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辣妻追/撩夫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21(1 / 2)
在老百姓眼里,文人和科学家的地位,远远高于唱歌演戏的明星,不像后世内陆搞得乌烟瘴气,明星一点屁大的小事都整上热搜,小学生的理想则从科学家和医生警察,大部分都变成了当明星。
真的是世风日下,小孩子的三观严重扭曲。
这一点HK一直都做得还不错,明星也只是普通人,也要吃饭撒尿拉尿,没啥大不了的。
说点题外话,扯回来~~
邹夫人父亲相当有远见,带着一家子去了HK,走之前他征求过几个兄弟的意见,想让他们一块儿离开,但邹夫人的伯伯叔叔们,都舍不得离开故土,而且也觉得形势应该不会太差,所以便留下了。
也所以邹夫人的伯伯叔叔几家,在那几年吃了不少苦头,好几个堂兄弟堂姐妹,因为家庭原因,娶妻嫁夫都成了老大难,幸运的是,一大家子都整整齐齐地熬过来了,现在都还过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
而且因为邹夫人家是书香世家,家族有会读书的基因,她的几个侄子外甥都是高材生,而且在邹夫人和她父亲的帮助下,大部分都去了国外留学,回来后不是外企高管,就是知名学者,成了人上人,邹夫人家在会稽这一片名气很大,当地政府还替她们家立了块牌匾——
书香世家。
很高的荣耀了。
邹夫人的伯伯年纪比较大,不过身体还算健朗,眼不花耳不聋,看见邹夫人两口子特别开心,因为其他伯伯叔叔都出去了,留在老家的只有年纪最大的大伯,中饭就在他家吃的,做饭的是大伯的大儿媳妇,一个十分纯朴的劳动妇女。
邹家人都眉清目秀,长相俊雅,邹夫人的大堂哥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很清秀,看得出年轻时是个美男子,相比之下,大堂嫂就其貌不扬了,身材也矮胖,看起来比大堂哥显老一些。
而且大堂嫂不善言语,只是腼腆地笑,还不会说普通话,干活却很麻利,一个人杀鸡宰鸭,邹夫人和叶青青想去帮忙,都被她拒绝了,乡音特别重,好在嵊县这一带的乡音和平江有点相似,说慢一点叶青青还是能听懂的。
邹夫人更没问题,即算在HK住了几十年,她还是会说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和大堂嫂交流毫无问题。
“这里的风景真美,空气也怡人,居然还有活的鸡鸭,还有猪和牛……天啊……太有趣了,秋哥,我要多住几天,行不行?”
一下车没了影的章峥嵘,终于在中饭前跑回来了,一脸兴奋,跟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的。
第1918章 朴实喷香的农家菜
邹夫人抿嘴笑了,“你想住一年都没事,我让堂哥替你找山上的房子,早上起来就能看见雾,仙境一样,你要不要住?”
“要要要……嫂子,麻烦你堂哥帮我联系吧,我要住到电影开拍前回去,再把安迪也叫来,他肯定会很开心的。”章峥嵘使劲点头,拿出手机就要联系爱人。
他的感情生活大家都知道,安迪是他的挚爱,两人十分要好,邹汉秋夫妇和安迪的交情也很好,时常一起吃饭。
邹夫人去和大堂哥说了这事,大堂哥表示没问题,他大儿子就在山上搞了个度假山庄,装修得很清雅,可以给章峥嵘两口子留最好的房间,也不会有人去打扰。
章峥嵘越发感兴趣了,打听了许多山庄的事,眉眼都是笑,精神奕奕,叶青青心思一动,还是头一回看章峥嵘笑得这么开心呢,看来这趟旅行来得值了。
“嵘哥,你看到那些金灿灿的稻子没?想不想体验一下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叶青青打趣。
“看到了,一片片全是稻子,美极了,我还看到好些人在割稻,还有人踩一个木箱子,一人踩一人送,特别响,送进去水稻就脱粒了,特别有意思。”
章峥嵘观察得挺仔细,越说越来劲儿,他说的是手工脱粒机,现在内地的农业还没机械化,尤其是嵊县这种山城,农田都是小块小块的,不像北方一大片连在一起,一望无际,拖拉机可以肆意地开。
嵊县这边只能手工割稻,今天这片山上的几分田干,明天就去另外一片山的一亩田,还是人工比较灵活。
大堂哥笑道:“想割稻还不简单,我家今年种了三亩多田,吃了饭就可以去割。”
“你们怎么种这么多?”邹夫人好奇。
“外头买的米不好吃,自家种的好吃,三亩田还不够分,要去其他人家买,到时候给他们寄过去。”大堂哥笑眯眯地说。
要不是担心城里的儿女和孙子他们吃得不好,他也不回老家了,自个养鸡种田种菜,都是绿色有机食品,吃得安心,而且多干点农活对身体也好。
大堂哥口才挺不错,文化素养也高,而大堂嫂全程只是笑,不声不响地干活,屋子里充斥着浓郁的菜香,还有柴火的烟熏味,引人垂涎三尺。
阮英姿实在忍不住,在叶青青耳边小声说:“邹夫人的大堂嫂和她大堂哥好不般配,感觉鲜花插牛粪了,鲜花是大堂哥。”
“你懂什么?”叶青青白了眼。
虽然邹夫人没解释,但叶青青能猜出来,像大堂哥这样的家庭,几十年前是老大难,就算村里最丑的女人都不愿意嫁,能娶到大堂嫂这种老实本分又勤俭持家的好女人,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且她觉得大堂嫂挺好的,农村不看重相貌,会干活才是王道,大堂嫂身材健壮,手脚麻利,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农村这样的姑娘可相当抢手,大堂哥娶了她才是高攀了呢!
