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元帝乐了:那再好不过。
温仪笑了下,一回头,太子殿下拿吃人的眼神盯着他,十分哀怨。他心想,先前还与我互述衷肠,转头就来害我,可见天下男人都薄幸,原来都是骗人的。
温仪哪知道他哀的是哪门子伤,但他知道元霄不高兴,那是肯定的。一个整天耍着大刀的人你让他默写这骈文,做梦吧。太子这种也就安安静静坐着能骗骗人,嘴一张完蛋。
他安慰道:殿下放心。不知殿下有没有听说过,平都有能人,过目不忘。
元霄眼睛一亮:莫非是你?
温仪果断回绝:不是。
元霄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心情复杂:那你说什么。
温国公狡黠一笑。
等他默完了,我们抄啊。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看向了萧庭之。
但这还不够。
温仪举起手:陛下。
元帝:讲。
温仪视线从几位皇子面上逡巡过去,在元齐安复杂的注视中停顿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几乎令元齐安忘记不快心花怒放。就见温仪眼睛眨也不眨道:臣以为光太子一下不足以光耀大乾文采,素闻六皇子出口成章,倒不如等太子默完后,让六皇子在上面加以解注。
元齐安:温仪。
元帝大喜:好主意。
你他大爷的!
这种富丽堂皇的骈文有个屁的解注啊!
温仪悄悄在元霄耳边指点:以后万一有不好的事,就可以祸水东引。
元霄:比如你现在这样?
不。温国公纠正,这次叫拉人下水,是共患难的意思。
元霄不解:那怎么不现在就只让他患难。
细水长流嘛,以后再教你。
元帝很投入地欣赏完了自己的手笔,由着祭祀告了一大段落。这期间两个时辰,元霄便一直站着,他站累了就挪挪腿,总之硬是没有吭一声。直到元帝转头问他:那些刺客,有没有留下活口?猝不及防地将这事挪上了议程。
正忙着换脚的元霄:他们没和你说么。
指的是侍卫统领。
元帝沉默了一下,撒了小谎:没有。
元霄惊讶了:这都不说要之何用。本来温仪让他们先走一是为了不耽搁祭祀,二就是为了早点和皇帝汇报此事。结果竟然没说?他不满地看了侍卫队一眼,还别说一眼过去极具威严,搞得统领连忙去看皇帝,差点就要跪下来求恕罪。
元帝当然不能被别人说自己的统领没用,于是改了口,你听错,他说了。只是朕想叫你再汇报一遍以对真假。
元霄便更讶异了:说了你还叫我说,叔公。他忧心忡忡地打量了一遍皇帝,你瞧着年纪还轻,怎么突然记性不好。
捏了很多遍扳指的皇帝:头皮绷地有点紧。
这回统领是真的跪下来了。
他情愿是自己的错,也不想看着皇帝被太子当面说记性不好。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可不是虎,这是条龙,嗷呜一口吞了你不带打嗝那种。
说皇帝的不是可是大罪。
不用元帝指摘,早早就有人为他出头。
混账,竟敢当着天地大公的面令父皇颜面扫地,简直胆大妄为。
是二皇子元齐明。
元齐明有个特点。
爱抢话,爱邀功,爱奉承皇帝陛下。
可惜这话没拍到马屁上。
温仪清咳了一声,暗暗想,就算是令皇帝颜面扫地,你也不要当着他的面说出来。这不是在昭告天下皇帝没面子嘛,一点都不懂道理,怪不得没人气。简直是送上门当靶子。
果见元霄歪歪脑袋:二叔,你一个皇子,骂孤混账,会不会有些不成体统。
再者,陛下的脸面,也不是你说扫就能扫的吧。
圣上劳心劳力,一心为民,与天地沟通而不闻耳外俗世。听不清臣子的问话是自然。他道,叔公,是不是?
夸你是天之骄子,可与天地神灵交流呢,这你应不应。
是人都应。
尤其是皇帝。
他总不能打自己脸说不是。
于是元帝微笑道:很是。讲完就拉下脸,齐明。
儿臣在。
元帝冷哼一声:和太子好好学学,说话之前,过过脑子。
元齐明张开嘴,百口莫辩。
大乾祭祀大典不容有失,若凭区区刺客就败朕祭祀,传出去不免失了大国气度。神官正在收尾祭祀典礼,一众人马即将调转车马返程,李德煊递过帕子,给元帝擦手。元帝拭尽指尖掌心,后将帕子扔回,与元霄谆谆教导。所以朕不是不关心你,明白吗?
皇帝本着收拢太子人心的念头,故意说这些话好叫小兔崽子感恩戴德,按理说下一句他就该听到儿臣明白,多谢父皇关心。之类耳朵要磨茧子但总归百听不厌的话。
没想到半天过去屁都没一个。
他回头一看,发现太子正在与国公对视,瞧着怎么说呢,份外的
元帝顿时就拉下脸。
小小年纪三心二意!朕方才说的你听进去没?
作者有话要说:
霄霄:你尽管怼,怕你算我输。
第27章 他给的水
元帝一声重咳,倒是得回了元霄的回视。
听见了。
听见了?
放屁。
朕看你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元帝心里很不爽,当着他面还撒谎,往后怎么了得。他重重道:那你给朕说说,刚才朕都和你说了些什么?不许漏瞒一字。
元霄有些迟疑,他又要去看温仪,不料元帝啧了一声:你看他做什么,温国公当然比你懂道理,难道你还要指望他给你找补两句吗?知道错了就赶紧
叔公方才所说霄儿明白,刺客一事需要小心探查,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商议。拳拳爱子之心,霄儿感悟在身。元霄干脆利落地将元帝要听的话说给他,心里寻既然这老子的任务完成了,小子的需求是否也能提一提。
叔公。他就说,能快点出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