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 第89章

第89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人心思动了起来,如果卖给酒楼的价格更高,他们为何要不自己带去城里卖呢?这里去闽州城走路也就半个月的时间。

不知公子可要求数量?还是随我等自己决定种多少卖多少?

种多少你们随意,刚刚我与老丈人说过了,一亩地给五百文定金,收获时再按实际数量算账,一斤晒干的辣椒二十文,这个价格还算公道吧。

大家其实不知道辣椒到底怎么种,更不知道这东西一亩地能产多少斤,但听到能拿到一亩地五百文的定金,一个个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一年到头所有收入都未必有五百文,如果能种上十亩地,那那就是五两银啊,天啊,五两银,他们家的孩子就能娶媳妇了。

种辣椒只要干地就行,门前屋后、山脚山腰,哪里都行,到时候管事会来传授你们种植经验,这是长久的买卖,并非只种这一次就结束了,你们可以回去与家人商量,一个时辰后把种的耕地数报给我,一个月后会有人带着种子来找你们的。

众人心思活络,纷纷跑回家里和自家人商议起来。

第139章 去还是不去

李煦一共找了两个这样的小村子,一个种辣椒,一个种棉花,算是他选出的两个试点,只要有利可图,明年肯定能推广开来。

这天,李煦三人入了一座城,城门高大巍峨,用巨石砌成,竟然比闽州的城楼更牢固,城门上头刻着永州二字,李煦问:这永州可是上杭县附近的那个永州?

老七点点头说:是很近了,您打算在永州住一宿吗?

不,先住几天,打听一下那边的情况再说。

既然离得近了,李煦也就不急了,上杭那边有寇骁在,他急忙跑去可能会打乱他的安排,只要知道他们安全就好了。

到城里找了家客栈住下,李煦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抬水来洗澡,小二是个斜眼的年轻人,穿着不伦不类,听到要大桶热水老不乐意了,后头的水井里自己提去,这大夏天的谁给你们烧热水,木柴不要钱的吗?

李煦也不是洗不了冷水澡,这一路过来经常就在河水里洗了,但有锅有灶了,他为什么要亏待自己。

老七推搪了他一把,怎么说话呢!让你烧水你就去,钱少不了你的。

这一下可把小二惹火了,嘿,真是有钱多作怪,既然来了这贫瘠的永州城,还想当玉皇大帝不成,你知道永州城的木柴有多贵吗?

贺遵走到小二面前,一只手将他提起来,拍着他的脸问:去还是不去?

小二盯着他脸上的银色面具,突然伸手将他面具拍开,面具下面露出了一张伤痕满满的脸,贺遵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手不由得拽紧了。

那小二被吓得缩起脖子,却还是壮着胆子喊道:哈,原本是个丑八怪,难怪不敢见人,你们这些奇奇怪怪的人,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吗?要热水自己烧去。

贺遵眼神蓦地一变,任谁毁容后听到丑八怪都要生气,他心里戾气横生,盯着那截脆弱的脖颈看了许久,只要轻轻一拧,这颗脑袋就能随时搬家了。

李煦也是真的生气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服务态度的小二,掌柜的呢?

找我爹也没用,这家客栈我说了算。

哦原来是少东家,失敬,难怪敢这么嚣张。李煦掰开贺遵的手,让那人落在地上,然后一脚踹在年轻人肚子上,这一脚足够重,年轻人发出一身惨叫,重重地撞到墙上后滚落在地。

客栈里住宿的客人听到声音出来看热闹,见这年轻人的惨样,纷纷拍手叫好:该,就得教训教训他。

真是败坏了他爹一辈子积攒的好名声,我看这客栈迟早要关门。

可怜老祁经营了一辈子才有这家客栈,做到永州城最大,就要被这不肖子孙败光了。

我要是他啊,赶紧卖了这家客栈拿着钱逍遥去,何必天天在这看人脸色,还得罪人。

你以为他不想吗?那是因为老祁还没断气,听说家里几个兄弟为了家财都快打起来了。

李煦朝看客们拱拱手,好奇地问:各位都是本地人吗?

我们都是附近乡镇的走商,常来常往的,从早年就一直在这家客栈歇脚了,那会儿老祁当家,对大家可热心了,知道我们走商不易,替我们想的周到,洗衣做饭、缝缝补补都给做了,没想到啊,老祁心善人却没个好命,才四十出头身体就不行了,还养了三个不孝儿子。

那确实是可怜。李煦也没想大动干戈,看到这些常在永州附近走动的商人,和和气气地说:相逢即是缘,几位要是不嫌弃,不如和在下喝杯茶吧。

众人见他年纪轻轻就气质出众,而且带着两个仆从出门,显然出身富贵,自然乐于交往。

李煦让老七去马车上拿了茶具和茶叶,就摆在大堂里围着一张四方桌坐了。

有个客人见状,惊呼道:哟,这可是闽州今年新出的岩茶啊,而且看这套茶具就知道规格很高,茶叶肯定也不俗,公子是闽州来的吗?

是的,家住闽州,这茶叶是亲戚送的,不算什么。客栈里除了个扮做小二的少东家,还有两个帮厨三个打扫的粗仆,老七用了几文钱打发一个粗仆去烧了壶开水来,自己则去房间给李煦打扫铺床。

这是出门前小吴总管交代他的,外宿野地时无法铺张就算了,如果是住客栈或是借宿人家,一定要用王府的东西,免得王爷睡不好。

这点老七很能理解,堂堂王爷出门,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这点讲究还是要的,因此做的分外用心。

几杯茶打开了谈话的局面,李煦又拿出茶点分给众人,和他们聊起当地的民生风俗。

这永州在下是第一次来,不知有何特色?

永州城的特色啊,大概就是石头多吧,哈哈。有个中年男人自嘲道:咱们永州城不得上天眷顾,田地甚少,四处的山里都是岩石,您进城时看到那高大坚固的城楼了吧,那就是永州的特色了,这里十里八村几乎都是用石头砌房子,当年海贼动乱时,最安全的就是我们永州了,但也因为如此,永州城缺衣少粮,我们这些人啊,就是从别处收购些粮食肉菜,送到永州来贩卖的。

照这么说,当地人以什么为生呢?没田地耕种,对老百姓来说确实是最惨的事。

这个嘛,各人有个人的活法,田地虽少,但总还是有一点的,有些人以贩卖石头为生,有些人就到外地谋生,日子将就着过呗,饿不死就行了。

以采石为生确实是个不错的生计,但石头总会采完的,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做得这买卖,附近的需求是有数的。

这道理谁都懂,但还能如何呢,石头山虽然不好,但也有好处不是,至少其他县闹灾的时候永州城一定是安全的,听说隔壁上杭县都被泥石淹了几个村子里,咱们永州城就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李煦立即跟上话题,这事在下也有所耳闻,是真的吗?不知情况如何?

真事,我们都听来往的人说过了,就是不知道伤亡大不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