大堂嫂做了一大桌地道的农家菜,清蒸鸭,白切鸡,鸡杂鸭杂炒雪里红,梅干菜蒸肉,炖蹄膀,蒸毛豆,蒸新土豆,清蒸野生鲫鱼……
卖相可能不是太好看,但味道十分鲜美,尤其是柴火灶做的原汁原味,好吃得连舌头都会掉。
第1919章 有钱一切都好办
“蒸土豆真好吃,只用一点酱油拌拌就这么好吃,这是什么神仙土豆?”阮英姿土豆吃得停不下来,一块接着一块,当然肉也没少吃。
公孙琳也一样,这姐俩跟饿了三天的狼一样,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大堂嫂十分开心,不住劝她们多吃,还用公筷给她们夹菜。
“这是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小土豆,你看每个都只有鹌鹑蛋那么点大,这种土豆可是最嫩最香的,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只要蒸一蒸就很好吃了,面且还是柴火灶蒸的,你去米其林餐厅都吃不到这种美食。”叶青青解释。
新鲜的小土豆,再加上柴火灶,怎么可能不好吃?
“柴火灶有这么灵光?我看都是火啊!”阮英姿疑惑。
邹夫人摇头笑道:“火也有区别,柴火灶烧柴,是明火,最简单的食材都可以烹饪得很香,餐厅烧的是煤气,是地里挖出来的,那是阴火,饭菜的香味就差一些。”
阮英姿和公孙琳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明火阴火,还是吃最重要。
“这个清蒸鱼也好吃,鲜死人,就是刺多了些。”
阮英姿指的是野生鲫鱼,个头都不大,也就巴掌大一条,是大堂哥在山上的水潭里钓来的,养了好几天都还活蹦乱跳,肉非常紧实,鲜美异常。
章峥嵘和邹汉秋直接不开口,闷着头就吃,他们的伽位虽然大,海参鱼翅都吃过,但还真没吃过这么纯正的农家菜,完全忘记了保持身材,一口接着一口,话都懒得说了。
“这些菜都是自家的,米是上半年的新米,好吃就多吃点,你们都瘦得很。”大堂哥十分热情。
一大桌子菜被大家消灭得挺干净,邹汉秋他们都没少吃,陆墨也吃得多,公孙琳和阮英姿也吃得不多,鸡鸭鱼肉都消灭了,只剩下一些残羹,大堂嫂弄了些肉汤和骨头,拌了一大碗饭喂狗,大堂哥家养了只十分彪壮的大黄狗,威风凛凛的,看家特别厉害。
剩下的残菜则用来拌鸡食,再剁点青菜叶,拌点剩饭和米糠,一点都不浪费,鸡鸭吃得特别欢畅,院子里是一派田园美好景象。
章峥嵘慢慢散步消食,看着争夺食物的鸡鸭狗,感慨万分,“这种生活真好,秋哥,我突然想在这边弄个农家小院,把亨利和咪咪都带来,再养几只鸡鸭,种点小菜,晚上和安迪一起看落日……”
说着说着,章峥嵘闭上了眼睛,唇角微扬,沉浸在了自己构思的美好画面中。
“这个愿望不难实现,这边房子也不贵,你随时都可以和安迪一起过来度假,至于养鸡养鸭就算了,满天飞鸡屎鸭屎,我都受不了,你会疯的!”
邹汉秋笑了,章峥嵘只看到了祥和的一面,但却不知道这种祥和需要辛勤的劳作才能换取,这家伙有洁癖还不爱干活,让他养鸡养鸭种菜,顶多一个月就会疯。
叶青青也在散步消食,闻言建议道:“可以请人干啊,当地请个干农活的好手,每个月发他工资,嵘哥想体验生活也行,用不着天天干,偶尔去陶冶一下情操就可以。”
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
第1920章 千年榧王
章峥嵘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小叶这个办法好,我干嘛要自己干,请人就行,秋哥,你要不要一起?”
