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天家药娘 > 《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200

《天家药娘》TXT全集下载_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着将折子递上。

越绣宁刚要说话。

越承耕已经道:“处理学子的事情还需谨慎,娘娘,学子乃是为国取士,他们苦读寒窗十年,为的就是进入仕途为国效力,且他们虽然还没有参加科举,但人数众多身份相同,很容易形成人溺己溺的感觉,所以处理学子的事情还是要谨慎些。”

不等越绣宁说话,薛昉已经大声的对越承耕道:“侯爷此言差矣!这里是天子脚下,如果允许这些学子们妖言惑众,朝廷的威严何在!娘娘必然会被百姓认为懦弱无能!再要是让学子们擅动了更多的人对朝廷不满,得不偿失!”

薛昉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着,说话的事情气势磅礴的,好像带着一股怒气,声音又大又严厉,不知道这股气是针对学子,还是针对皇后娘娘的。

越绣宁已经将折子拿过来看了看,就在她看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大臣站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齐声附和薛昉。越绣宁放下折子抬眼看,见都察院的赵畅还在犹豫,吴泽虽然站出来了,但是根本没说话的机会,那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一个人说完了另一个马上继续说,吴泽张着嘴就是没机会说话。

那几个人简直像是吵起来一样,但说的意思相同,就是要求严惩学子的。

越绣宁给德公公摆手,德公公便大声道:“大人们别吵了,既然已经奏禀了皇后娘娘,就是请皇后娘娘定夺的,你们如此的吵,娘娘怎么定夺?”

越绣宁现在也学聪明了,不在扯着嗓子叫别吵了,这个工作现在交给了德公公和福公公,叫他扯着嗓子叫去。

果然,德公公喊了几声之后,几位大臣不吵了。

“请娘娘定夺!”

“娘娘,一定要严厉惩处,不能让这些学子们骄横做大!”

虽然不吵了,但最后还是总结了两句。大家看起来都很生气,也不知道才听到这件事的他们生气什么。

越绣宁道:“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学子们闹事,强行压制只会让学子们更加反感,惹起更多学子的反抗,读过书的人一个个口齿伶俐笔下生花,若是在京城四处游走到处散播联络,那才真的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她冷笑着看着薛昉等人:“各位大人,这个道理你们真的不懂吗?”

朝上安静了一会儿,大臣们都稍微的停顿了一下。

薛昉原本想好了,如果皇后娘娘不采纳自己的意见,那么就要指说娘娘太过听从威远侯的意见,威远侯是娘娘的父亲,在家从父的思想作祟,娘娘到底只是个三从四德的妇人,不适合治国!

原本想好了的,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妇人不能治国这个事实说出来,让大臣们好好的议一议。

但是薛昉没想到皇后说话如此的犀利,虽然意料之中的反对自己这方的意见赞同威远侯的意思,但是没想到简单一句话,反问了一句,倒让薛昉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接这个话。

薛昉刚一愣,吴泽已经大声道:“娘娘所言极是!各朝各代历来对处理学子的问题上都是很谨慎的,学子们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参加科举,他们这些人的目的相同,追求相同,所学亦相同,更容易有共同的认识和想法,很容易聚集起来,对他们绝对宜疏不宜堵。”

第910章学子不可欺

越绣宁点头:“不错。”接着又问:“吴大人,下朝之后你去查看一下是怎么回事,离明年科举整整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因何这么早就进京了?这些人是不是家在京城的学子?到底有何不满,有何所求,你都要打听清楚。”

吴泽道:“是,臣遵旨。”

越绣宁的意思,是想快速的将这件事处理了,说其他的事情,刚刚不是一下子出来了好几个大臣吗。

但是薛昉这方的人显然是不会同意。

刚刚在争吵的大臣之一便道:“启禀娘娘,臣是和薛大人一起查问的这件事情。这十几个学子都非京城人士,是南方过来的学子,他们来的这么早,就是为了早早过来赁了房子安心的读书,等到科举临近也不用辛苦赶路,到时候来了京城也不好找地方住。”

越绣宁惊讶:“哦?还有提前这么长时间的?”

吴泽道:“启禀娘娘,有这样的学子,一般都是家境殷实富裕,将科举中第视为必然需要做到的事情,这样的人有些提前一年两年就从家里出发来到京城赁房住下专心读书。也有上一次科举落地,干脆就不回乡,住在这边等三年后下一次的科举的。”

可能是不想让君臣这样一直的岔开话题说话,薛昉马上道:“娘娘和威远侯的意思一样,不过臣不赞同。吴大人也说了,学子们最容易聚集起来,如果让他们聚集起来了,在京城之地到处的宣讲,呵斥朝廷的种种所谓弊端,贬低皇后娘娘一介妇人不应该干政,等等如此的,朝廷若是不处置,第一显得朝廷太过懦弱,连这样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眼皮子底下让人贬低毁誉朝廷,第二学子们一点煽动起来更多的人不满,天子脚下发生了骚乱,谁能担当的起?!”

