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农家小中医 >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97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不要说西楚遍地的白氏药坊收益了。

“娘,钱嘛,就是拿来用的,用在该用的地方也挺好。”艾香没有否认小富婆的说法。

艾叶也有钱,但是艾叶的不是现银,全是金银珠宝,绝大部分是风言赏赐的。当然也有之后儿子和娜 些嫔妃孝敬的。

这些东西说到底是鸡肋,她不方便拿出来变现。

卖钱的话就会被说成是打了皇家的脸。

温春兰也有钱,只不过她不擅长经营,也不屑于经营,更没有艾香这般有两摇钱树。

“那可都是给孩子们的。”温春兰还是有些不赞同,江山又不是伍艾两家的,犯得着掏私房来补贴吗。

“娘,给孩子留钱可不是好事。”艾香笑道:“孩子不如我,留钱给他们只会滋长败家子。”

伍志轩伍志林兄弟就是例子,为此伍老夫人曾经痛心疾首说自己很失败。

艾香宽慰她说不算,毕竟还有两个拿得出手的。

伍志帆调皮捣乱了一点,但到底还给挣了一个爵位,虽然时间不太长,好歹有过辉煌的历史。

而伍志南一真都老老实实的挣钱过日子的人才。

不惹事不添乱就是最省心的。

伍老夫人笑骂她贫嘴。

“孩子如我,又何需要我给他们攒家底呢?”艾香感慨道:“娘,您知道我有钱,我花在这上面也算是积功德,还可以帮忙蒿弟,挺好的。”

“香儿,难得你有这样的胸怀。”艾长青仔细听了女儿的分析感慨道:“蒿儿,此事若成了,你也算是功德无边。”

修桥铺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的可是世世代代的子孙后代。

而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点,而是偌大的西楚王国。

“要不,我也出点力吧。”听了家人的分析,温春兰也想通了:“我不是有古榆等三县的封地吗,不如,这三县的修桥铺路经费我出吧。”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也算是起了一个带头作用吧。

“娘,您真开明”艾香乐了,她捐钱是自愿,娘捐是抹不开脸面。

不过,由着她们母女俩做下的这事最后会怎么着:成为道德绑架,那些有封地的;在任官职有本事的,都会效仿了。

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总归会是有一个好的结果。

“蒿儿,我看此事可成。”艾长青点了点头,他已经可以预见到西楚大地上将会掀起一股修桥铺路的大潮了。

“多谢娘,多谢姐姐,我这就上折子。”艾蒿很激动,他云游四海归来,最为感慨的也就是交通不便。

有一次到路遇上雨,路被斩断了马车过不去,他带着妻女走了足足二十里,那是莫诗言一辈子都未曾经历过的苦,可是看艾蒿坚持她也没有露出半点怨言。

姐姐说修路,他也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修路筑坝修堤,还有沟渠,都可以同步进行,要做就要做好。”艾香提议让艾蒿多向民间的一些有经验的老者请教,找些通水利交通的大师来做指导工作,招贤纳士,做好安排工作。

“姐,您说的这些意见都很宝贵,我会一一记录的。”艾蒿天南海北的走了一遍,自然也知道防洪防旱的重要性。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分析解决,做好经验总结,以备以后遇上同类问题的时候使用。”用艾香的话来讲,整个的过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那也是好题材一个。

“好的,姐,我会的。”写书对姐弟俩来说都不是难事。

艾蒿上书皇上,在朝堂之上,风宁亲自将这道折子念了出来。

“诸位爱卿可有想法?”风宁初看时只还是随意性的,再往下看,精神一下就来了,所以今天早朝就带上殿来,亲自念了下来。

修桥铺路西楚上下同步进行,关键是不要朝堂出银子。

“敢问艾大人。”只要不要找自己银子都好说。艾家沉寂多年终于站在了朝堂之上,比起当年的刘家,这艾家才算是聪明的。霍大人站了出来请教不要朝堂出银子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让出:“修桥铺路而且是大规模的修建所用银子不在少数,敢问艾大人,你这钱财从何而来?”

“皇上,臣之所以有这样的勇气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绝大部分的花费已经有人承担,余下的只是少部分了,臣想办法总比困难多,想想办法就能解决了,不给朝廷增加负担。”艾蒿不急不躁站了出来禀报。

越是这样,让人的胃口吊得越高。

特别是那句不给朝廷增加负担的话几乎就像是一个耳光打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合着他们伸手要钱就是给朝廷增加负担了。

“皇上,臣的姐姐艾香,白氏药坊的白大夫白艾承诺,只要是有白氏药坊的县衙,所有主干道的费用都由她出。”有些时候该高调不要高调,那啥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事谁也不会记得你的好:“臣的娘亲温春兰,感恩太上皇赐封其为春兰郡主并赏了三个县的封地,她也说了,既然得了皇家恩典自然该为皇家减轻负担,所以,这三个县的费用由她一力承担。”

他姐、他娘!