邹汉秋神情犹豫,拿不定主意,他和章峥嵘不一样,对农家生活其实不是太向往,小时候干的够够的了,而且他天天拍戏,哪有时间来度假。
“嫂子生日快到了吧,要是你在这边弄个山庄,以嫂子的名字命名,嫂子肯定会很开心。”章峥嵘深知朋友心思,不遗余力地蛊惑,邹汉秋果然神情松动了。
“秋哥你不是梦想摄影作品入选国家地理么,其实不是你摄影水平差,是你选的景不对,这边的风景多美,肯定能入选……”
章峥嵘滔滔不绝,把邹汉秋生生给说动了,表示再想想,但看样子肯定已经心动了,不过是想再矜持一会儿罢了。
叶青青听得好笑,没想到章峥嵘忽悠人的功夫挺高,一套一套的,相比之下,邹汉秋要笨嘴笨舌一些,不擅言辞。
不过章峥嵘的好口才,也把她给打动了,平江周边的几个县城,若干年后都是百强县,经济发展得特别快,房价自然也涨得快,现在却便宜得跟白送一样,其实可以考虑投资的。
不过她要投资也得去林淑芳的老家,那边相对熟悉一些。
睡了午觉后,大家精神十足,准备去爬山看千年香榧王,林淑芳和老爷子精神不济,不打算去了,在家休息。
大堂哥在前头带路,一边介绍路边风景,一边提醒注意脚下,十分细心,香榧树都生长在山上,平地倒是能种活,但却不能结果,这也是wo国弄去树苗无法种植成功的主要原因,气候完全不一样,无法挂果。
香榧树王和邹夫人曾爷爷的墓地离得不远,邹夫人先去祭拜曾爷爷,叩了好几个响头,并上了供品,墓地修得很气派,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周围都种了苍翠的柏树,安静怡人,收拾得十分清爽,连一株野草都看不见,说明大堂哥时常会来清理。
叶青青他们也上了香,老爷子是十分开明的文人,从他肯大力支持儿子出国留洋就能看出来,他身上没有老派人的迂腐,只可惜生不逢时,遇上战乱,否则老爷子也不会蜗居在嵊县一个小县城了,到死都在遗憾一生无所作为。
扫了墓后,大堂哥便带他们去看千年香榧树王,就在悬崖边上,树冠像城堡一样,站在树下一点都感受不到阳光,夏天遮阳挺好。
树干十来人都抱不过来,邹汉秋各个角度都拍了不少,咔嚓声没停过,山坡上还有其他香榧树,年份都不少了,上面挂满了不少青绿的果子,都是今年长出来的,三年后才能采。
香榧树和水杉树有点像,但没水杉那么直,叶子很像,还有点像红豆杉,树形也很优美,幼苗时可以当盆景,经济价值极高。
不过现在却还只是普通的果树,当地人也没当回事,大堂哥家就有几十株,其实是整个邹家的,因为其他几房都出去了,山头就让大堂哥照看,一大片山全是邹家的。
“这些树以后会很值钱的,可千万别砍了。”叶青青郑重叮嘱。
第1921章 大丰收
大堂哥笑了,不以为意道:“只是吃的果子而已,能值多少钱,回头你们多带些去吃,这东西虽不值钱,外头却买不到,今年收成不错,有近一千斤呢,我寄了几百斤,家里还剩不少。”
村里人都卖钱贴补家用,大堂哥不差钱,全都留下来自个吃了,给外头的兄弟侄子寄过去,虽不是稀罕物儿,可想吃了却有钱都买不到。
而且这棵树王也是邹夫人家的,因为长在邹夫人家的山上,山上的香榧树大都是野生的,也不知什么时候鸟儿衔了种子,落在这一片山上发了芽,再长成香榧树。
第一个吃香榧的人,和吃螃蟹的人一样勇敢,毕竟香榧在加工之前的相貌可不太好看,包裹绿色的刺壳里,谁会想到里面竟有如此美味的果子呢!
“这一棵树王都收了三四百斤,年纪大了,收成少了许多,我记得小时候最多一次收了六七百斤,吃都吃不完,曾爷爷就分给村里的小孩吃了。”大堂哥指着树王介绍,神情怀念。
“我也记得,那次的果子真多,树都压弯了,曾爷爷心疼坏了,专门给树施了肥,说要好好给它补补。”邹夫人笑着说。
老爷子虽然不苛言笑,但他其实心肠特别软,树木牲畜要是得了病,老爷子都会请医问药,跟照顾人一样,而且还不准家里的小孩攀折花木,说植物也会疼,让它们好好地开着,别让它们疼。
真的是个特别柔软的老人。
大家虽没亲眼见过老爷子,但从大堂哥和邹夫人的叙述中,能想像到一个板着脸,可却内心柔软的老人家,不由会心地笑了。
家里有个这么可爱的老人,生活一定会很有意思的,难怪邹夫人和大堂哥身上都有种十分亲切的气质,吸引人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们,想和他们做朋友。
邹汉秋拍够了相片,大家便下山割稻,大堂嫂已经开始劳作了,叶青青他们到的时候,大堂嫂和老爷子,还有林淑芳他们拿着镰刀在飞舞,身后一大片金色的波浪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