吴泽有些恼了,声音冷冷的:“薛大人,你言语之间总有挑唆,到底是何用意?皇后娘娘说的很清楚了,对待学子不宜强行压制,你为何还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暴戾处置?”

薛昉声音更冷更怒,怒哼了一声道:“吴大人,你是从哪里听出来本官言语之间有挑唆的?你又说说本官挑唆了什么?!”

“你……”

朝上又吵起来了。

越绣宁这一次没有示意德公公尽快压制,反而听着他们吵。

其实从一开始薛昉拿出来奏折,然后将事情说的非常严重言语间一副紧迫必须马上处理的意思,越绣宁就已经感觉到了,薛昉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薛昉一副为国分忧为主生气的样子,学子们说妇人之见如何治国,妇人监国国将不国,什么的这些话,瞧把他倒气的不轻。

薛昉之前还因为户部的事情跟皇后娘娘朝上闹过一阵,当然他自己可能会觉着是‘据理力争’,然后又为了提拔越尚耕的事情质疑皇后娘娘徇私。

现在他又为了学子们说了皇后娘娘的坏话而气的不轻?

越绣宁怎么可能相信?

那些话是不是真的学子们说的都未可知,薛昉意图激怒越绣宁,让越绣宁在愤怒的情绪下做出严厉处置学子们的行为,这种想法已经是昭然若揭了。越绣宁怎么可能上当?

而且,越绣宁虽然没有当过皇帝治过国,但有见识啊,看过的书知道的事情比薛昉可多多了。历朝历代是怎么处理学子闹事的,越绣宁就算是没有亲眼看过史书,但也知道。

学子们为了同一个目的从九州各地来到了京城,不管他们在家里的时候是什么身份,富家少爷还是穷人家的子弟,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但到了京城,他们的身份全都相同,就是——学子。

学子们都是学富五车的,就算口齿不伶俐但腹内也是才华横溢,或者起码知书达理。这些人目的相同思想相同,当然更容易说到一起去。而且他们人数多,虽然现在离明年科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确实是很长的,但就如现在已经确实有学子在京城一样,到底多少读书人在京城温习读书准备科举考试,也未可知。

如果真的因为朝廷强行压制这些学子激怒了他们,他们聚集在了一起,针砭时弊妄议朝廷,那才真的是小事都给闹大了。

薛昉一再的挑拨,他才是真的将越绣宁当成了一个见识短的妇人,以为越绣宁听到了几句贬低自己的话,就会暴跳如雷马上叫人将学子们处理了?第一时间目的没有达到,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唆?一再的重复着那几句话,想让皇后愤怒。

这个薛昉,真的书居心叵测。

邓大人已经参战了,大声叫大家不要吵了,他当然是站在吴大人这边,将道理又讲了一遍。

但薛昉也不是吃素的,一样伶牙俐齿三两句话又开始跟邓大人争辩起来了。

这种时候,谁说话都会陷入这种争辩中去。

越尚耕在朝臣中间站着,他性子急躁一些,一开始就有点忍不住,如果不是被大哥的眼神制止,他早出来了。

这个薛昉分明的就不怀好意!故意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学说那几句话,分明是故意的想要激怒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恼怒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越尚耕听见薛昉能说的很,跟吴大人邓大人两个人对话都不落下风,吴大人显然已经有点火气了,邓大人还算是沉得住气,虽然说一句被薛昉要顶两句,但依然声音也比较低,属于是劝架的口气。

越尚耕想出去,站在前面的王安溪咳嗽了一声,扭头横了他一眼,轻声道:“用不着你,皇后娘娘明白的很。”声音更低了点:“你看看威远侯都不说话。”

越尚耕是才开始上朝,他性子比较急容易被撂起火气来,因此王安溪这个长官还是很关注他。

越尚耕脚步顿住了,然后看了看越承耕。

越承耕果然站在前面老神在在。

大哥在朝上总是这副样子。越尚耕心里头想,他倒真的是沉得住气,看样子自己的性子还要继续的修炼。

对王大人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第911章挖了个坑

越绣宁示意了一下德公公,德公公大声喊了几声叫大家闭嘴了,越绣宁道:“别争了,此事本宫已经决定了。吴大人,你先去查看情况,不用马上如何,派个人去装成路人听一听看一看,即便是说了妇人之见怎么治国这些话,也不用出面争吵什么,这些话本宫听了都不生气,你们也无须有任何的情绪,多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想法诉求,回来禀报。”

吴大人道:“是。”

这边薛昉正要说话,越绣宁已经提声道:“薛大人!”