听到这两号人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齐齐倒抽了一口冷气,

谁也没有她们那本事啊!

亏得他之前还说不要朝廷出钱,那是困为他有那样的亲娘和姐姐啊!

这有后台的人干起事来自然容易自然简单了。

“好,好,!”都说皇帝不能喜形于色,可是这会儿他忍不住站了起来:“春兰郡主、白大夫高风亮节,大义之举!”

第八百八十四章比之不得

当然好噢,谁能和她们比。

一个是皇上的姥姥,一个是皇上的大姨,全都是财大气粗的主,后台也硬。

文武百官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他们真是怕了,万一皇上让他们也效仿,那他们怎么办,也出钱。

出个百八十两也行,这动不动就包揽一个县的费用,这可不是寻常人干得出来的事。

就算是有钱也不该是这么个花法。

更何况,自己那点钱是怎么来了自己心底没个数吗?

有可能搭上前程搭上性命攒点棺材本,这样花可不是正道理。

看着朝堂上文武百官个个张大嘴巴半晌没人说话,而且好多人还将头给缩了回去,风宁心里冷笑一声。

“工部尚书艾蒿听旨。”风宁站在朝堂之上立即就下了旨意,着令他即刻动工,并赐于他钦差的官位,修桥铺路所遇之事可先斩后奏,一切由他做主。

“臣接旨!”艾蒿接过旨意,官越大责任越重,而且,他这次只能成功,若不然对不起的不仅仅是皇上,更对不起自己的姐姐和娘亲。

退朝后,众人看着艾蒿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有心想要讽刺两句的这会儿也乖乖噤声。

艾家的人出尽了风头,谁会这么没趣的往前凑。

艾蒿回了徐家湾,说了皇上也是下定了决心要修好这条路,并说了自己钦差的权力。

“责任重大,好好干吧。”艾香很哥们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当下又给了他一个印章:“通知我已发下去了,拿着这个,去任何白氏药坊都能取到你想要的银两。”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弟弟,所以她才这么放心的将经济大权直接交给了他。

艾香在通知里给各位掌柜说了,如果钱不够相互支持,自己会拔款下去的。

“姐,你是不知道,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压得人喘不过气,太大的手笔了。”具体要用多少钱倘且不知,但是他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大数字。

“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姐。”艾香笑道:“好好干吧,你身后站着的是艾伍两家。”

“不,还有我易王府。”风渊的声音传了进来。

“表弟。”温春兰连忙起来迎接,又唤了素娘上茶。

“表姐,香儿,蒿儿,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风渊道:“你们这么大的阵势,都没有告诉我一声,这些年来,谁不知道我易王府闷声发大财,开酒楼赚了个盆满钵满,修桥铺路是大好事,也算是功德一件,这事儿也参与。”

“表叔能参与真是我西楚百姓的福气。”艾蒿惊喜不已,他越来越觉得这件事干起来会很容易了,身后站着两个大财神呢。

“表叔真是视金钱如粪土了。”艾香乐了,每年分红几乎是十万两银子给她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会儿说要参与,那可不是一点点银子了。

“我先出二十万两,如果还差得多就告诉我。”风渊道:“钱够用就行了,没必要存太多。”

这些有钱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多谢表叔。”艾蒿激动万分,估计着皇上知道了都会嫉妒。

朝堂之上六部都是愁眉苦脸的,都想要钱,皇上最后除了兵部要钱外,其他的板着脸不理睬。

结果,他一出马钱是直接给送上门来。

艾香问了风向成亲的情况。

“易王府低调了那么多年了,风向长大了,这次成亲是我易王府的大事,肯定会大办的,此事我已经上了折子请示皇上,他已示下让内务府协助。”风渊对风宁这个年轻的皇帝很有好感,觉得比他老子强一点。

这话他没说,但是他和艾香多年的默契,大家都是一样的心理。

“皇上说到时候他会亲贺的。”风渊道:“我已经决定在一品香酒楼操办。”

看来就要迎来一个大庆典。

“表弟这么办合适吗?”温春兰有点担忧,怕他被御史弹劾,边关打仗要钱,修桥铺路要钱,朝廷没钱,他却大肆铺张浪费。

“娘,不用担心,让蒿弟将表叔捐钱的事以告示的形式告之于民。”艾香道:“这样就没人敢多言了。”

无论是哪个朝代,有钱人都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的。

龙渊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些年来他都一年四季都扎根在两个酒楼之间。

艾香有新的菜品他是第一个试验推广的。

靠着脑子凭着双手挣来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也不能置疑的。

不过也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会借题发挥,一张告示就能堵住他们的嘴。

“呵呵,我原想当一个无名英雄都没没有机会了。”风渊也觉得张贴告示出来后会有另外的效果。

祖父曾经说过,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些年易王府一直行事低调。

可是又换来了什么呢?

