承了。”

清浅捧着茶盏出神。

“哀家的慈宁宫门可罗雀,但慈恩宫人流如织,周太妃不是太后胜似太后。好几次,周太妃当面向哀家炫耀,让人无法忍受。”太后道,“怪哀家,当年没有生出儿子。”

清浅斩钉截铁道:“她这么想当太后,那么让她当好了。”

太后抬起头,眼中满是惊诧:“你说什么?”

本是找妹妹商议对策,没想到妹妹却说出如此话来。

清浅道:“按照朝廷的趋势,迟早有一日周太妃会成为太后,那么,这个主动权不要给别人,姐姐自己抓稳便是。”

太后疑惑问道:“何意?”

“与其让朝臣今后上折子,皇帝下旨册封,不如由姐姐下旨册封。”清浅的眼神发亮,“姐姐直接下旨给内阁,周太妃四十五岁大寿,赐封号为太后。”

“本宫下旨?”

清浅点头道:“是的,姐姐本就可以下旨册封后宫嫔妃,太妃也是后宫嫔妃,有何不可?”

太后再次问道:“本宫这么做,目的何在呢?”

“为的是名分,姐姐下旨册封周太妃为太后,看似是提高了周太妃的位份,其实对姐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周太妃迟早会成为太后,即使不成为太后,也与太后无异。

这一切迟早要发生,姐姐迟早要面对,何不坦然自己揭开?

一来可以显示姐姐的大度,二来可以让皇上领一个人情,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让众人都知道,周太妃是姐姐册封的。谁尊贵些一眼可见。

这样,不仅可以让周太妃居于姐姐之下,而且今后明面上对姐姐也不能不尊,否则便是忘恩负义。”

清浅将好处一一摆明。

太后有些动心,但也有顾虑:“大臣们若是反对呢?”

清浅笑道:“反对岂不是更好吗?将先帝拉出来再次鞭挞一番周太妃,她更不能作妖了。”

不过大概率不会反对,一朝天子一朝臣,有骨气的历来只有那么几个。

自己去打声招呼,让他们先假作反对,在姐姐极力主张之后,再勉强答应便是。

这样才能更显出姐姐的人情。

第553章 册封

姐妹两人商议了一番,清浅告辞出慈宁宫。

四月艳阳天,太液池里波光粼粼,奇花异草争相斗艳。

清浅从御花园穿过的时候,正巧遇到皇帝扶着周太妃出行。

周太妃一身金碧辉煌,比从前当妃子的时候还要耀眼几分,她脸上满面红光,沉迷于宫女太监们的奉承。

皇帝笑道:“这些花草都是各地进贡的,各省巡抚听说母亲过寿,都忙不迭送贡品进京呢。”

周太妃撇撇嘴道:“一个太妃过寿,不宜大肆铺张,免得群臣议论,再说哀家也承受不起这福分。”

“母亲的福分是天下最尊贵的福分。”皇帝扶着周太妃道,“母亲承受不住,再没有别的人能承受了。”

周太妃微微一笑,摘下一朵硕大的牡丹,别在衣襟上。

宫女们的奉承如潮水一般:“娘娘人比花娇,比起娘娘小主们都娇艳呢。”

“气色也好,简直是白里透红。”

“娘娘从前便是艳压后宫的,岂是一般人能比的。”

皇帝大悦道:“每人赏赐一百两银子。”

众人越发兴致高,围着周太妃,人人脸上带笑。

清浅在树丛中,心中感慨,怪不得姐姐坐立不安,原来周太妃在宫中已是如此众星捧月。

正在感叹间,周太妃见到了清浅,吃吃一笑道:“袁夫人还是和从前一样,这么爱进宫。”

清浅不得已,现身出来道:“臣妾见过皇上,见过太妃。”

皇帝道:“师傅免礼。”

周太妃笑容如花道:“袁夫人是进宫探望太后的吧?太后她老人家可好?哀家好些日子没去了,改日一定上门拜访。”

宫女茱萸道:“娘娘,您这些日子忙着生辰寿宴,哪里有空去太后宫中请安,太后素来喜静,想必也不愿让人上门打搅。”

周太妃从鼻子中笑了笑道:“说得也是,各省每日进贡的东西无数,皇上都送到了慈恩宫,哀家实在是忙得很。”

周太妃的护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上头是极品的宝石。

茱萸微笑道:“是呢,娘娘的吃穿用度都是皇上精挑细选的,眼瞧着娘娘就要大寿了,皇上一片仁孝呢。”

皇帝并不做声,能让清浅难受,他乐见其成。

清浅平淡道:“皇上,方才臣妾进慈宁宫,太后正在为先帝念经上香,不修服饰哀痛欲绝,提起皇上的时候,太后说皇上为政务繁忙,为先皇守孝,没想到……”

清浅扫了一眼周太妃的服饰,不再说下去。

皇帝一阵心惊,先帝的孝期刚满,若是让言官们知道太后在哀伤,自己却在为周太妃大肆筹备寿宴,难免会被御使弹劾。

皇帝忙道:“师傅说的是,朕正准备拜祭父皇呢。”

清浅含笑道:“皇上仁孝,臣妾告退。”

清浅飘飘而去,留下气不打一处来的周太妃。

皇帝低声道:“母妃,去慈恩宫换身衣裳吧,这么金光闪闪的,朝臣们若是知道了,恐怕会非议朕。”

周太妃将胸口的牡丹花往地上扔,气道:“从前你是太子,受她的辖制还罢了,如今你可是皇帝!怎么依旧受她的辖制?”

皇帝为难道:“闻师傅处处都占着至高点,句句都是江山社稷先皇,朕没有法子不听。”

“对付不了闻清浅,你不会对付皇太后、对付平和平安吗?”周太妃腾腾冒火,“让皇太后到冷宫去,送平和去和亲,看闻清浅会不会跪着求你!”

皇帝苦着脸道:“母妃,皇太后一直温良恭俭让,深得百官信任,朕哪里敢对她不敬,平和公主一直是父皇的掌上明珠,嫡出的公主,怎能让她去和亲?若真如此,朕不是成了昏君了吗?”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那就从王华和闻清汾下手。”周太妃火气很大,“对付两个普通臣子,都是闻清浅的弟弟,这总行了吧?”

清浅从滁州回来后,找了一个机会,认了母亲和弟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