薛昉一愣,忙道:“娘娘。”

“通政司那边有积压的公务吗?”越绣宁询问了一句,然后道:“先不要忙着给本宫回话,回去了好好的看一看查一查,明天上朝再回话,明天本宫需要通政司将所有积压三个月以上的事情全都处理好,不然的话,薛大人你要领罚了。”

薛昉有点想不到皇后娘娘这一出是哪出,但是既然这样说了必然是有什么把柄了。而且学子的事情,看样子皇后娘娘已经马上就看出来了症结,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薛昉虽然想让她跳坑,但娘娘聪明不肯跳,薛昉也没办法,只能道:“是。”

退下了。

越承耕横了一眼退下的薛昉。

他现在的角色就是要保证皇后娘娘不做错决定,什么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让皇后娘娘知道自己的建议是什么,然后就不多说话了。因为多说必然是会被人盯住不放,一直跟自己辩论。

主要就是因为越承耕是皇后娘娘的父亲,他又是辅政的人,朝上如果过多的对朝臣们的意见提出批评,很快会被朝臣们针对,而且如薛昉这种人,如果因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致使他们不停地寻找反击的机会,那么越承耕在朝上说的越多,越容易成为这些人反击的攻击点。

越承耕不怕攻击,但如果他被攻击多了,对皇后娘娘的威信是一种打击。

这些都是父女之前就已经说过了的,父女俩都清楚这一点,所以,越承耕在朝上一般说话的时候反而比较少。

朝上处理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下朝之后,吴泽、越承耕等人跟着来到了御书房。

乾周宫这边已经开始给大臣们准备午膳了,这样大臣们如果有朝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需要来御书房详细商议的,中午就不用回府折腾了,在这边简单的用午膳,然后继续商议解决。

越绣宁回到坤宁宫用午膳,吃过了之后过来这边。

来了之后发现,在这边的还有赵畅。

赵畅也是都察院的,今天朝上也没说话,这会儿他站在御书房,越绣宁就有点意外,进去坐下了,众臣行礼,越绣宁让大家平身,笑着道:“赵大人有什么事?”

赵畅忙躬身道:“臣的父亲病情日益严重,臣想趁着老父亲还在世这段时间,安心在身边尽孝,因此请辞现有官职,赋闲在家侍疾,请皇后娘娘恩准。”说着跪下,将辞呈递了上来。

越绣宁忙道:“起来吧。”接过来辞呈看了看,道:“你父亲病重,你作为儿子想要侍疾,原是人之常情,本宫原本不该劝你,不过你在都察院多年,都察院这些年一直都是秉理事公,做的是非常好的,这样让你辞官,本宫于心不忍。”

赵畅道:“臣若无他,必然在朝中鞠躬尽瘁,只是现在老父亲身患重疾,臣即便是身在朝廷,也无心做事,这样占着位置不尽职尽责,臣也无法安心。”

越绣宁叹了口气,道:“如此,本宫真的倒是不好挽留你了。只是,你如此走了,都察院交给吴大人一个人,还是太过吃力。你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赵畅道:“臣推荐本院的高大人。高北辰高大人在本院多年,对都察院的一切都很熟悉,尤其现在手头正在查处的户部徇私结党贪腐的案子,是朝中如今最复杂的案子之一。他接任右都御史再合适不过。”

越绣宁想了想,点头道:“高大人是合适的人选。”道:“那就如此吧,赵大人你回去安心侍奉父亲尽孝。”

赵畅磕头道:“是。”起身退了出去,去交接去了。

其实这件事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所以,越承耕和吴大人跟着出去拱手作揖的说了两句,便回来了。

越承耕道:“薛昉今天突如其来说学子闹事的事情,真是很意外,京城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朝廷一点没听说,五城兵马司也不可能不往上禀报。”

越绣宁道:“父亲的意思,可能是薛昉安排的?”

越承耕顿了顿。

吴泽忙道:“臣一定会去查清楚的。威远侯说的是,如果真的有学子聚集妄议朝廷,五城兵马司肯定会立刻禀报,绝对不敢有半点的拖延。此事却由不相干的通政使大人在朝上奏禀,原本就不正常。”

顿了顿道:“薛大人言语挑拨的意思很明显,好在皇后娘娘明鉴,从一开始就识破了他,所以,此事必然不会简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