差点就在无声无息中被灭了。

现在他有四儿一女,长子也要成亲了,低调也不一定好,该张扬的时候张扬一下也行的。

艾蒿的工部门口,将风渊捐赚二十万辆银子的告示张贴了出来,人群沸腾了。

“谭掌柜,您怎么看?”京城一家茶楼二楼知事堂里坐着大大小小三十多位掌柜。

“工农士商,商家一直是为被他们看不起的。”谭掌柜摸着长长的胡子点头道:“十六年前,易王府这一位大张旗鼓的跳出来开酒楼,生意一直只高不下,开了一个又一个,赚的让人眼红。不过,他经商倒也是无形之中让人对咱们商人不敢小看了。”

谁要是看不起,易王世子不也在做吗?

皇家的人倘且拉得下这个脸,你们又能比皇家高贵了不成。

“这一次算是大手笔了。”易王世子不差钱,不过能这么舍得捐赠还是出人意料的:“诸位,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谭掌柜是京城商户们推崇的声威最高的老人儿,他的话在商家看来也差不多和圣旨一样了。

服信力度很强大。

他一言出,大家纷纷点头。

比不赢易王世子,但完全可以做到尽一点绵薄之力。

第八百八十五章西楚义商

艾蒿接待了一个姓谭的掌柜。

“艾大人,草民前来是代表京城数百家商户向艾大人修桥铺路这个件利国利民大好事尽一点心意。”谭掌柜掏出一封信和一撂银票:“请艾大人过目。”

“十万两银子?”艾蒿惊讶的看向谭掌柜:“商户们自发损赠的?”

“是的,艾大人,草民等虽然是低贱的商人,但也知道艾大人所做的事对草民等也是有利的。”谭掌柜道:“草民等虽然不及易王世子那般大气,但尽点绵薄之力是我等的心意。”

“一千两,一百两,一两都不算少,有万民相帮,本官相信西楚道路一定会四通八达,西楚经济会更加繁荣发达,西楚商人更是受益匪浅。”艾蒿感动不已:“尔等都是我西楚义商啊!”

“大人……”捐了钱得了一个义商的称号,这算不是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谭掌柜万不可以低贱自称。”艾蒿道:“本官的家曾经是在乡下,家姐曾说商之于国于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家姐从小就开始学会经商。那时候本官家里食不裹腹,全靠了家姐想尽办法卖一些山药、药材、卤菜才维持了生计,才让家父有钱赶考、让家里日益发展起来的。”

谭掌柜像听天书一样听着这些过往故事。

虽然知道艾家起底也是农户,只是他口中的家姐是?

“是长姐艾香,也就是现在的白氏药坊白大夫。”艾蒿微微一笑:“家姐自己也算是经商的人,所以,本官眼里,你们并不比人低一等。”

“艾大人!”谭掌柜听到这话心里特别的激动。

要知道,官不与商相交的,哪怕有些官员靠着商人起家靠着商人供给发展前途,依然是不屑的。

只不过没料到艾蒿会这么看这么讲,而且,老人精的他听得出来艾蒿的言论之中并没有半点的虚伪,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心声。

谭掌柜前脚出了工部的门,后脚艾蒿就亲笔誊写了捐钱名单张贴了出去。

他此举就是要告诉那些达官贵人,别门缝里将商人看扁了,他们的心灵甚至比某些酒囊饭袋的达官贵人还要高贵。

“西楚义商”有人大声念着店铺名号:“李氏银楼一千两;赵家当铺两千两……”

“怎么没有我们家呢?”

“你家捐钱了吗?”

“这不是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多的没有,一两千完全不是问题!”

“就是,我们未必还比不过米铺子,我们是卖油的呢!”

“捐,我们也要捐!”

工部门前空前热闹非凡,很多人都在表达着一个共同的诉求:他们也要捐钱修路。

“很好,本官是来者不拒。”艾蒿大喊一声:“刘大人,王大人,搬了桌椅板凳出去现场办公,一人负责登记一负责收银票,修桥铺路是大好事,人人参与上下齐心更能成事。”

“是,大人。”刘王两位相似一眼,他们感觉自己好像是在门口要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